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存祥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13


姓 名:吴存祥 性 别:男
职 称:研究员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wucunxiang@caas.cn
个人网页:
课 题 组:大豆栽培
组长简介:
吴存祥,博士,研究员。1992年6月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6月获得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1992-2000年在东北农业大学任教,2000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2008年至今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黄淮海地区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主要负责麦茬夏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大豆种植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油料作物技术分会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油料作物高产创建”专家顾问等。
研究方向:
大豆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绿色增产增效生产的耕作栽培共性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
主要贡献:
在大豆轻简化栽培技术研发、光温反应特性研究、广适应品种改良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截止2017年12月,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大豆新品种2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项,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文章110篇(其中SCI收录50篇),副主编、参编专著18部;参加编写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作为技术依托人,3项技术被农业部遴选为主推技术。
获奖成果和荣誉称号: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京郊经济型(粮油)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2013年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第4名;参加的“广适应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黄13的选育与应用”2011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3名。
在研科研项目:
1. 农业部、财政部专项“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科学家);
2. 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项目(参加人);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参加人)。
主要论文和著作:
1. Li J, Wang X, Song W, Huang X, Zhou J, Zeng H, Sun S, Jiang H, Li W, Zhou X, Li S, Chen P, Wu C*, Guo Y*, Han T*, Qiu L*. Genetic variation of maturity groups and four E genes in the Chinese soybean mini core collection. PLoS ONE, 2017, 12(2): e**. doi:10.1371/journal.pone.**. (通讯作者)
2. Liu W, Han X, Zhan G, Zhao Z, Feng Y, Wu C*. A novel sucrose-regulatory MADS-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GmNMHC5 promotes root development and nodulation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 2015, 16(9): 20657-20673. (通讯作者)
3. Jia H#, Jiang B#, Wu C#, Lu W, Hou W, Sun S, Yan H, Han T. Maturity group classification and maturity locus genotyping of early-maturing soybean varieties from high-latitude cold regions. PLoS ONE, 2014, 9(4): e94139. (共同第一作者)
4. Wu T, Sun S, Wang C, Lu W, Sun B, Song X, Han X, Guo T, Man W, Cheng Y, Niu J, Fu L, Song W, Jiang B, Hou W, Wu C*, Han T*. Characterizing changes from a century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oybean cultivars in Northeast China. Crop Science, 2015, 55: 2056-2067. (通讯作者)
5. Liang J, Sun S, Ji J, Wu H, Meng F, Zhang M, Zheng X, Wu C*, Zhang Z*. Comparison of the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of Zigongdongdou soybean and a high-Methionine transgenic line of this cultivar. PLoS ONE, 2014, 9(7): e103343. doi:10.1371/journal.pone.**. (通讯作者)
6. 王 幸#, 吴存祥#, 齐玉军, 徐泽俊, 王宗标, 韩天富. 麦秸处理和播种方式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8):1453-1465. (共同第一作者)
7. 姜 妍#, 吴存祥#, 胡 珀, 侯文胜, 祖 伟, 韩天富.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顶端花序发育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作物学报, 2014, 40(6): 1117-1124. (共同第一作者)
8. 赵振芳, 刘 薇, 郑丽平, 冯永君, 吴存祥*. 自贡冬豆根部GmNMHC5表达与植物激素交互调控.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6: 713-719. (通讯作者)
9. 刘 薇, 赵振芳, 冯永君, 吴存祥*. 植物激素在豆科植物根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大豆科学, 2013, 32(2):262-266.
授权专利:
1. 韩天富, 陈 莉, 蒋炳军, 孙 石, 侯文胜, 吴存祥. 来源于大豆的根特异性启动子GmTIPp-1201及其应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7年1月18日;专利号:ZL 3.0
2. 侯文胜, 陈莉, 韩天富, 蒋炳军, 吴存祥, 孙 石. 来源于大豆的根特异性启动子GmTIPp-253及其应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7年8月8日;专利号:ZL9.X
3. 韩天富, 陈 莉, 孙 石, 侯文胜, 吴存祥, 蒋炳军. 来源于大豆的根特异性启动子GmTIPp-1546及其应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7年9月26日;专利号:ZL7.X
4. 陈 莉, 韩天富, 侯文胜, 蒋炳军, 吴存祥, 孙 石. 来源于大豆的根特异性启动子GmTIPp-2504及其应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7年10月13日;专利号:ZL2.4
5. 董 臣, 韩天富, 吴存祥, 孙 石. 一种原茬免耕播种机.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6年8月31日;专利号:ZL 2015 1 **.1
6. 韩天富, 曹晓宁, 孙 石, 吴存祥, 侯文胜, 蒋炳军, 贾 贞. 一种鉴定植物地上营养器官对根系贡献能力的方法.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6年8月3日;专利号:ZL0.4
7. 韩天富, 曹晓宁, 孙 石, 吴存祥, 贾 贞, 侯文胜, 蒋炳军. 一种鉴定植物根系性状及评估根系对产量贡献能力的方法.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6年8月8日;专利号:ZL7.8
8. 韩天富, 董 臣, 孙 石, 吴存祥. 一种用于免耕播种机的破茬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6年7月13日;专利号:ZL8.X
9. 韩天富, 纳小凡, 简 波, 吴存祥, 侯文胜. 植物开花相关蛋白GmSOC1-like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6年4月13日;专利号:ZL0.8
10. 王 妙、韩天富、王庆钰、孙 石、吴存祥、蒋炳军、侯文胜. GmBRI1蛋白及其基因在培育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6年3月23日;专利号:ZL5.8
11. 吴存祥、卢为国、陈海涛、韩天富、赵俊卿、张孟臣、蒋成功、李素真、徐 冉、张磊、卢思慧、赵 云. 一种夏播作物麦茬免耕播种方法.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5年4月1日;专利号:ZL9.6
