经济管理学院 杜正良:以青春之力守护家乡
杜正良同学的家乡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郑州北部,距离郑州比较近,他在防汛救灾中紧密监控着大堤水位。

杜正良:自郑州暴雨以来,我们县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连续的暴雨使位于我县西部的沁河水飞速上涨,可能会越过沁河大堤,而大堤的另一侧是低矮的村庄房屋。随着雨势的减弱,我县也安排了周围村庄的人来监测大堤的水位,而我也跟随父亲加入这一志愿活动中。每一班岗要坚守差不多6个小时,我是从中午12点站到了晚上6点。穿上防水服,带上红袖章,心中便有了一股沉重的责任感。近几天,网上看到全国各地都在支援河南,支援郑州,捐款捐物。身边其他各省的同学也在奔走呼告着河南的险情。
看到这些心里很是触动,身为河南本地人更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名共青团员,也应该以“解民生之多艰”为己任。站岗途中,要下堤去监测水位,天气也多变,时而阴,时而艳阳高照。虽然很辛苦但是想到奔赴前线的官兵和被围困的群众,想到能为他们缓解一些,内心便有了坚持下来的动力。河南加油!新乡加油!郑州加油!
经济管理学院 韩龙馨:守护家园,没有一座城市不是英雄的城市
经济管理学院国经181班的韩龙馨同学家乡在河南省焦作市,她在防汛救灾中积极进行信息匹配和传递工作。

部分工作内容
韩龙馨:近些天,河南全境连续多日暴雨,这也使得河南许多县市都饱受洪水泛滥的侵扰,郑州市,新乡市,鹤壁市等都是灾区。
灾情刚发生时,除了捐款外,我只能盲目地转发网络上各种各样未经核实的求助信息。在网上看到救灾物资对接志愿者的招募后,我发现还有更高效的帮助灾区救援,为守护我们的家园出一份力的方式!
我的主要工作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核对救灾物资,统计平台上海量的捐赠信息与求助信息。通过拨打捐赠者或求助者留下的电话,添加他们的微信或者短信的形式,核实他们的捐赠或求助信息,然后根据就近原则和紧急救援优先原则,将捐往灾区的物资、民间自发组织的运输车队和救援力量与来自灾区的求助信息匹配起来,让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高效地运转起来。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我已经核实了三百多条捐赠与求助信息,为将近三十对捐赠者和求助者实现了一对一匹配互助,帮助山东平邑救援队,山东菏泽救援队,河北救援队这三支救援队协调好了在新乡市的食宿。看着被困群众一批一批地被解救出来,救援物资一批一批地被送往前线,尤其是今天新乡市洪水的水位已经下降了六十厘米,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作为一名农大学生,我时刻铭记着“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铭记着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我为自己能够为守护自己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
同时,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温良与团结,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没有一座城市不是英雄的城市,没有一座城市的人民不是英雄的人民!我们将继续努力,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国际学院 史子恒:用爱传递爱,用温暖送去温暖
国际学院传播191班的史子恒同学现在是国际学院的学生辅导员,他积极加入线上志愿者群开展工作,在防汛救灾中参与了信息核查、联络救援和信息扩散的工作。

与一位河南新乡求助人的联络过程
史子恒:我是看到国院刚离岗的年级辅导员韩天意老师发的朋友圈,发现有这么一个线上志愿者的工作群,就联系她加入了;目前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核查求救信息准确性+联络求助人+为求助人联系救援队并跟进;其实昨天下午一开始联系了三位求助人,都没有得到回复,当时会感觉有点想放弃,但还是联系了第四位求助人想多做点事情,结果很快就得到了回复,我赶紧联系救援队;但是应该是一线太忙,我前后联系了十几支联络队,电话都没有打通而且发短信也没有得到回应;我这边也比较着急,就联系我的朋友们并在朋友圈发文求助,很快得到了很多国际学院同学们的帮助,有人为我提供了很多支救援队的联系方式,有人提供了救援路线,还有人直接帮忙联系了市委和县政府,也有同学直接在微博上转发帮忙扩散的;几经周折,我们最后差不多傍晚的时候得到消息,求助人已被成功解救,我们也就松了一口气。
在联系救援的这半天当中,有一些帮了忙的同学也直接加到我所在的工作群去参与工作;我把这段经历分享到朋友圈之后,一些农大的同学主动联系我希望能够加入线上志愿者的工作群一起做一些贡献;我觉得他们,包括工作群里的每一位志愿者都真的很棒,大家真的是在志愿工作,用自己的时间去救人,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抗灾救援做贡献,有些志愿者甚至发短信发到手机欠费,就在我打字的时候群里也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信息核查及救援联络事宜。
理学院 戴灵杰:简单凝聚成不平凡
理学院化学194班的戴灵杰同学积极加入线上志愿者群开展工作。
戴灵杰:我是19号从北京回长沙经过郑州,晚上车已经被堵,第二天早上起来车还在郑州,被告知郑州发大水,铁路方面给了两条选择——回北京或者是就地下车,我就在郑州下车了。因为我当天还是想从郑州买一趟高铁,看能不能快点到达长沙,于是我就一直在候车厅等,结果雨越下越大,当天就被困在了郑州车站,中间也试着走出去,看能不能离开车站找一个酒店,当时酒店水位最高一度达到了一米五。
第一天晚上就在郑州火车站度过,火车站没有热水和电,也睡不好, 人非常多,再加上持续暴雨,如果郑州火车站真的被水淹的话可能十分危险,所以第二天我就淌水出去找到一家酒店,但是全程几乎没有信号,并且我手机没有电,所以没法买东西,家人联系也不到我,我就只好一直睡觉保存体力,一睡就是两天,两天内是一点东西都没有吃。在我大概挨饿有一天半的时候,我手机只剩最后8%的电,我妈妈知道我没有吃饭,并且大概得知了我在哪个方位,因为当时水已经很深了,我没有想到过能点外卖,结果我妈和那个饭店的老板说了一下我的情况,老板开着车过来给我送饭,当时酒店的人也都看傻了,我也觉得非常感动。
这件事情对我的感触很深,当我遇到危险的时候,有人愿意不顾一切、不计成本地帮助我,所以我也想要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所以我在离开郑州之后参加了线上志愿者活动。我们的工作大概是四个流程,因为这个群建得比较早,我相当于是一个没有具体工作的身份进群的,没有专门负责哪一个部门,做过核实工作、查重工作。

其实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很简单,但我认为这些工作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伟大的事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这样的中国农大青年还有很多很多……
暴雨浇不灭炙热的奉献之心,打不垮挺直的责任脊梁。新时代的中国农大青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抗洪护四方。在天灾面前,他们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解民生之多艰”,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传递青春能量,展现青春风采,为人民安全构筑“青春堤坝”!
郑州挺住!河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