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为国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既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质队伍‘野战军’的科研和技术方法创新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岩溶地质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承担岩溶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
主要职责和任务是,立足西南八省(市、区),面向全国,承担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岩溶地质研究和调查评价工作;开展岩溶动力系统运行规律研究,发展现代岩溶学理论;承担岩溶矿产资源、洞穴资源调查评价及石漠化调查研究和治理工作;承担岩溶水文地质、灾害地质调查研究和监测评价工作;建设全国岩溶地质数据库,开展岩溶地质信息化社会服务;开展相关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中心提供支撑;进行分析测试、地下水示踪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开展岩溶研究的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工作。
岩溶地质研究所人员编制数为275人(含非营利编制120人)。全所现有人员294人,其中:在职职工167人,离退休人员127人。在职职工中,科技人员1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4人(含院士1人),副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32人,初级职称24人,其他46人。
岩溶地质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4人,所长/党委书记为姜玉池研究员。设置有所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科技外事处、财务资产处、人事教育处、条件保障处等6个职能处室;岩溶动力学研究室、岩溶区域地质研究室、岩溶资源研究室、岩溶生态与石漠化研究室、岩溶工程与灾害研究室、岩溶景观与洞穴研究室、岩溶探测技术方法研究室、岩溶地质与资源环境测试中心、岩溶资料信息中心等9个技术业务部门;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离退休管理办公室等2个服务部门;以及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基建办公室。
建所以来,已完成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国土资源部和广西科技厅等部门的科研项目和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技术服务项目共450多项,出版专著60多部,发表科学论文700多篇,被SCI收录4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150多篇。获省(部)和市级奖50多项,形成了岩溶动力学与全球变化、岩溶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岩溶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岩溶景观与洞穴资源评价等五个优势研究领域,在岩溶地质学科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岩溶地质研究所是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和洞穴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由我所主办的《中国岩溶》是我国唯一公开发行的岩溶学术性刊物。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为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