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绍元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 0人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8人 (其中 2004级:2 2006级:1 2007级:1 2008级:1 2009级:1 2010级:2) 硕士研究生23人 (其中 2005级:6 2006级:3 2007级:4 2008级:3 2009级:3 2010级:4)
个人简历
冯绍元教授简介
冯绍元,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都昌县;
一 教育背景
● 1993.10--1995.9: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博士后,专业方向:水资源与水环境和节水灌溉。
●1990.9--1993.9: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生,工学博士,专业方向:农田水利与水环境;
● 1987.9--1990.7:南京大学、华东地质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工学硕士,专业方向:地下水资源评价;
●1978.9--1982.7:华东地质学院本科生,工学学士,专业方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二 工作经历
●1995.9--现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其中:1995.11~1996.06: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6.06~1999.07: 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工科研究生处处长
1999.07~2002.12: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
2002.12~2005.12: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
●1985.9--1987.9:华东地质学院教师,助教;
●1982.8--1985.9:核工业部华东地勘局264大队水资源调查,任助理工程师,
分队技术负责;
三 研究领域及方向
研究领域为地下水、土壤水盐(溶质)运动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评价理论与方法
●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评价理论及方法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 2006年7月:应ASABE之邀,参加在美国波特兰召开的学术年会,并参观访问爱荷华州立大学和俄勒岗州立大学;
● 2006年6月:应韩国忠北大学之邀,参加该校举办的农业水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7~2005.8: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赴日本岛根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并访问日本鸟取大学;
●2004.12: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教育代表团成员,访问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高等教育机构;
●2002.5: 作为水利部农田水利代表团成员,访问台湾农田水利联合会和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2001.2--2001.4:作为非洲开发银行工程项目咨询专家赴赞比亚、科特迪瓦、南非考察,并对赞比亚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咨询和评估;
●1999.7--1999.8:作为中日据点大学合作项目组成员,赴日本筑波大学、岩手大学、神户大学、东京大学访问与交流;
●1996.8--1996.9:作为农业部教育代表团成员,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与交流;
●1994.10--1995.8: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水、土与环境研究所合作研究。
五社会兼职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水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北京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农村水利水电》、《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委。
六 教学与研究生培养
●为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和本科生讲授的主要课程有:《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土壤水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地质数值方法》、《环境水利学》、《地下水环境学》等课程。
●单独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24人,博士生5人;目前指导博士生6人,硕士生6人。
七 科研工作与获奖简况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863”、“973”、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合)编高校教材、学术专著五部;
● 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2004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1999年获水利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获水利部、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北京市水利系统科技进步奖二项;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一) 学术著作
● 冯绍元 主编. 环境水利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3 月.
● 钱蕴壁, 李英能, 杨刚等编著. 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年(本人参编其中第七章) .
● 张瑜芳、张蔚榛、沈荣开、刘培斌、冯绍元、水建高. 排水农田中氮素转化运移和流失.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7年7月.
● 潘乃礼、冯绍元、周文斌. 地下水水质现状和预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原子能出版社.1995年.
(二) 学术论文
● 李王成,冯绍元,康绍忠,等. 石羊河中游荒漠绿洲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2007.第3期,Vol.21,No.3:138-144.
● 冯绍元,郑艳侠,唐泽军,等.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地表微污染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水利学报.2007.第4期,Vol.38,No.4:422-426.
● 孙振华,冯绍元,杨忠山,等.1950~2005年北京市降水特征初步分析.灌溉排水学报.2007.第2期, Vol.26, No.2:12-16.
● Zailin Huo, Shaoyuan Feng, Shaozhong Kang, et al. The Response of Water-land Environment to Human Activities in Arid Minqin Oasis, Northwest China. 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2007, 21:21-36.(SCI收录)
● 冯绍元,陈绍军,霍再林,等.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第4期, Vol.29, No.4:301-306.
● 冯绍元,马素英,杨华锋.北京地区3种污灌土壤镉最大吸附容量的推求.生态毒理学报.2006.第4期, Vol.1, No.4:350-356.
