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奖】破解适水种植世界难题 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干旱、半干旱偏旱、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和半湿润区等主要类型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贫困人口聚集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北方旱农区频旱多变环境叠加水土资源过度利用,农田生产稳定性下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稳定脱贫。因此,推动旱地农业由对抗型向应变型转变,创新抗旱适水型种植技术和模式,是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坚定心中梦想 执守旱农创新
  1984年,刚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学习的梅旭荣心中就有一个梦想:“如果建立一种能适应干旱变化的种植制度,并匹配相应的抗旱适水栽培技术,该多好。这样可以保证作物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而减产,农民有个好收成不饿肚子。”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了他的研究生学习和旱作节水农业研究。1991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在北方旱农区开展了旱地水分平衡、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和旱地秸秆还田与有机培肥等系列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进行农田降水高效转化机制、主要旱地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和降水生产力提升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查明了我国北方旱地降水利用状况,揭示了我国北方旱地农田水分动态平衡规律,突破了旱地适水种植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抗旱节水的关键技术与产品,集成了典型旱地高效用水的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形成了寿阳旱地农业综合发展模式,并在北方旱地农业区规模化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注重定位试验 破解世界难题
  梅旭荣研究员带领团队长期扎根黄土高原东部寿阳旱作农业试验站,定位观测农田降水高效转化过程,创新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主推技术模式。自2001年以来,团队联合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国内优势单位协同攻关,开展了北方旱地农业多点长期定位试验,摸清了主要旱地作物干旱发生规律和适水种植优先序,阐明了旱地碳氮高效转化机制,攻克了土壤增碳扩容、地表覆盖抑蒸等关键技术,从而破解了旱地作物适水种植世界性难题。该项目获发明专利10项;制订行业和地方标准12件;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63篇,被引用4834次;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实现了旱地农业由对抗型向应变型转变,为实施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和旱作农业节水示范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与关键技术支撑。
  发现了新规律。揭示了北方旱地作物水分供需变化规律,首次确定了抗旱适水种植的技术适宜性和作物优先序。研究发现,30年间北方旱地主要作物种植北移西扩1-2个经纬度,作物种植、生育期变化与降水减少、干旱频发重发多因素互作,作物降水满足率降低超过5个百分点。旱地地表覆盖、秸秆还田、深松耕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程度与降水密切相关,提升效应最优的降水区间为年降水量450-550mm的旱农区。项目创建综合多目标的随机水文年型适水种植诊断模型,发现多种作物配置能显著增强旱地农田系统稳定性和水分生产力,据此明确了玉米、小麦、谷子、花生、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在不同旱地类型区的适水配置优先序。这些结果为科学布局种植结构并匹配适宜的节水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立了新理论新方法。探明了土壤增碳扩容、地表覆盖抑蒸、冠层塑型提效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北方旱地土壤—地表—冠层协同调控的抗旱适水种植理论和方法。研究发现,褐土和黑垆土连续全量秸秆还田,耕层土壤有机碳每增加1g/kg,生育期棵间蒸发减少4.7mm,0-30cm土壤蓄水增加5.2mm。产量、水氮利用和碳足迹综合效益最优时褐土和黑垆土有机碳水平为13.7g/kg和12.0g/kg,据此建模和试验提出了4种“高蓄积低损耗”土壤理想构型。春玉米高留茬、秸秆覆盖和冬小麦夏闲期生物覆盖调控地表,0-50cm土壤蓄水增加13.5-24.5mm,土壤蒸发减少5%-8%。高秆与矮秆作物间作调控冠层,高冠层光和降水截获比矮冠层分别增加34%-45%和45%-69%,玉米大豆、谷子花生间作水分利用效率当量比1.13-1.19;在300-550mm降水条件下“适水定密”,每mm降水可承载覆膜春玉米9.9株。这些新理论新方法整体解决了旱地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协同提升降水利用效率的科学问题。
  创新了主导技术。创建了北方主要类型旱地抗旱适水种植主导技术,研制了配套技术产品并实现了技术标准化。综合集成集雨覆盖抗旱、秸秆还田、适水种植等关键技术,配套研制了专用肥、保水剂、作业机具等技术产品,建立了东北风沙半干旱区立体调控种植、西北半湿润偏旱区覆盖集雨抗旱、华北丘陵半湿润偏旱区秸秆适水还田、华北平原东部半湿润区旱地小麦“早、深、平”和华北平原中部半湿润偏旱节水压采区半旱地等主导技术,农田降水利用率最高达75%,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64kg/mm·亩,产量波动下降3-4个百分点。这些主导技术有力地支撑了当地旱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粮食安全和农民脱贫提供了保障。
  
  新起点再出发 旱农科技当自强
  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号角已吹响,旱地农业创新急需解决新的挑战和问题,在稳定旱作区粮食安全的同时,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加速旱作农业生产生态化转型。响应习总书记四个面向的号召,梅旭荣研究员满怀信心带领团队站在新的起点,秉承“振兴科技、治旱兴农”的优良传统,继续创新旱作农业节水提质增效的新理论、新方法,突破气候智慧型旱作节水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促进新时期我国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旱作区生态化转型。
