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天敌昆虫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捕食螨研究组张博副研究员近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发表研究性论文“Obligate bacterial endosymbionts limit thermal tolerance of insect host species”,旨在揭示共生菌对昆虫宿主耐热性的制约机制,为研究昆虫耐热性、环境适应及物种分布提供新思路。
昆虫适应环境温度的能力显著影响其生态及地理分布,由于许多昆虫与热敏感共生细菌关系密切,因此共生细菌的耐热性可能是构成宿主昆虫耐热性的基础。本研究选择不同耐性能力的六种宿主蚜虫及其初级共生细菌布赫纳氏菌( Buchnera aphidicola )为研究对象,探讨与宿主协同进化超过一亿年的共生菌是否限制了蚜虫的耐热表现。研究发现:热敏感型蚜虫受热后,共生布赫纳氏菌效价迅速下降,而耐热蚜虫的布赫纳氏菌效价不受影响或反应延迟。荧光原位杂交结果直观比较了热敏感蚜虫体内共生菌胞的变形和收缩,而耐热品系则没有这种现象。此外,敏感和耐热的蚜虫在热激蛋白基因的数量和转录反应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除蚜虫本身热激蛋白家族同源基因数量不同外,共生菌的重要差别在于小分子热激蛋白20(ibpA)的表达差异。中等耐热表现的蚕豆蚜共生菌缺乏ibpA基因;极不耐热的豌豆蚜突变品系AusC由于该基因启动子突变导致ibpA表达量极低,从而大幅降低共生菌耐热能力;豌豆蚜的耐热品系5AYC在蚜虫表达水平上与突变型一致,差异仅存在于共生菌ibpA的表达量上,从而在种间和种内两个水平上证明共生菌热敏感性与宿主耐热性的关系。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蚜虫宿主本身有调节和适应环境温度的能力,但内共生菌耐热能力是决定宿主耐热性或物种分布的根本基础。此项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害虫耐逆机制、开发创新性害虫防控对策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为本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张博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pnas/early/2019/11/12/1915307116.full.pdf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敌昆虫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揭示共生菌对昆虫宿主耐热性的制约效应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13
相关话题/昆虫 基因
农业昆虫研究室组织召开“农业昆虫科技创新学术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大昆虫系学术交流会”
2019年11月4日,农业昆虫研究室在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组织召开了“农业昆虫科技创新学术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大昆虫系学术交流会”。会议主题为“青年植保与农业昆虫科技创新”,旨在为我所和中国农大的植保青年科研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交流农业昆虫领域前沿研究,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揭示双生病毒逃逸寄主防御反应新机制
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NewPhytologist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GeminivirusC4antagonizestheHIR1‐mediatedhypersensitiveresponsebyinhibitingtheHIR1self-interactionandpromot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重大入侵害虫苹果蠹蛾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研究揭示其化学生态和抗药性分子机制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万方浩团队牵头,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CABI-亚洲中心、青岛农业大学、美国Kansas大学、意大利IASMA研究与创新中心、捷克ASCR生物中心、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题为“苹果蠹蛾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小麦害虫研究组完成中国小麦重要蚜虫狄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的基因组测序解析工作
2019年8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小麦害虫研究组在Gigascience(生物1区,3年IF7.2)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chromosome-leveldraftgenomeofthegrainaphidSitobionmiscanthi”的文章,首次报道了狄草谷网蚜S.miscan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转基因监管能力提升专项研讨会在我所召开
为做好转基因监管能力提升专项实施工作,8月14日下午,植保所组织召开了转基因监管能力提升专项研讨会。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处刘培磊副处长,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处李文龙,植保所郑永权副所长、张礼生处长出席了本次会议。郑永权副所长主持会议并讲话。郑永权副所长代表专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提出“农作物精准基因编辑”发展策略
4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Plant)》撰写了题为Towardprecisiongenomeeditingincropplants的观点文章,综述了迄今为止报道的植物基因组精准编辑策略,阐述了最新精准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成功构建大豆单碱基替换基因编辑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利用改造后的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率先实现了大豆基因的单碱基替换,并获得了表型稳定的纯合突变系。4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上。 作为一种简单有效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成功利用优化的引导基因编辑器在水稻中实现高效精准基因编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融合利用水稻密码子优化的nCas9(H840A)蛋白和逆转录酶突变体,开发了一种高效的植物引导编辑系统,成功精准编辑了水稻的外源hptII突变基因和内源OsEPSPS基因,获得了精准编辑纯合和杂合植株,拓展了植物基因组精准编辑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发现水稻中表达玉米GLK基因可实现田间水稻大幅增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通过在水稻中表达玉米GLK(GOLDEN2-LIKE)转录因子基因ZmGLK1和ZmG2,均可在大田条件下实现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效率和减轻中午或波动光下光抑制程度,最终实现生物量和产量的大幅提高,并通过实验揭示了其在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及抵御光抑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作科所揭示生物钟基因在大豆驯化中的作用机制
2020年1月下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创新团队”和“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分别在国际知名刊物《分子植物(MolecularPlant)》和《植物生物技术(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在线发表论文,通过不同策略克隆了与生物钟 ...中国农业科学院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