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庆忠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2人 (其中 2012级:1 2015级:1) 硕士研究生2人 (其中 2014级:1 2015级:1)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9人 (其中 2005级:2 2007级:2 2009级:1 2010级:1 2012级:1 2013级:2)
个人简历
1991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
1997年获辽宁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民俗学专业)
2001年获中山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人类学专业)
2001—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2003年7月至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学术论文
1.《杨庆堃的社会学研究及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贡献》
(《河北学刊》,2012年第6期)
2.《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路径与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县域经济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4.《京郊四村八十年:乡民社会的历史图景与现实处境》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6期)
5.《庙会、香会与村落记忆:都市村民的生活经验》
(《应用心理研究》(台湾),第45期,2010春)
6.《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
(《江海学刊》,2009年第4期)
7.《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8.《农业文化的生态属性与乡土社会的文化格局》
(《农业考古》,2009年第4期)
9.《东方传统耻文化下的中日差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
10.《人类学追踪调查的虚与实——重访南景村的思考》
(《思想战线》,2007年第1期)
11.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2. 《近二十年来人类学汉族社会研究述评》
(《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3. Metropolitan Village: Nanching—Following C. K. Yang’s Footsteps,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38,2005-6,pp58—76
14.《都市村庄:南景——一个学术名村的人类学追踪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5. 《都市化与农民的终结——广州南景村经济变迁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6. 《乡村都市化与都市村民的宗族生活——广州城中三村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7. 《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开掘》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8. 《都市村庄研究的实践与反思》
(《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
19. 《〈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评析》
(《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0. 《跨越人文类型的空间阻隔——社会人类学的观察方法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沟通》
(《世界民族》2001年第5期)
21. 《论杨庆堃先生的中国宗教观》
(《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2. 《林耀华教授和他的凉山彝族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3. 《人类学:东西方文化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24. 《边际性社区的宗族生活——广州南景村个案追踪研究》
(《岭南学报》(香港)新第2期2000年10月)
学者访谈录
1.《农业文化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乌丙安教授访谈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穿梭于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之间——庄孔韶教授访谈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学术传统与研究进路——黄淑娉教授访谈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文化随笔
1.《阜平大枣与红色记忆》
(《中华魂》2012年第6期)
2. 《地理标志产品的文化禀赋——漫话平和琯溪蜜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 《沙莲香与中国民族性研究》
(《中华魂》2012年第7期)
4. 《黄淑娉与中国民族识别》
(《老照片》第七十三辑2010年10月)
5. 《妙峰山:民间文化的记忆与传承》
(《文史知识》2008年第4期)
6. 《花会组织与村落记忆》
(《艺术评论》2007年第6期)
7. 《杨庆堃和南景村的尘封逸事》
(《老照片》第五十五辑2007年10月)
8. 《学术名村:南景》
(《读书》2003年第1期)
教学研究
1.《民俗学教学与生活教育》
(《文化学刊》2009年第3期)
2.《本科生研究性教学的教育关怀》
(《中国农业教育》2008年第1期)
3.《社会学专业训练的“成年仪式”——乡村社会调查的教育价值》
(《中国德育》2007年第9期)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承担的教学工作
研究生教学工作:
秋学期:社会心理学专题
春学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研究
本科生教学工作:
秋学期: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课程实践
春学期:中国民俗学引论;科研训练II: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