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老师孙振钧简介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孙振钧,博士,教 授 Ph.D., Professor

电 话:62732942   
E-mail:zjsun@ht.rol.cn.net

社会职务

美国生态学会会员,国际生态工程学会会员,欧洲环境毒理与化学协会会员,美国应用土壤生态学编委,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农大负责人,九三学社海淀区委委员 

主讲课程                               

现代生态学实验技术、家蓄生态学与有机畜牧业


概要

  主持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际合作(美国)等科研项目13个。其中两项总体上达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出版专著三部,主编或与人合著四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2篇,其中英文23篇,第一作者46篇。参加国际会议十次,先后应邀出访日本、奥地利、匈牙利、美国、荷兰等14个国家。在蚯蚓人工养殖与综合利用及生态畜牧业方面,在国际上有较高声誉。

主要研究方向、特点及其意义
  
  长期从事畜牧生态(综合养殖生态工程、农业废弃物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非常规饲料开发)和蚯蚓养殖与综合利用及生态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畜牧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以往多放在农业生态或农牧结合中。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畜牧业的高度集约化与工厂化经营,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已对环境造成重大压力或已引起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规模化养殖技术与程序化管理及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和化学添加剂(包括激素),使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的安全性已直接地影响了人类本身的身体健康。如何解决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对畜牧学家和生态学家都是挑战。运用常规方法不能实现所谓"无污染"目标。不仅如此,很可能将污染物由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之中去。为了降低污染,保护资源,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人们试图运用生态系统的某些功能如生物净化功能以实现其目标。于是便产生了畜牧生态学和畜牧生态工程技术。以便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发展战略与实现低耗、高效、无或少废生产的适用技术。国内外生态畜牧业(欧州称之为有机畜牧业)的蓬勃发展正应合于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在多层分级利用废弃物(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所同步取得的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案例与经验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赞赏。反映在生态工程这一领域内,无论是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我国在国际上多已处于领先地位。
  畜牧生态工程及有机畜牧业研究方向的特点:它是把生态工程原理与方法用于动物养殖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它强调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通过开发利用各种生物技术,建立起以养殖业为中心,农牧渔相结合的合理农业生态结构,以及充分利用空间、时间的生物种群结构;通过生态饲料、生态肥料、生态燃料的开发,建立种植、养殖、加工等各业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更有效而深入地开发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农副产品和剩余物,使农业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强化农牧生产系统中的生物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处理农业废弃物,在节省能源和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同时,减少养殖业本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畜禽粪便及农产品加工厂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发展无废物工艺和无污染工艺结合的生态牧场,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因此加强该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培养与储备这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扭转目前农业环境的恶化趋势,促使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自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动物生态方面的研究。尤其在蚯蚓等土壤动物生态方面研究深入。出版有蚯蚓研究方面的专著两部,发表有关蚯蚓的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的山东省重点项目蚯蚓高产养殖与利用技术研究获9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一项山东省攻关项目蚯蚓复合酶与氨基酸营养液研制通过山东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并获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蚯蚓的深度开发上又有新的突破。所带领的课题组具有雄厚的实力。自1995年以来,对蚯蚓抗菌活性蛋白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两个理论假设:肽类物质可能是蚯蚓体液免疫系统的抗菌成分及蚯蚓抗菌肽可以诱导获得并具有非专一性的免疫应答;创立了蚯蚓抗菌肽的制备、分离、纯化方法与工艺;测定了抗菌肽的理化特性和抗菌活性;探讨了蚯蚓抗菌肽的诱导途径。
  在山东大学硕士研究期间,主攻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同时又进行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并具备了动物与生态方面的工作基础。完成的胶东半岛动物资源调查硕士论文,获89年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著作类)。在南斯拉夫NOVI SAD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参与了该校农学院与生物学院结合的欧共体科研项目中,注重了畜牧-生态-生物的结合,尤其在动物营养生态和环境生物学等方面又有了一定的科研工作积累。完成的博士论文蚯蚓(Eisenia fetida)生产和在肉鸡、鱼饲养中的营养评价,经校方推荐由南斯拉夫"Domlntijan"出版社以专著形式出版发行。书名为Earthworm Production and Nutritive Value。95年回国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在辛德惠院士的指导下,进行了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 通过饵料因子诱导,定量定性生产蚯蚓抗菌肽的研究。诱导产出的蚯蚓抗菌四十肽,经查新确认,为国内外首次发现。该研究不仅为农业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提供了技术方法,更重要的是蚯蚓抗菌肽的高活性与广抗菌谱,为新型生物农药和无抗菌素饲料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因此,该研究成果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中国国家基金委已资助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美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局已立项资助,1998-2000年期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与国际著名的蚯蚓专家进行合作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蚯蚓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有效的动物废弃物管理及中试性开发具抗菌和促动植物生长双重作用的生长调节剂。

教学与培养研究生

1983--1992年:在莱阳农学院先后为本科生主讲的课程有:生物学基础(70学时)、
普通动物学(70学时)、家畜生态学(50学时)和淡水鱼类养殖学(40学时)。
1994--1995年:在南斯拉夫Novi Sad大学用英语为农学院生态学研究生讲授生态学基
础(40学时),为农学院和生物学院的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讲授蚯蚓养殖学
(60学时)。
1998年-至今:为我校研究生开设畜牧生态学(40学时)和现代生态学实验技术。
  在农大做博士后期间(1995--1997年)以博士后身份协助指导资环学院生态专业
和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专业博士生2名,硕士生2名。
  97年留校后,即被定为硕士生指导教师,1998年被定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在已招收硕士生4名,博士生5名。

主要论著
Earthworm as a potential protein resource孙振钧 Ecology of Food and Nutrition,1997 1
综合养殖生态工程(主编)孙振钧等.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 1
Induced antibacterial peptide (IAP)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stressed earthworms:A
possible biochemistry biomarker Inter Workshop on Earthworm Eco toxicology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2001.8
蚯蚓粪对土传植物病害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02.2
国外有机畜牧业生产中的医疗保健 家蓄生态 2001.8
酵母饲料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初探 饲料工业 2001.5
我国家禽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解决途径 中国禽业导报 2001.6
清洁生产型高效畜牧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典型应用模式 中国动物保健 2001.2
畜牧生态工程的理论、设计与实践 农业科技导报 2001.1
蚯蚓抗菌肽EABP-1的分离纯化和特性 环境与应用生物学报 2002.3
蚯蚓粪对黄瓜苗期土传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生态学报 2002.4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