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联合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联合大学 /2013-11-17

 北京联合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知天然活性物质分离、制备、分析技术,了解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从事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是: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遵纪守法,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我国的食品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备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独立从事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轻工业、食品保健、生物医药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与心理。
三、研究方向
1. 生物活性物质制备及生理功能研究
本方向以研究“食品中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关系”为主要特色,涉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制备、结构确定、功能评价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多层次建立体内外模型(分子模型、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筛选方法;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制备、结构测定和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为第三代功能食品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头创新”的成果。
2. 功能食品的功能评价方法研究
本方向以“建立及完善体内动物模型和建立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方法”为主要特色。利用适合功能食品特点的试验动物模型研究功能食品的功效关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第二代功能食品的动物功能评价方法。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建立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快速体外检测方法,为第三代功能食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 生物活性物质的毒理学研究
本方向以研究“食品或药食两用材料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安全”为主要特色,通过体内、体外的方法,研究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食品的吸收、代谢动力学特点、毒理学作用机理及损伤效应的量效和构效关系,研究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通过开展高效、快速、灵敏的评价系统开展生物活性物质的毒性筛选,为开发安全、有效的第三代保健食品、建立和完善功能食品的毒理学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4. 天然活性高分子物质的研究
本方向以研究“天然活性高分子物质”为特色,以多糖化学、多糖生物学为切入点,以对具有功能特性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化学改性与表征,对食品中活性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富集、分离纯化、结构确定、体外活性测试和体内功能评价、活性物质生产加工工艺的优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植物及动物材料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的多糖活性物质,为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天然高分子活性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且利用淀粉、纤维素的天然材料开发研究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5. 食品资源贮藏与加工中营养与活性成分稳定性研究
本方向以研究“食品资源贮藏与加工中营养与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为主要特色,以生物学、营养学和食品工程学为基础,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保健价值,提高产品耐贮性和耐加工性为目的,研究食品资源营养与活性成分稳定性保持的生物化学基础、食品品质提高的贮藏加工新技术、功能成分制备工艺、功能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营养学进展,开发和研制新型保健食品。
6. 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因素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人类食物链(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消费)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类可能危害因子中的环境因素,研究环境污染对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及运输保存等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影响,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建立污染物质对食品安全的科学评价方法,开发高效的环境污染控制新技术;同时,研究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与控制技术,建立生态友好型食品生产环境,在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另外,评估环境污染危害因素随食物进入人体照成的毒理伤害,为功能食品防治人体环境污染伤害研究奠定基础。
四、招生对象
    所学及所从事专业属于食品科学、生物医学领域的有志于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继续学习深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本科毕业生或具同等学历者。
五、学习年限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四学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五学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答辩的申请报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前答辩时间不超过半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超过1年。
六、课程设置
研究生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应修学分为36~42)方可参加论文答辩,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个环节。
每学分标准学时为18学时。
(一)学位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2学期开设,36学时)2学分;
(2)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1学期开设,18学时)1学分。
2.外国语
(1)公共外语(第1学年开设,144学时)4学分;
(2)专业外语(第2学年开设,36学时)2学分。
3.基础理论课
3~4门,9~12学分。这一部分课程应能够反映本学科学位的基本要求,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确保硕士生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坚实基础理论。坚持按二级学科设课,充分发挥各位导师的群体优势,安排最佳教学阵容。
基础理论课一般每门计3学分。
(二)非学位课
1.研究方向课
2~4门,6~12学分。这一部分课程要充分体现研究方向的特点,要特色鲜明,方向凝练,特点突出;注重理论与应用、方法与技能的结合。
研究方向课一般每门计3学分。
2.选修课
选修课一般要求选修2~3门,4~6学分。可由指导教师指定选修或研究生自愿选修。
提倡研究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跨学科、跨系选修;鼓励研究生到校外相关学科选修,并到校科研处办理申请手续。经批准同意到外校选修的课程,须取得外校的同意方可选修。待课程结束后,持听课学校主管部门出具的加盖公章的选课考试成绩单,我校承认学分。