● 侯秋实,冯绍元,丁日升,等.一种基于PDA的非充分灌溉决策系统.水利水电技术.2006.第10期, Vol.37, No.10:61-64.
● 侯立柱,丁跃元,冯绍元,等.北京城区不同下垫面的雨水径流水质比较.中国给水排水,2006.第23期, Vol.22, No.23:35-38.
● 白薇,冯绍元,康绍忠.基于GIS的山西省参考作物腾发量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6.第10期, Vol.22, No.10:57-61.
● 候立柱,冯绍元,丁跃元,等.人工降雨条件下多层渗滤介质系统与入渗规律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6.第9期.vol.22, No.9:100-105.
● 辛显华,冯绍元,郑艳侠,等.沙渗滤去除三家店水库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2006.第9期.vol.26, No.9:1420-1425.
● 候立柱,冯绍元,丁跃元,等.透水砖铺装地面垫层结构对城市雨水进程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第4期.vol.11, No.4:83-88.
● 丁日升,康绍忠,冯绍元,等.缺水条件下非充分灌溉制度预报系统的研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第2期.vol.24, No.2:79-85.
● Feng Shaoyuan, Li Wangcheng, Huo Zailin, et al. Field experiment study on the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id regions in northwest Chin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hungbuk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2006, 6.5:15-22.
● Bai Wei, Feng Shaoyuan, Kang Shaozhong, et al. Study on the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GIS. Proceedings of memorial symposium of CIGR, Edited by general secretariat in Toukuba, Takaaki Maekawa. Publisher: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IGR); Printing Company Limited (Japan).2006, March,27:61-64.
● 罗遵兰,冯绍元,左海萍.河北省夏玉米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初步分析.节水灌溉. 2006.第1期.vol.126, No.1:17-19.
● 丁日升,冯绍元,康绍忠,李霆.非充分灌溉制度设计系统研制及水分生产函数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05.第6期.vol.24, No.6(B):6-9.
●郑艳侠,冯绍元,蔡金宝,黄炳彬.用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去除水库微污染有机物的试验研究.水利学报.2005.第9期,Vol.36, No.9:1083-1087.
●陈绍军,冯绍元,李王成,霍再林.西北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全国第三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周孝德,沈冰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北京.182-189.
●霍再林,冯绍元,李王成,陈绍军.人工智能技术在地下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全国第三届水问题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周孝德,沈冰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北京.680-686
●冯绍元,罗遵兰,左海萍.河北省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初步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05.第4期,Vol.24, No.4:58-61.
●孙泽龙,冯绍元,李群智.浅析聊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个问题.水资源与 水工程学报.2005.第2期,Vol.16, No.2:78-80.
●罗遵兰,冯绍元,左海萍.山西省冬麦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初步分析.灌溉排水学报.2005.第1期,Vol.24, No.1:16-20.
●杨华锋,冯绍元.北京市城近郊区污水灌溉农田发展进程探讨.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第8期:10-12.
●候立柱,冯绍元,丁跃元.透水性铺装地面的水环境效应及研究展望.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学术论文集,杨培岭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234-240
●徐国东,冯绍元,王凤新. 浅谈泰安市大汶河河道整治措施. 地下水. 2005. Vol. 27, No.1: 67-69.
●罗遵兰,冯绍元,左海萍. 山西省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初步分析. 灌溉排水学报. 2005. Vol. 24, No.1: 16-20.
●康绍忠,胡笑涛,蔡焕杰,冯绍元.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理论创新及研究重点.水利学报. 2004. 第12期: 1-7.
●徐国东,冯绍元,王凤新. 浅议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新思路. 水资源保护. 2004. Vol. 20, No.5: 62-64.
●冯绍元.《土壤水动力学》教学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探索论文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75-78.
●冯绍元,齐志明,王亚平. 排水条件下饱和土壤中镉运移实验及其数值模拟. 水利学报. 2004. 第10期:89-94.
