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何明雄研究员介绍,通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在生物质原料供应、乙醇生产、乙醇与组分油混配、储运和流通及相关配套政策、标准、法规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燃料乙醇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产量的4%,为缓解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美国玉米燃料乙醇及巴西甘蔗燃料乙醇工业相比,中国燃料乙醇工业对玉米价格及国际原油市场敏感,技术工艺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当前我国燃料乙醇工业正处于一代燃料乙醇向二代燃料乙醇转变的关键时期。该研究对中国燃料乙醇产业政策体系、财政补贴、产业布局及历史产量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述;并针对中国燃料乙醇工业现状及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率低等问题,从秸秆预处理、酶解糖化、发酵菌种及发酵工艺等方面对秸秆燃料乙醇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展望,并建立了一种快速估算我国秸秆资源量的方法,提出了未来中国加快推进秸秆燃料乙醇产业化进程的路径。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通讯员蒲虹宇)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4032121003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