选修课一般每门计2学分。
3.补修课
对于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要课程。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按规定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课程,不计学分。
(三)必修环节
1.教学实践 1学分: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巩固和深化他们在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并使他们在教学上得到一定锻炼。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学生实验及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辅导工作,考核工作由导师负责完成。
2.文献综述1学分:掌握近年来有关该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撰写文献综述。
3.开题报告 1学分:说明该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完成课题的条件和可行性,提出研究方案并进行开题报告答辩。
4.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习 1学分:硕士研究生至少参加一次与专业相关的国内或国际的学术交流会,并有论文交流,以开阔科研思路与眼见;在读期间应有不少于2个月的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习经历。
以上考核合格者,记入相应的学分;考核不合格者,应重新安排,再次不通过者,按必修课不及格处理,不能授予学位。
七、培养方式
食品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灵活多样,低年级集中管理,论文实验开始后为导师主管的分散方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研究生学术报告系列讨论活动。强调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的用启发式、研讨式的培养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动手、表达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八、考核方式
1. 学位课一律采用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成绩达到75分方能取得学分;非学位课程课可以采用考试或者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达到60分或者“合格”方能取得学分。
2. 外国语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期末成绩必须达到75分方为合格,否则必须重修,硕士研究生最迟要在入学后两年内通过第一外国语的考试,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3. 选修课程、补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4. 不及格者随下一届研究生补修。
5. 考核课程的名称必须与培养方案所设课程名称一致,另外,考核后应把成绩登在《北京联合大学大学研究生考核成绩登记单》上,任课老师签字后由各学科统一于课程结束后下一学期开学两周内交到校科研处。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引导硕士生选择食品科学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1. 开题报告
填写正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由导师、学科组负责人审核同意后,作为研究生未来申请论文答辩时的必备材料之一。本项工作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完成。
2. 中期考核
    对硕士生要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包括业务课、综合考试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能力、能否进行开题报告等,中期考核作为进入论文阶段的先决条件,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者,按计划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习成绩差,或缺乏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或不安心学习及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者,经过中期考核,终止学习,取消学籍。
3.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硕士生要用至少一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论文要求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摘要:摘要约500~1000字左右,应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译成英文。
2)引言:说明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实验材料与方法
4)实验结果与分析
5)讨论
6)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附录
以下内容可放在附录中:缩略语、论文中使用的主要符号、意义和单位;作者简历,包括出生年月、学历、工作经历及奖励、成果等。
十、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在申请学位之前,硕士生至少要有1篇与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的、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发表被SCI收录(或被接受即将发表)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评审和答辩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
十一、参考书目及杂志
1. 周宗灿,李涛主编.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健康危险性评定与预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 王心如主编.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 John A. Timbrell. Principles of Biochemical Toxicology. Fourth Edition,2008.
4. 徐任生, 叶阳,赵维民主编. 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 2006..
    5 .卢艳花.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6. Fennema's Food 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
相关杂志:
1.毒理学杂志
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3.FOOD CHEM TOXICOL
4. FOOD ADDIT CONTAM
5. CHEM SENSES
6. CRIT REV FOOD SCI
7.美国化学文摘
 
 


北京联合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简表
主要研究方向: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第一外国语
基础外语
144
4
一二
专业英语
36
2
基础理论课(3~4门课,9~12个学分)
分子生物学
54
3
高级生物化学
54
3
高级食品化学
54
3
现代食品科学进展
54
3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54
3
 
研究方向课(2~4门,6~12个学分)
现代食品分析技术
54
3
天然产物化学
54
3
高级食品毒理学
54
3
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技术
54
3
食品科学与新技术
54
3
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选2~3门,学分4~6学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54
2
神经生物学
36
2
食品营养与安全
36
2
功能食品方法与检测技术
46
2
方向选修课
 
2
 
补修课(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
有机化学
36
 
必修
环节
教学实践
 
 
1
 
文献综述
 
 
1
开题报告
 
 
1
三/四
学术活动
 
 
1
 
合计
 
 
54
 
审核
意见
 
备注
 
 
 
相关话题/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