● Zheng Yanxia, Feng Shaoyuan, Liu Peibing, Meng Geping, Wang Fengxi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Soil Aguifer Treatment on the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of Slightly Polluted Wastewater. Proceedings of the 7 th Inter Reg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Water, China Waterpower Press. 2004,(2):1239-1244.(ISTP收录)
●郑艳侠,冯绍元,刘培斌. 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微污染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 Vol. 15, No.2: 29-32.
●陈梁擎,冯绍元,韩志文,蒙格平,陈绍军. 北京市大兴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初步评价.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 第5期:23-24.
●黄冠华,查贵锋,冯绍元,齐志明. 冬小麦再生水灌溉时水文与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Vol. 20, No.1: 65-68.
●康绍忠,蔡焕杰,冯绍元.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Vol. 20, No.1: 1-6.
●冯绍元,齐志明,黄冠华,查贵锋. 重金属在夏玉米作物体中残留特征的田间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Vol. 22, No.6: 9-13.
● Feng Shaoyuan, Qi Zhiming, Huang Guanhua, Zha Guifeng. Sewage Irrigation Effect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Winter Whea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3,October.Vol.54:36-3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CI 收录,If=3.18)
●Feng Shaoyuan, Qi Zhiming, Huang Guanhua, Zha Guifeng. Effects of Sewage Irrigat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Winter Wheat. Proceedings of Inter Reg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and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Shan 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3:637-641.
●冯绍元,齐志明,黄冠华,王亚平. 清、污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Vol. 22, No.3: 11-14.
●齐志明,冯绍元,黄冠华,查贵锋. 清、污水灌溉对夏玉米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Vol.22, No.2: 36~38.
●查贵锋, 黄冠华, 冯绍元, 齐志明. 夏玉米污水灌溉时水分与氮素利用率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Vol. 19, No. 3: 63-67.
●刘润堂,许建中,冯绍元,王素芬,姚春梅. 农业面源污染对湖泊水质影响的初步分析. 中国水利.2002年第6期: 54-56.
●冯绍元,邵洪波,黄冠华. 重金属在小麦作物体中残留特征的田间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2.Vol.18, No.4:113-115.
●冯绍元, 齐志明. 北京东郊污灌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田间试验研究. 全国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hina Waterpower Press 2002: 268-271.
● 冯绍元. 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水利发展需要.中国水利报.2002.2.21.第2版。
● 冯绍元,丁跃元,曾向辉. 温室滴灌线源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水利学报.2001.第2期.Vol.291:59-63.
● Feng Shaoyuan and B.Bar-yosef. Modeling Nitrogen Uptake by Plant. 2000. Proceedings of Chinese-Israeli Bilateral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 China Waterpower Press: 149-153.
● 冯绍元、叶水根. 数据库在地下水动态观测中的应用. 1999.北京市水利局培训教材.
● 冯绍元、詹卫华、黄冠华.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水肥耦合调控技术田间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Vol.15,No.4:112-115.
●黄冠华、冯绍元、詹卫华等.滴灌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Vol.4, No.6:48-52.
● Feng Shaoyuan and Ding Yueyuan. Field Experimental Study on Drip Irrigation Schedule for Tomators in the Greenhouse. 1999.Preceedings of Int. Conf.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99-ICAE).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 33-36.
●冯绍元、黄冠华、詹卫华、曾向辉. 试论水肥耦合与调控技术. 灌溉排水.1999增刊: 112-115.
●王凤新,冯绍元,黄冠华.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水肥耦合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1999.Vol.18, No.1: 10-13.
●詹卫华、黄冠华、冯绍元、王凤新.喷灌条件下花生玉米间作的水肥耦合效应.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Vol.4, No.4:35-39.
●姚斌、冯绍元、刘朕河. 利用回灌井回补地下水的田间试验研究.灌溉排水.1998.Vol.17, No.2: 35-38.
● 冯绍元,黄冠华,王凤新等.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Vol.3,No.6: 59-62.
