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焕斌团队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 Molecular Plant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Base-Editing-Mediated Artificial Evolution of OsALS1 in planta to Develop Novel Herbicide-Tolerant Rice Germplasms”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提出了将单碱基编辑技术应用于植物内源基因定向进化的理念,通过合用两类单碱基编辑器,以及针对靶基因的sgRNA库,在水稻中对除草剂内源靶标基因OsALS1实现近似饱和突变,从而成功发掘出OsALS1抗除草剂新位点,创制出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新种质;进一步通过精准编辑,将该性状快速引入到水稻生产品种中。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多种植物的驯化,使得人类步入农耕文明。在人类有意地选择下,野生植物中偶然出现的优良性状逐渐留传,最终培育成现代作物。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中多个关键性状控制基因的变异起着决定性作用。总之,农作物遗传变异资源是农作物改良的基石,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资源。
一个优良基因能够改变一个产业,甚至引起一场农业革命。当今,大量优良农作物基因(如小麦矮杆基因Rht、水稻矮杆基因sd-1、玉米单倍体诱导基因MTL以及各农作物抗除草剂基因等)已经大规模应用到现代农作物育种和生产中。然而,现代农业中,品种单一化现象日益突出,导致栽培农作物失去了大量的遗传资源,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大大降低,存在潜在的生物和非生物性侵害危机。虑此,世界各国逐渐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已建成多个种质资源繁多的国家种质库。
然而,基因的自然变异速率太慢了,有的可能需要数万年的时间,其挖掘和利用效率无法满足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粮食需求。有鉴于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焕斌团队在前期开发的一系列水稻胞嘧啶单碱基编辑器(Ren et al., Sci. China Life Sci., 2017; Ren et al., Mol. Plant, 2018; Ren et al., Mol. Plant, 2019; Wang et al., Plant Biotech. J., 2020)和腺嘌呤单碱基编辑器(Yan et al., Mol. Plant, 2018; Ren et al., Mol. Plant, 2019; Wang et al., Plant Biotech. J., 2020)基础之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单碱基编辑技术介导的水稻内源靶标基因的定向进化技术理念(BEMGE/ben-ji/),在水稻细胞内人工模拟自然界基因的长期进化过程,短时间内创制成千上万个靶基因的新等位基因材料,用于育种筛选。后期利用在目的材料中分离到的碱基编辑器和sgRNA信息,快速地将感兴趣的功能变异位点引入到生产品种中,进行品种的快速升级换代。借助BEMGE,从新基因挖掘到实际生产应用,整个育种过程缩短至2-3年。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BEMGE原理,针对水稻除草剂靶标基因OsALS1全长编码区,设计了63条sgRNA进行覆盖,通过基因枪转化和农杆菌转化的方式将sgRNA库和水稻胞嘧啶单碱基编辑器rBE9以及腺嘌呤单碱基编辑器rBE14同时转入水稻细胞中。对转化细胞群体携带的OsALS1靶标区域进行深度测序,结果表明BEMGE方法成功创制了大量的OsALS1靶基因变异。通过进一步的抗除草剂筛选,研究人员成功的鉴定出4个自然界中未曾被发现的、对除草剂具有不同抗性程度的新等位基因;并进一步通过单碱基编辑器介导的精准编辑技术,成功地将变异位点P171F引入到了水稻生产品种南粳46中,由此南粳46升级为“洁田稻”。
BEMGE的提出和在水稻上的成功应用,预示了人类将来可对各农作物各关键性状重要控制基因或其调控序列进行定向进化,可发掘出靶标基因的一系列的强、中、弱等位基因。由此,各农作物的各大农艺性状,如株高、株型、叶形、营养吸收、籽粒蛋白质含量、抗逆与发育平衡等,均可以进行精准定制,掀开了农作物精准分子育种的新篇章。另外,BEMGE技术的应用,亦可推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功能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基因功能和蛋白调控的奥秘,并可进一步运用到分子育种之中,现代基因功能基础研究和传统农作物育种应用由此被有机地整合到一起。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焕斌课题组博士生旷永洁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李少芳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周焕斌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团队多名成员共同合作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雪平教授和李香菊研究员、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Carl Spetz研究员也参与此研究工作。本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启动经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molecular-plant/fulltext/S1674-2052(20)30010-1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植物单碱基编辑技术成功实现水稻内源基因人工定向进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13
相关话题/基因 资源
植保所首创应用ScCas9对水稻进行基因组定点编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首次将ScCas9蛋白应用于水稻细胞基因位点识别和定点编辑,证实在水稻中有较高的编辑效率,可识别PAM序列NNG基因位点,扩宽了植物基因编辑应用范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PlantBiotechnol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揭示双生病毒逃逸寄主防御反应新机制
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NewPhytologist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GeminivirusC4antagonizestheHIR1‐mediatedhypersensitiveresponsebyinhibitingtheHIR1self-interactionandpromot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重大入侵害虫苹果蠹蛾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研究揭示其化学生态和抗药性分子机制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万方浩团队牵头,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CABI-亚洲中心、青岛农业大学、美国Kansas大学、意大利IASMA研究与创新中心、捷克ASCR生物中心、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题为“苹果蠹蛾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小麦害虫研究组完成中国小麦重要蚜虫狄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的基因组测序解析工作
2019年8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小麦害虫研究组在Gigascience(生物1区,3年IF7.2)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chromosome-leveldraftgenomeofthegrainaphidSitobionmiscanthi”的文章,首次报道了狄草谷网蚜S.miscan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转基因监管能力提升专项研讨会在我所召开
为做好转基因监管能力提升专项实施工作,8月14日下午,植保所组织召开了转基因监管能力提升专项研讨会。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处刘培磊副处长,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处李文龙,植保所郑永权副所长、张礼生处长出席了本次会议。郑永权副所长主持会议并讲话。郑永权副所长代表专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提出“农作物精准基因编辑”发展策略
4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Plant)》撰写了题为Towardprecisiongenomeeditingincropplants的观点文章,综述了迄今为止报道的植物基因组精准编辑策略,阐述了最新精准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成功构建大豆单碱基替换基因编辑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利用改造后的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率先实现了大豆基因的单碱基替换,并获得了表型稳定的纯合突变系。4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上。 作为一种简单有效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成功利用优化的引导基因编辑器在水稻中实现高效精准基因编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融合利用水稻密码子优化的nCas9(H840A)蛋白和逆转录酶突变体,开发了一种高效的植物引导编辑系统,成功精准编辑了水稻的外源hptII突变基因和内源OsEPSPS基因,获得了精准编辑纯合和杂合植株,拓展了植物基因组精准编辑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发现水稻中表达玉米GLK基因可实现田间水稻大幅增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通过在水稻中表达玉米GLK(GOLDEN2-LIKE)转录因子基因ZmGLK1和ZmG2,均可在大田条件下实现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效率和减轻中午或波动光下光抑制程度,最终实现生物量和产量的大幅提高,并通过实验揭示了其在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及抵御光抑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揭示生物钟基因在大豆驯化中的作用机制
2020年1月下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创新团队”和“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分别在国际知名刊物《分子植物(MolecularPlant)》和《植物生物技术(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在线发表论文,通过不同策略克隆了与生物钟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