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刚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3人 (其中 2014级:1 2015级:2)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1人 (其中 2013级:1)
个人简历
陈刚:男,1979年4月生。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摄影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和电影文化消费研究,至今已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上海南京路电影文化消费史(1896-1937)》(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1月版)。博士毕业论文《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上海南京路电影文化消费研究(1930-1937)》获得了2011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入围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主持和参与的省部级课题有: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广电总局重点科研课题子课题1项,主持2010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课题1项,参与其他教育部、广电总局等省部级课题4项。
多次参与影视广告、影视宣传片和平面广告的拍摄和制作,担任导演或摄影,具有较为丰富的平面和影视广告创意、拍摄和制作经验;担任国家劳动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摄影师职业高级考评员及高级师资资格;先后担任多部电影的文学策划和编剧;担任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奖委员会委员。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一)在CSSCI期刊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1. 论文《中庸之美——朱枫及其电视电影》,发表于《当代电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6期(总第141期);
2. 论文《陆洁:早期中国电影的“多面手”》,发表于《电影艺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4期(总第321期);
3.论文《卢根:一个“托拉斯主义者”的电影人生》,发表于《电影艺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4期(总第327期);
4. 论文《情感表达视觉化》,发表于《当代电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总第168期);
5.论文《“随波逐流”地“有的放矢”——影片〈枪王之王〉的营销策略》,发表于《当代电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0期(总第175期);
6.论文《从贺岁档看国产电影营销》,发表于《当代电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4期(总第181期);
7.论文《从社区式经营到院线化垄断——早期上海电影放映业的形成》,发表于《电影艺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3期(总第338期);
8.论文《商业电影艺术化的视觉呈现——包轩鸣在<武侠>中的摄影创作》,发表于《电影艺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5期(总第340期);
9. 论文《植入式广告与国产影片的互动选择》,发表于《当代电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10期(总第187期);
10.论文《恣意飞扬的青春与梦想——影片〈蔚蔚之歌〉影像分析》,发表于《当代电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12期(总第189期);
11.论文《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明星文化消费及其“摩登”示范》,发表于《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1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2.论文《光影雕刻下的战争之花——赵小丁在<金陵十三钗>中的摄影创作》,发表于《电影艺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1期(总第342期);
13.论文《中国电影院线业市场结构分析》,发表于《当代电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6期(总第195期);
14.论文《心由像生——宋晓飞在〈杀生〉中的摄影创作》,发表于《电影艺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4期(总第345期);
15.论文《早期上海电影明星文化消费的形成》,发表于《当代电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8期(总第197期);
16.论文《“新历史主义”影像叙事——吕乐在〈一九四二〉中的摄影创作》,发表于《电影艺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1期(总第348期)。
(二)独立出版的学术专著:
陈刚著:《上海南京路电影文化消费史(1896-1937)》,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1月版。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项目:
1.2012年——至今:《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上海电影文化消费社区研究(1896-1937)》,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760003,主持人;
2.2010年——至今:《3D电影发展趋势研究》,国家广电总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GD10119,子课题《国内外3D电影技术、创作、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主持人,已结项;
3.2010年——2011年:《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上海南京路电影文化消费研究(1930-1937)》,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JS057,主持人,已结项;
4.2011年——至今:《当代中国电影中的认同机制研究》,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60103,参与人,进行中;
5.2007年——2009年:担任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陈山教授主持的《上海南京路电影史》(广电总局课题项目)课题项目组主要成员,已结项;
6.2005年——2008年:担任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主持的《长影史(1945—2005)》(由长春电影集团委托横向课题)课题项目组主要成员,部分完成。
承担的教学工作
本人主讲传播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有:影视语言、影视导论、广告学通论等,主讲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有: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
任教期间,本人先后获得第二十届(2011)和第二十一届(2012)时报金犊奖指导老师奖、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校级百篇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奖、2012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