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祁阳站明确长期施肥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规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13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祁阳站张会民科研团队明确红壤团聚体钾素对长期施肥的响应规律。该结果对于指导土壤结构改良、红壤钾库管理和钾肥合理施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土壤科学杂志(Geoderma)》上。
  红壤旱地是中国南方丘陵区主要的耕地资源,然而,受土壤自身性质和人为不合理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南方丘陵区的红壤旱地普遍存在钾素匮缺的突出问题,严重限制了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而作为衡量土壤养分存储和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团聚体各组分的养分分配显著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然而,关于钾素在土壤团聚体各组分中,尤其是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分配规律尚不明确。
  该研究基于红壤长期施肥定位试验,通过选取不施肥对照、施氮磷肥、施氮磷钾肥和氮磷钾配施猪粪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土壤的团聚体组分中全钾、交换性钾和非交换钾的含量和储量变化,并构建了团聚体组分中钾素储量与作物吸钾量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红壤旱地团聚体中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的储量;且氮磷钾配施猪粪处理主要是由于较高的碳输入进而提升了红壤旱地团聚体钾素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大于2毫米团聚体组分中钾素是影响作物吸钾量的关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央级公益性专项等项目的资助。(通讯员 查静)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706118322535?dgcid=coauthor



  

相关话题/土壤 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