相关话题/农业 作物 技术 土壤 农田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国家奖】创新养分高效利用技术 保障农业绿色发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周卫研究员牵头完成的“主要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成果荣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我国以占全球9%的耕地,用去了世界1/3的化肥,但肥料利用率不足40%,低于发达国家10~20个百分点;有机资源中畜禽粪肥还田率不足一半,秸秆还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中国农科院在杭州举办多场中欧农业科技交流活动
    10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中国-欧盟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工作组中方牵头单位,与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在杭州联合举办第十次工作组会议。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质量、研究与创新、外联司司长纳瑟琳·索兹-万德尔等出席工作组会议并讲话。  孙坦指出,中欧在建设可持续粮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第二届深圳国际食品谷创新论坛 共商未来农业食品科技发展
    10月21日,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大鹏新区管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深圳国际食品谷创新论坛在深圳开幕。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司副司长顾绍平发表致辞,瓦赫宁根大学校长亚瑟·莫尔(ArthurMol)等海外专家进行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牛盾做客农科讲坛解读新时期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形势
    10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2021年第2期专题农科讲坛,邀请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原代表牛盾作“新时期农业国际合作交流的形势与展望”专题报告。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主持会议。副院长吴孔明、梅旭荣、孙坦、刘现武参加会议。      牛盾系统全面地解读了当前国际形势,深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中国农科院推动中韩日智慧农业合作
    10月1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韩国农村振兴厅共同主办,日本东京大学协办的“首届中韩日智慧农业研讨会”在南京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召开。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韩国农村振兴厅次长金斗镐、韩国驻华使馆农业参赞禹万洙,日本东京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堤伸浩、日本驻华使馆农业参赞三上善之出席会议并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中国农科院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走出去”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第26届全国农科院系统外事协作网会议暨全国农业科技‘走出去’联盟会议”于9月28-29日在南京举行。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韦正林、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出席会议。  韦正林充分肯定了全国农业科技“走出去”联盟工作,他指出,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联盟在促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9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心主任梅旭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梅旭荣指出,中心成立充分体现了中国农科院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作用。中心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实施“强种科技行动”
    9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强种科技行动”发布会在海南三亚“南繁硅谷”举行。会议发布了“强种科技行动”中长期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这是中国农科院实施“使命清单制度”后,开展的第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将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和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发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中国农科院与阿联酋建立农业科技合作机制
    9月2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阿联酋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阿联酋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步召开。双方围绕食品安全、都市农业、兽医等重点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并签署首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中阿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倪坚,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孙坦,阿联酋大学副校长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科教环能系统联席会议
    9月2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召开农业科教环能系统联席会议,与会单位通报了2021年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交流了工作经验与体会,研究讨论了下半年重点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科技发展中心、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等归口联系事业单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