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邮电大学202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7)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3-05-21

   机械波的形成、纵波和横波、波速、波的频率和波长、平面简谐波的运动学方程、波的能量密度、能流密度、惠更斯原理、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和半波损失。

   第五篇 光学

   14.光的干涉 平面电磁波性质、普通光源发光机制、获得相干光的方法、光程、双缝干涉、薄膜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空间与时间相干性。

   15.光的衍射                                                                        

   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菲涅耳半波带法、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率、光栅衍射、x射线衍射与布喇格公式。

   16.光的偏振                                                                        

   自然光和偏振光、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光的双折射现象、惠更斯原理在双折射中的应用、波晶片、椭圆偏振光及圆偏振光。

   第六篇 近代物理

   17.狭义相对论基础                         

   伽利略变换、力学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同时相对性、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相对论动量、动能、能量及其关系。

   18.量子物理基础                            

   普朗克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光子理论、光电效应、康谱顿效应、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玻尔理论、德布洛意假说、电子衍射、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和不确定关系、薛定谔方程介绍、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

   三、 试题结构

   1、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806 电磁场理论

一、考试要求

   掌握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定理,正确理解电磁场基本方程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应用于典型电磁问题;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规律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定理、定律、重要公式等分析基本电磁现象和电磁场问题;熟练运用场的观点和方法对电磁场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电磁场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计算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静态场的基本规律(含静电场、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

   1、静电场、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基本性质、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静电场、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3、极化电荷、磁化电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4、位函数的引入及其应用;

   5、电场能量、磁场能量和能量损耗,静电力、磁场力的计算;

   6、典型结构的电容、电感、电阻的分析计算。

   (二)静态场边值型问题的解法

   1、静态场的唯一性定理;

   2、直接积分法求解一维场;

   3、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直角坐标系下的场;

   4、利用镜像法求解位和场,包括平面镜像、球面镜像等。

   (三)交变电磁场

   1、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辅助方程的意义和应用;

   2、交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3、坡印廷定理及坡印廷矢量的意义及其应用;

   4、电磁场的位函数。

   5、理解交变电磁场的唯一性定理。

   (四)平面波在无界媒质中的传播

   1、波动方程及其解的物理意义,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波的特性及一般表示;

   2、电磁波的极化(偏振)以及极化的分解与合成;

   3、均匀平面电磁波在理想介质和良导体中的传播规律及其特性参量的分析和计算;

   4、趋肤效应、表面阻抗的概念、物理意义及其分析计算。

   (五)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1、横电磁波垂直入射情况下(包括理想导体和理想介质分界面)的传播特性,反射波(反射系数)、折射波(折射系数)以及合成波的分析和计算;

    2、横电磁波斜入射情况下(包括理想导体和理想介质分界面)的传播特性,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以及合成波的表达式及其参量,反射波(反射系数)、折射波(折射系数)以及合成波的分析和计算;正确理解平行极化和垂直极化波,深刻理解传播方向和电场、磁场矢量方向的关系;

   3、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4、菲涅尔公式、全反射(临界角)、全折射(布儒斯特角)的概念及分析计算。

   (六)导行电磁波

   1、导行电磁波的传播模式及其传播特性;

   2、矩形波导中TE波、TM波的参量及其传输特性,截止参数、工作参数等;

   3、同轴传输线中TEM波的传输特性。

   (七)电磁波辐射

   1、电偶极子近区场与远区场的特点及其划分;

   2、远区场中的电偶极子参数(辐射功率、辐射电阻、方向性图);

   3、利用镜像法计算典型环境下电偶极子的远区场;

三、试卷结构:

   1、闭卷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题目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分析判断题和计算题等。

 

807 软件工程专业综合

第一部分  数据结构(90/150)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基本方法,着重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用C/C++、Java语言或伪代码描述数据结构中的算法。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算法的定义和应具有的特性,算法设计的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和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析。

   线性表

   线性结构的特点、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对其进行检索、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这三种链表形式的存储结构和特点以及基本操作。

   栈和队列,递归算法

   栈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队列的结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顺序存储与链接存储)和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递归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以及用递归的思想描述问题和书写算法的方法;

   用栈实现递归问题的非递归解法。

   数组和串

   串的基本概念、串的存储结构和相关的操作算法;

   数组的存储结构,在顺序存储的情况下,数组元素与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

   稀疏矩阵的存储结构和特点以及基本操作。

   字符串匹配算法(例如KMP算法)。

   树和森林

   树的结构和主要概念,各种二叉树的结构及其特点;

   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的实现原理和性质,能将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应用于求解二叉树的叶子结点个数、二叉树计数等问题,遍历的非递归实现方法;

   线索化二叉树的结构和基本操作;

   森林的定义和存储结构,森林的遍历等方法的实现;

   基于霍夫曼树生成霍夫曼编码的方法;

   AVL树的定义和特点以及AVL树调整操作的实现原理;

   最优二叉树的构造原理和相关算法。

   (六)图

   图的各种基本概念和各种存储方式;

   图的两种搜索方法和图连的连通性;

   两种最小生成树的生成方法;

   各种求最短路径的方法;

   用顶点表示活动和用边表示活动的两种网络结构特点和相关操作的实现算法。

   (七)排序

   插入排序法(含折半插入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等排序方法排序的原理、规律和特点;

各种排序算法的时空复杂度的简单分析。   

   (八)索引结构与散列   

   线性索引结构、倒排表、静态搜索树的结构和特点;

   B树的结构;

   散列的实现原理和各种操作的实现算法。

三、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编程题

 

第二部分  操作系统(60/150)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实现技术,能够运用相关概念及理论对现代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及输入/输出管理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具备在处理并发、竞争、冲突、共享等动态变化问题时有效设计对应解决方案,编写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下应用程序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

   为什么需要操作系统、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概念、演变历程、特性、分类、组成、服务、用户接口、结构、运行环境、功能。

   (二)进程

   进程的概念和特点、进程的抽象;

   进程状态转换、进程的操作、进程间通信。

   (三)线程、对称多处理SMP和微内核

   线程的概念,定义线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线程的功能特性与实现方式;

   对称多处理SMP体系结构;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微内核与单内核)及其性能分析。

   (四)并发

   并发性问题及相关概念,如临界区、互斥、信号量和管程等;

   进程互斥、同步和通信的各种算法;

   死锁的概念、死锁的原因和条件;

   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级解除机制及算法。

   (五)存储器管理

   分区存储管理、覆盖与交换;

相关话题/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