12. 韩天富、张 勇、孙 石、杨兴勇、吴存祥、侯文胜.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4年7月30日;发明专利;专利号:ZL4.8
13. 韩天富、曹 东、侯文胜、吴存祥. 获得大豆转基因愈伤组织的方法及其培养基.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4年12月10日;专利号:ZL0.4
14. 孙洪波、韩天富、吴存祥、侯文胜、曹 东. 植物开花相关蛋白GmFTL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3年6月12日;专利号:7.4
15. 侯文胜、黄 姗、韩天富、王伟旗、李 亮、孙 石、吴存祥. 植物耐盐相关蛋白和基因及其作为筛选标记的应用. 中国, 授权公告日:2013年8月7日;专利号:ZL3.7
主推技术:
1. “麦茬夏大豆节本栽培技术”被农业部推介为2013、2014、2015年大豆主推技术;
2. “黄淮海夏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被农业部推介为2016、2017年大豆主推技术;
3. “大豆与马铃薯、西瓜等经济作物套作种植技术”被农业部推介为2017年大豆主推技术。
审定品种:
1. 中黄30:2006,国家;2009,北京;2015,甘肃。第4完成人
2. 中黄39:2006,天津;2010,国家;2013,国家;2015,甘肃;2017,湖北。第2完成人
3. 中黄40:2007,山东;2011,河南。第3完成人
4. 中黄41:2007,国家;2008,天津;2009,国家。第4完成人
5. 中黄42:2007,国家;2011,河南;2017,甘肃省。第2完成人
6. 中黄43:2008,河北。第2完成人
7. 中黄44:2009,北京。第2完成人
8. 中黄48:2010,天津。第3完成人
9. 中黄49:2010,天津;2011,河北。第2完成人
10. 中黄50:2010,北京。第2完成人
11. 中黄51:2011,北京市。第3完成人
12. 中黄62:2012,天津。第2完成人
13. 中黄66:2012,北京;2015,国家。第4完成人
14. 中黄69:2012,河北。第3完成人
15. 中黄70:2013,山东。第2完成人
16. 中黄74:2013,天津。第2完成人
17. 中黄75:2014,北京。第1完成人
18. 中黄76:2016,安徽。第3完成人
19. 中黄79:2015,北京。第4完成人
20. 中黄80:2017,北京;2017,天津。第3完成人
21. 中黄301:2017,河南。第5完成人
22. 中黄901:2015,内蒙古。第3完成人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1. 中黄30:品种权获得:2009.11.01,品种权号:CNA002790G,第4完成人
2. 中黄39:品种权获得:2014.11.01,品种权号:CNA004702G,第2完成人
3. 中黄40:品种权获得:2015.01.01,品种权号:CNA004956G,第3完成人
4. 中黄41:品种权获得:2015.01.01, 品种权号:CNA004957G,第4完成人
5. 中黄42:品种权获得:2016.05.01,品种权号:CNA007396G,第2完成人
6. 中黄43:品种权获得:2016.05.01,品种权号:CNA007397G,第2完成人



相关话题/作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振东
    姓  名:朱振东      性 别:男职  称:研究员联系电话:电子邮箱:zhuzhendong@caas.cn个人网页:课题组:作物抗病虫鉴定及检疫课题组本人简历:朱振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习;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华中农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任贵兴
    姓  名:任贵兴      性 别:男  职  称:研究员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renguixing@caas.cn       个人网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Guixing_Ren/课题组:品质      本人简历;任贵兴,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曹永生
    姓  名:曹永生   性 别:男   职  称:研究员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caoyongsheng@caas.cn 个人网页:课题组:种质资源信息本人简历:曹永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3
  • 我国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已突破50万份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河北石家庄组织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9年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18年底,我国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已突破50万份,达到502307份,保存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资源435550份,43个国家种质圃保存资源66757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成效显著
    近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9年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该行动自2015年实施以来,已开展12省(区、市)830个县的全面普查和175个县的系统调查,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4.2万份,有效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战略储备。会议正式启动北京、天津、河北、安徽、西藏、新疆等6省(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2018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江苏扬州举办
    10月14-17日,2018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江苏省扬州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研究生及企业代表共计1400余人参会。  围绕“作物科学与乡村振兴”主题,年会进行了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墙报交流及研究生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交流内容涉及作物基因挖掘、基因编辑与分子育种、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我科学家解析加纳农作物秸秆利用及露天焚烧特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与区划团队、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深入剖析加纳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与露天焚烧特征,结合我国在秸秆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就如何促进加纳秸秆资源化利用提出对策建议。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国外秸秆利用现状、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基因编辑技术可减缓作物群体多样性降低趋势
    12月13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创新团队提出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减缓绿色革命带来的遗传侵蚀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上。  据胡兴明博士介绍,遗传侵蚀指的是随着农业工业化发展,栽培的农作物会失去大量遗传资源,群体内多样性会大大降低,存在潜在生物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农药科学施用水平逐年上升
    12月18日,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领导和全国植保部门协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担测算的我国农药利用率数据经专家论证后,在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上发布。2019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为39.8%,比2017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201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
  • 资源所发现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协调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碳氮循环与面源污染团队基于局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及其对蔬菜生态系统产量、氧化亚氮与氨气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种养结合模式可以实现粪便资源化利用、提高蔬菜产量与减少环境负荷的多目标平衡。研究结果为实现化肥减施目标、有机肥替代化肥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