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郑永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3-10-07

姓名:郑永强(关注度:3436星)
联系方式: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柑橘村15号邮编:400712
加为好友发短信息用户资料管理面板
个人介绍郑永强,男,1977.03。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民革重庆市委文社委委员,民革北碚区委委员,民革西南大学三支部主委。2001年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04年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2008年于中科院植物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国家农业部“948”项目“生姜优新品种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山东省良种工程“生姜新品种选育”。在《Actaphysiolplant》等SCI收录的国际刊物和《植物病理学报》、《中国蔬菜》等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5篇;参与编写《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全编》与《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及规范》两篇著作。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生姜新品种选育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获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国家863计划子课题:“蜈蚣草中砷超富集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蜈蚣草跨膜转运蛋白基因在砷超富集中的功能研究”。熟练掌握了蕨类植物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酵母双杂交、酵母表达文库构建、Race-PCR、基因信息学分析、基因功能分析等技术和手段。首次建立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植株再生体系和发现NO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蜈蚣草砷超富集分子生理机制。已经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如JournalofPlantPhysiology、ActaPhysiologiaePlantarum等发表研究论文3篇并被相关SCI论文引用。
  2008年7月开始任职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从事柑桔发育数字化与逆境分子生理学方面工作,并于2009年4月进入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柑桔果实油斑病调控分子生理机制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重点专项资助及博士后面上项目各1项,同时作为主研人员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农业行业攻关、重庆市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7项。
  主要科研方向:
  植物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果树信息学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柑桔果实油斑病抗性产生分子生理机制及外源调控研究”(2011-2013)主持19.0万[NSFC,3000893]
  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柑桔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生理机制”(2011-2013)主持3.0万[CSTC,2010BB1151]
  3.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柑橘适时采收远程管理决策系统研发与示范”(2011-2013)主持15.0万[CSTC,2011AC1021]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项目“Ca2+/CaM参与高温胁迫ROS爆发致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与调控信号转导机制”(2011-2012)主持10.0万[201104296]
  5.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钙-钙调素信号系统参与柑橘果实油斑病调控分子生理机制研究”(2009.04-2011.04)主持3.0万[20100480672]
  6.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专项基金重点资助“柑橘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分子生理机制”(2010-2012)主持10.0万[XDJK2009B025]
  7.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专项资金“移民柑橘园异常黄化矫治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2011)副主持50.0万
  发表论文情况:
  2008年以来发表的主要论文(SCI和A级论文):
  1.ZhengY.Q.,XuW.Z.,HeZ.Y.,MaM.PlantregenerationoftheArsenicHyperaccumulatorPterisvittataL.fromSporesandidentifyitstoleranceandaccumulationofArsenicandCopper.ActaPhysiolPlant.2008;30:249-255(IF:1.6)[2008.3]
  2.ZhengY.Q.,LiuY.M.,MaM.,XuK.Increasinginvitromicrorhizomeproductionfromginger(ZingiberofficinaleRoscoe)。ActaPhysiolPlant.2008;30:513-519.(IF:1.6)[2008.7]
  3.ZhengY.Q.,DaiX.J.,WangL.,XuW.Z.,HeZ.Y.,MaM.ArsenatereducescopperphytotoxicityingametophytesofPterisvittata.JPlantPhysiol.2008;165:1906-1916(IF:2.8)[2008.12]
  4.Zheng,Y.Q.,He,S.L.,Yi,S.L.,Zhou,Z.Q.,Mao,S.S.,Deng,L.Characteristicsandoleocellosissensitivityofcitrusfruits.ScientiaHorticulturae.2010,123:312-317(IF:1.5)[2010.1]
  5.ZhengY.Q.,HeS.L.,YiS.L.,ZhouZ.Q.,MaoS.S.,ZhaoX.Y.,DengL.PredictingoleocellosissensitivityincitrususingVNIRreflectancespectroscopy.ScientiaHorticulturae.2010,125:401-405(IF:1.5)[2010.6]
  6.ZhengY.Q.,DengL.,HeS.L.,ZhouZ.Q.,YiS.L.,NiuT.X.,WangL.Rootstocksinfluencefruitoleocellosisin'Hamlin'sweetorange(CitrussinensisL.Osbeck)。ScientiaHorticulturae.2011,128:108-114(IF:1.5)[2011.3]
  7.郑永强,邓烈,何绍兰,周志钦,易时来,赵旭阳,王亮。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农艺因子筛选。中国农业科学。2010,23:4877-4885[2010.12]
  8.郑永强,邓烈,何绍兰,周志钦,易时来,毛莎莎,赵旭阳。不同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园艺学报,2010,37(4):532-538[2010.4]
  9.ZhengY.Q.,DengL.,HeS.L.,YiS.L.,NiuT.X.,WangL.Effectsofrootstocksontreegrowth,yieldandfruitqualityofTrovitasweetorangeinSouthChina.JournalofFruitScience,2010,27(4):323-327.[2010.7]
  10.郑永强,邓烈,何绍兰,易时来,赵旭阳,毛莎莎。植物学性状参与脐橙果实油斑病调控的矿质营养代谢机制研究。果树学报,2010,27(3):443-447.[2010.5]
  其它成果:
  以共同申请人身份申请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保护1项,参与撰写专著3部。
主要职务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民革重庆市委文社委委员;民革北碚区委委员;民革西南大学三支部主委
主研方向柑桔发育数字化与逆境分子生理学
详细信息用户名:zhengyq
会员等级:
注册时间:2012-02-13
联系邮箱:zhengyq@cric.cn
姓名:郑永强
联系电话:023-68349726
OICQ:48139727
MSN:
网站: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柑橘村15号,邮编:400712

相关话题/柑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