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海彦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 0人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1人 (其中 2010级:1) 硕士研究生10人 (其中 2005级:1 2006级:1 2007级:1 2008级:1 2009级:2 2010级:2 2011级:1 2012级:1)
个人简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南开大学物理系,本科,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7月:北京农业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理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6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定量遥感及其应用方向)
博士,农学博士学位
1985年7月~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工作。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专著:
1、参编:《近红外光谱分析基础与应用》(严衍禄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2、参编:“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见:《近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吴谨光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12月。
3、参编:《计算机在农业生物环境测控与管理中的应用》(白广存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论文:
[1] (第一作者). 神经网络模型在LED便携式近红外整粒小麦成分测量仪上的建立,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1): 57-59 (SCI)
[2] (通讯作者). 基于LED的便携式近红外整粒小麦成分测量仪的研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10):1276~1279 (SCI)
[3] (第一作者). 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Quantitative Analysis.J. Wang et al (Eds.): ISNN2006, LNCS 3973,pp.1296-1303,2006. (SCI)
[4] (通讯作者).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定量分析水溶液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4): 633-635(SCI)
[5] (第一作者). Inversion of vegetation biochemical material contents by remote sensing.Proc. SPIE Vol.6031, p.211-215, ICO20: remote sensing and Infrared Devices and System; Publication: Jan 2006(EI/ISTP )
[6] (第一作者). 冬小麦活体叶片叶绿素和水分含量与反射光谱的模型建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3): 514-516 (SCI)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1、主持国家"十一五"863" 专题课题:"冬小麦生化组分综合光谱探测机理及其传感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2010年)
2、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的课题:“种植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2006年~2009年)
3、参加“十一五”863专题课题:“冬小麦和水稻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信息的自动获取与新型传感技术研究”;(2006年~2010年)
4、参加“十五”863项目:“农畜产品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2002年~2005年。
5、主持科技部科学仪器功能开发项目:“便携式近红外整粒小麦成分分析仪”,2000年~2003年。
承担的教学工作
本科生必修课:
1、“数字电子技术”
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研究生选修课:
“农业生物智能仪器与信息检测”,32学时,2.0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