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传病害严重发生是目前制约我国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技术研发团队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种植过程中对水土等自然资源的长期掠夺性经营和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物理结构劣化、矿质营养严重不平衡和“害菌”增多,以及传统“病原物”数量的不断累积和毒力的不断增强等。通过二十余年的治理研究和实践,研发团队提出了全新的以健康栽培管理为核心的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在气候、蔬菜生长期和经济产出等条件允许的地方,对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采用日光消毒结合“棉隆”熏蒸进行土壤处理;2、据防治对象选择使用相应的淡紫拟青霉、芽胞杆菌和粘帚霉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及适宜的使用技术;3、在土壤养分分析和作物需肥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并注意生长期全程控水;4、对酸化和盐渍化严重的土壤进行改良,避免根系发育不良。为实施上述技术,研发团队近年开发了生物农药、有机肥、生物肥和功能性水溶肥等产品20余个,并获得登记。在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和河南等主产区多年的推广实践证明,该方案行之有效,极大地缓解了困扰当地生产多年的根系发育不良、死苗烂棵和根病严重问题,一般产量增加30%以上,农药和化肥用量比常规减少50%以上,亩增收节支一般在2000-6000元之间,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本次对接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院士主持,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南京市政府副市长霍慧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恒,南京市浦口区区长曹海连等出席了对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