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绵羊单胎产羔数和保持其常年发情是提高绵羊繁殖力的重要途径,而单胎多羔和常年发情现象经常协同出现。研究人员以多羔且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策勒黑羊以及单羔且季节性发情的苏尼特羊为材料,从SNP标记、ROH和单倍型角度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鉴定出包括 BMPR1B 基因在内的一系列关键候选基因。此外,研究人员还筛选出绵羊季节性繁殖相关基因 TSHR 上的一个错义突变rs406686139,并在多个品种中验证了其可能是除了 FecB 突变外另一个影响产羔数的主效位点,为绵羊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分子标记。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支持。(通讯员 付松川)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ge.1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