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植保观测实验站基础性长期性监测工作落实会在京召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1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农业基础性科技创新条件能力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座谈会”会议精神,植保所于2019年11月1日举办了国家植保观测实验站基础性长期性监测工作落实会。农业农村部科教司何艺兵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协同创新处刘振虎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红康书记、沈银书副所长、国家植保数据中心马春森副主任等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的第一阶段由刘振虎处长主持,第二阶段由马春森副主任主持。
何艺兵处长指出,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我国由大国转变为强国的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之所依。数据中心和观测实验站要将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需要高度重视。何处长对植保所对植保基础性监测工作的及时落实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数据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核心使命要“定位好”,中心要重视实验站整体规划和布局。二是实验站的建设和监测工作要“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全国观测和监测数据一体化。三是重视中心间的“横向”沟通,重视交叉学科领域数据的共享和应用。每个观测实验站一个点,最终形成学科一条线,区域一体化、全国一盘棋、农业大科学一张网的国家农业科学观测监测网络。
李红康书记代表植保所感谢农业农村部和院科技局领导对植保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的大力支持。李书记表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既是国家植保数据中心和天敌数据中心的依托单位,又是4个国家植保观测实验站的依托单位,任重而道远。植保所要深入贯彻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统筹全所科研资源和力量,落实各项措施,扎实推进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力争做出标杆,真正将其打造成“百年老店”、“精品工程”、“基础支撑”。
沈银书副所长对农业基础性科技工作谈了2点体会:一是认识上要实现五个转变,即站位由“组织职能以实现自身科研”向“国家职能以实现国家使命,推动未来农业可持续长久发展”转变;任务由“短期科研任务”向“长期观测监测”转变;管理由“课题组管理”向“研究所管理”转变;监测对象由“课题组关注的几种病虫害”向“病虫草鼠害全面监测”转变;监测数据由“自己利用”向“共享服务”转变。二是机制上抓好三个关键,即确保国家站观测和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的运行管理机制、确保真正有情怀、有担当的人员担当监测人员的选人用人机制、确保监测人员潜心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会议第二阶段,围绕实验站的基础条件建设中机构、编制、人员、土地、经费“五个有”情况,监测对象扩展情况、以及其它阻碍长期性监测的问题等,16个国家植物保护观测实验站分别进行了发言,并深入地讨论。
刘振虎处长作总结讲话,对工作落实提出五点意见。一是要转变观念,“百年老店”、“精品工程”、“基础支撑”要深入心里,各单位要对国家实验站建设以及基础性长期性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等同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是规范监测工作,植保数据中心要做好监测设备选型规范,监测方法技术规范,数据标准规范。依托国家植保数据中心,未来推动建设植保监测观测联盟。三是实验站加强协作共享,地市级农科所应与省院共建,并理清共建关系。四是梳理中心和实验站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强化协作配合。五是专职监测人员在完成监测工作基本职责外,可以开展科研工作。
马春森副主任作了总结讲话,给予实验站专业上的”定位“。观测实验站以系统的、先进的观测方法为基础,以系统的、一流的研究为宗旨,“长短结合”个人与实验站同步发展,保证长久持续的发展,为百年老店奠定基础。观测对象的选择要着眼热点问题,全国性农业重大问题,选择具有生态、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有代表性的为多个监测对象,强调区域特色。观测指标除基础的数量特征外,遴选有深层次的个体质量指标,如抗药性和抗逆性等。
此次工作会议16个国家植保观测实验站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关话题/观测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