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雪莲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4人 (其中 2014级:2 2015级:2)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2人 (其中 2013级:2)
个人简历
1.199809-200107中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
2.200201-200209 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日本语培训基地 (培训日语)
3.200210-200604 日本国筑波大学社会科学专攻(博士课程)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34. 高雪莲,基于技术体制视角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演变——以台湾中小企业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CSSCI,2012(1):74~78
33. 高雪莲,意大利产业集群演进模式的探讨及启示——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调研世界》,中文核心期刊,2011(10):60~64
32. 高雪莲,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组织运行模式探讨——以河北省元氏县农林牧联合会为例,《中国科技论坛》,CSSCI,2010(9):136~141
31. 高雪莲奉公,"三制一体"的构建与金融危机的解困-基于科技创新的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CSSCI,2010(6):40~43
30. 高雪莲,我国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模式与绩效分析?,《科技管理研究》,CSSCI,2010(4):230~234
29. 高雪莲,上海张江与台湾新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案例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CSSCI,2010(5):48~51
28. 高雪莲 奉公,日本农业技术引进的历程及模式探讨,《农业经济问题》,CSSCI,2010(2):104~109
27. 高雪莲,网络化与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CSSCI,2009(12):355~357
26. 高雪莲翟启江,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竞争能力的比较研究:张江、新竹与筑波的案例,《中国科技论坛》,CSSCI,2009(11):140~144
25. 高雪莲奉公,拟成果购买制与后期资助项目的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CSSCI,2009(7):42~48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4.高雪莲,互联网促进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华东经济管理》,CSSCI,2009(5):151~154
23.高雪莲,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衍生效应及影响分析——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实证研究,《中国科技论坛》,CSSCI,2009(4):62~67
22.高雪莲,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群衍生效应的案例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CSSCI,2009(1):47~52
21.高启杰高雪莲申建为,《农业推广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1月。
20.高雪莲高启杰,美国的农村家政推广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中文核心期刊,2008(9):57~59
19.高雪莲,论互联网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经济导刊》,CSSCI, 2008(7-8):70~72
18.高雪莲,产业集群衍生效应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 2008(4):100~105
17.高雪莲,论综合性集群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改革与战略》,中文核心期刊,2008(8):141~143
16.高雪莲,论地区产业集群的运作模式及其社会功能,《中国科技论坛》,CSSCI,2008(7):87~91
15.高雪莲,酿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研究,《中国酿造》,中文核心期刊,2008(8):50~51
14.高雪莲 高启杰,互动式教学模式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农业教育》,2008(3):64~66
13.高雪莲,董仲舒的社会政治思想刍议,《人文学术研究》,2007(10):257~261
12.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7(6):222~224
11.Gao Xuelian, The Social economy sector in China, 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07 (2): 47~52
10.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教育的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7(1):85~88
9.Gao Xuelian,A Study on the Functions of Integrated Clusters in Corporations Future Competi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2006(10):10~16
8.Gao Xuelian,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of Farmers’ Specialize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in China, 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06(4).:23~27
7.高雪蓮,中国におけるNPO組織と国家の関係についての考察,《筑波社会学》,2005(12) :34~51
6.高雪莲,我国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以河北省元氏县为例,《中国教育改革》,2005(2):40~44
5.高雪莲,河北省元氏县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3):44~46
4.高雪莲,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初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3.张大勇,张蓉,高雪莲,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问题与农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3期。
2.奉公,高雪莲,精准农业-用信息技术改善资源利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年第6期。
1.高雪莲,大学生素质教育初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中科院项目“国际生物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发展动态调研”,副主持。
.中科院项目“世界城市背景下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副主持。
.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产业集群成长研究”项目,2011年1月-2013年12月。
.主持教育部子课题 “国家农业科技投入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2QT027项目。
参加IDRC项目“支持农民组织及农村创新研究”,2008年3月-2012年12月。
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项目“生物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 2007.12-2008.09
参加农业部948项目“不同类型国家引进农业技术的经验与借鉴”2008年7月-2009年12月。
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6年1月-2007年12月)。
参加农大985项目“农业社会学”的子课题“农业制度与政策” (2006年3月―2007年12月);
参加农大985项目“农民视角的中国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研究” (2006年3月―2007年12月);
参加农大985项目“农业推广组织与制度创新研究” (2007年1月―2007年12月);
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项目“技术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 (2007年1月―2007年12月);
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东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2006年7月-2007年12月);
参加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完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体制及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2004年12月-2007年12月);
承担的教学工作
本科生《网络经济》《农业推广学》;硕士生《科学技术社会学专题》《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博士生《教育经济与管理Semin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