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久生导师简介 -
基本信息
目前指导研究生
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 0人
不在籍
- 博士研究生 0人 硕士研究生7人 (其中 2005级:1 2006级:2 2007级:1 2008级:1 2010级:1 2012级:1)
个人简历
李久生,男,1962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农学博士,研究员,水利所节水一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1983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田水利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日本爱媛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清华大学土木水利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10月-2003年1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86-199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1989)、副研究员(1992)、研究室副主任(1991)。1997-2001年在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水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术兼职包括Iirrigation Science副主编,Irrigation andDrainage副主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工程学报编委,农业水土工程栏目副主编。
遴选学科专业
不公开
论文与专著
业绩目录 (2006.1~2010.7)
李久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所)
论文
1. 栗岩峰, 李久生, 饶敏杰. 2006. 滴灌系统运行方式施肥频率对番茄产量与根系分布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39(7): 1419-1427.
2. 王迪, 李久生, 饶敏杰. 2006. 喷灌冬小麦冠层截留试验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39(9): 1859-1864.
3. 王迪, 李久生, 饶敏杰. 2006. 玉米冠层对喷灌水量再分配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2(7): 43-47.
4. 栗岩峰, 李久生, 饶敏杰. 2006. 滴灌施肥时水肥顺序对番茄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2(7): 43-47.
5. 李久生, 孟一斌, 刘玉春. 2006.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ial pressure tanks for fertiga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49(6): 1815-1822.
6. 王迪, 李久生, 饶敏杰. 2007. 基于能量平衡的喷灌作物冠层净截留损失估算. 农业工程学报 23(8): 27-33.
7. 王迪, 李久生, 饶敏杰. 2007. 喷灌田间小气候对作物蒸腾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水利学报 38(4): 427-433.
8. 栗岩峰, 李久生, 饶敏杰. 2007. 滴灌系统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番茄根区土壤氮素动态的影响. 水利学报 38(7): 857-865.
9. 孟一斌, 李久生, 李蓓. 2007. 微灌系统压差式施肥罐施肥性能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3(3): 41-45.
10. 李久生, 孟一斌, 李蓓. 2007. Field evaluation of fertigation uniformity as affected by injector type and manufacturing variability of emitter. Irrigation Science 25: 117-125.
11. 李久生, 计红燕, 李蓓, 刘玉春. 2007. Wetting patterns and nitrate distributions in layered-textural soils under drip irriga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6(8): 970-980.
12. 李久生, 杜珍华, 栗岩峰, 李蓓. 2008. 壤土特性空间变异对地下滴灌水氮分布及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41(6): 1717-1726.
13. 李久生, 杜珍华, 栗岩峰. 2008. 地下滴灌系统施肥灌溉均匀性的田间试验评估. 农业工程学报 24(4): 83-87.
14. 李久生, 陈磊, 栗岩峰. 2008. 地下滴灌灌水器堵塞特性田间评估. 水利学报 39(10): 150-156.
15. 李久生, 杨风艳, 刘玉春, 栗岩峰. 2009. 土壤层状质地对小流量地下滴灌灌水器特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5(4): 1-6.
16. 李久生, 栗岩峰, 杨风艳. 2009. 层状土壤质地对地下滴灌水氮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5(7): 25-31.
17. 刘玉春, 李久生. 2009. 毛管埋深和土壤层状质地对地下滴灌番茄根区水氮动态和根系分布的影响. 水利学报 40(7): 782-790.
18. 刘玉春, 李久生. 2009. 毛管埋深和土壤层状质地对滴灌番茄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5(6): 7-12.
19. 李久生, 陈磊, 栗岩峰. 2009. Comparison of clogging in drip emitters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sewage effluent and groundwater.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52(4): 1203-1211.
20. 李蓓, 李久生. 2009. 滴灌带埋深对田间土壤水氮分布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7(3): 222-226.
21. 栗岩峰, 李久生. 2010. 再生水加氯对滴灌系统堵塞及番茄产量与氮素吸收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6(2): 18-24.
22. 李久生, 陈磊, 栗岩峰. 2010. 加氯处理对再生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及性能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6(5): 7-13.
23. 刘玉春, 李久生. 2010. 滴灌灌溉计划制定中毛管埋深对负压计布置方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6(4): 18-24.
24. 李久生, 陈磊, 栗岩峰, 尹剑锋, 张航. 2010. Effects of chlorination schemes on clogging in drip emitters during application of sewage. 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26(4): 1-14.
专著
1. 李久生, 王迪, 栗岩峰. 2008. 现代灌溉水肥管理原理与应用. 黄河水利出版社.
2. 李久生, 王迪. 2010. 中国北方节水高效农作制度 (第4章中国北方节水高效农作制度水肥配套技术). 科学出版社.
3. 李久生. 2007. 农业水土工程概论 (第13章喷灌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农业出版社
4. 李久生. 2007. 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创新 (第7章喷灌水分高效利用技术与产品). 中国农业出版社.
5. 李久生. 2006. 节水农业在中国 (第5章灌溉节水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项目
2006年以来承担的科研任务可分为灌溉原理与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灌溉技术及产品研发与推广两类。
1. 灌溉原理与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研究课题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专题1项,即: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壤非均质条件下地下滴灌水氮运移规律及其调控机理”,编号:**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滴灌灌水器堵塞对再生水滴灌系统水力性能的影响及其化学处理方法”,编号:**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滴灌均匀系数对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及其标准研究”,编号:**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专题“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现代灌溉水肥管理原理研究”,编号:**
这类课题通过研究现代灌溉条件下土壤—作物—水分—养分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现代灌溉技术的水肥高效利用原理,定量评价灌溉技术要素及其组合对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分布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提出水肥高效利用的优化管理措施与模式。
2. 灌溉技术及产品研发与推广此类研究课题包括“863”计划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1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948”引进国外先进水利技术项目1项,即:
(1)“863”计划课题“轻质多功能喷灌产品”,编号:2006AA100212
(2)“863”计划课题“华北干旱半干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集成”,编号:2006AA100221
(3)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城市绿地喷微灌关键设备研制与开发”,编号:2007BAD88B09
(4)“948”项目“小型节电节水喷灌设备及技术”,编号:200411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效滴灌施肥装置与技术示范应用”,编号:04EFN**
(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新型园林系列喷头中试与产业化”,编号:2008GB**
通过此类项目的实施,研发出了园林系列喷头、滴灌施肥装置等喷、微灌新产品,部分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形成了较强的生产能力,园林系列喷头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并出口到欧美和非洲等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承担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