●冯绍元,丁跃元, 姚斌. 用人工降雨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降雨入渗规律.水利学报.1998年第11期: 17-20.
●王广兴、刘祖贵、冯绍元等. 滴灌夏棉的水肥调节技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第8期,总第108期: 14-16.
●冯绍元, 王凤新, 黄冠华. 喷灌条件下花生水肥耦合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1998.Vol.14,No.4:98-102.
●黄冠华、冯绍元. 田间土壤水分动态的随机模拟与风险决策. 全国水利系统首届青年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59-463.
●冯绍元、黄冠华. 试论水环境中的氮污染行为. 灌溉排水.1997.Vol.16, No.2: 34-37.
●冯绍元、张瑜芳. 粉砂壤土对铵离子的吸附特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6.Vol.1, No.6: 11-13.
● Feng shaoyuan and B.Bar-yosef. Modeling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 1996.Proceeding of Int.Conf.on Agri.and Biol.Envionment. China.Agri.Univ.press : Ⅴ20-23.
●冯绍元、张瑜芳、沈荣开. 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试验及其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第八期:8-15
●冯绍元、沈荣开、张瑜芳. 排水条件下饱和土中氮肥转化与运移模拟.水利学报.1995.第6期.Vol.221 :16-22.
●冯绍元. 氮素在土壤—水—植物系统中的运移、转化和吸收模拟。1995.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冯绍元,郑耀泉. 农田氮素的转化与损失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农业环境保护. 1995.Vol.15, No.6: 277-280.
● Feng Shaoyuan and B.Bar-yosef. Simulation of Long Term Nitrogen Behavior in Agriculture Soil. 1995.Report on Cooperative Project, Carried out at Inst. of Soils and Water, ARO, Israeli.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enter,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State of Israeli.
●冯绍元,张瑜芳. 非饱和土壤导水参数的测定与计算.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4.第4期.Vol.14: 24-28.
●冯绍元、张瑜芳、沈荣开. 淹水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试验及其数值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 1994.Vol.10.No.4: 50-56.
●朱学愚,冯绍元. 用改进的特征有限元法确定抽水(注水)时的弥散参数.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1992.A辑Vol.7,No.2: 206-211.
●冯绍元. 解地下水中溶质运移问题的特征有限元法.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1991.Vol.24.No.4: 410-417.
● Zhu Xueyu and Feng Shaoyuan . Modeling the Contaminant Transport by an Improved Characteristic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1991.Proceedings of the Int.Conf.on Modeling Ground Water Flow and Pollution.Nanjing Univ.Press: 261-266.
●冯绍元. 渗流槽中辐射流弥散试验的测试及求参—系列弥散试验之一.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89.Vol.4, No.4: 63-70.
●冯绍元.南山地区铀镭同位素比值的某些特征. 全国铀矿水文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8: 69-71.
●冯绍元. 试论里坝地段某些放射性水文地质特征.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88. Vol.11, No.4: 369-377.
●冯绍元、许惠云. 相关类比BOD5-COD模型在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环境与开发. 1987.Vol.4, No.4: 24-27.
● 冯绍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地质高教研究. 1987.No.2: 101-102.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 2006—2010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及评价方法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06BAD11B08,项目主持人。
● 2006—2010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课题名称: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进程与农业高效用水机制(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06CB403406,项目主要参加人。
●2005—2007: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配置研究(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04-0127,项目主持人。
●2004--2007: 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主要研究人员。
●2003--2005: 再生水灌溉对作物影响的研究(北京市科委重点科技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2002--2005: 官厅水库下游永定河源水渗滤净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项目编号,H**-2, 项目主持人。
●2002--2005: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项目编号:2002AA6Z3031,课题副组长。
●2002--2004:大兴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北京市水利局项目),项目主持人。
●2002--2004:现代灌溉条件下水肥耦合与高效利用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项目编号:2001AA242032,课题主持人。
承担的教学工作
为研究生(博士和硕士)和本科生讲授的主要课程有:《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土壤水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地质数值方法》、《环境水利学》、《地下水环境学》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