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五、传输层
(一)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传输层的功能
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3、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二)UDP协议
1.UDP数据报
2.UDP校验
(三)TCP协议
1、TCP段
2、TCP连接管理
3、TCP可靠传输
4、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六、应用层
(一)网络应用模型
1、客户/服务器模型
2、P2P模型
(二)DNS系统
1、层次域名空间
2、域名服务器
3、域名解析过程
(三)FTP
1、FTP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四)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2、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3、SMTP协议与POP3协议
(五)WWW
1、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2、HTTP协议
804信号与系统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典型确定性连续和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和运算方法。
2、掌握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系统响应的划分,系统的单位冲激(样值)响应的定义和求解,利用卷积(卷积和)求系统零状态响应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3、理解信号正交分解,掌握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傅里叶变换及其主要性质,了解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熟悉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4、掌握信号的拉氏变换、性质及应用。掌握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概念和由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的特性。
5、掌握z变换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掌握利用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的方法、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的概念和由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的特性。
6、掌握信号流图的概念、系统的状态方程的建立方法,了解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
信号的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
系统的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连续卷积的定义、物理意义、计算和性质
3、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结构,频带宽度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抽样定理
4、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拉氏变换的定义,收敛域,拉氏逆变换
拉氏变换的性质
复频域分析法
系统函数H(s),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的时域特性、因果性、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5、连续时间系统的傅里叶分析,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
利用系统函数求响应,滤波的概念和物理意义,无失真传输,理想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调制与解调,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研究系统函数的约束特性,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频分复用与时分复用
6、信号的矢量空间分析
信号正交分解
任意信号在完备正交函数系中的表示法
帕塞瓦尔定理,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能量谱与功率谱
相关函数,相关定理
7、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系统框图与差分方程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求解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离散卷积的定义、物理意义、计算和性质
8、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z变换定义、收敛域,z逆变换,z变换的性质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H(z)的定义,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的时域特性、因果特性、稳定性以及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9、系统的结构图
信号流图和梅森增益公式,系统结构的直接型、串联型和并联型表示
10、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三.试卷结构
总分:150分
题型:填空、判断、选择、画图、计算、证明等
805物理学
一、考试目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的技术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一方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具备使用微积分解决典型物理问题的技能。
大学物理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振动与波、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等部分内容。学生应掌握各部分内容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定理及定律,理解相关内容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定理及定律的物理意义,了解各种模型,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图像,会运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问题。
二、 考试内容
第一篇 力学
1.质点运动学
绪论,质点、质点系、参考系、坐标系、位置矢量、速度、加速度、相对运动。
2.质点动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动量定理、质心及质心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定理及守恒定律、功、保守力、势能、机械能守恒。
3.刚体定轴转动
刚体运动分类、定轴转动描述、转动惯量、转动定律、定轴转动中力矩的功、转动动能、刚体的重力势能。
第二篇 电磁学
4.真空中的静电场
库仑定律、静电场的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电偶极子、电场线、高斯定理、静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电势梯度。
5.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导体的静电平衡、导体上电荷分布、孤立导体的电容、电容器电容及其计算、电介质的极化强度及其与束缚电荷的关系、D和E与P的关系、电场能量密度及电场能量。
6.稳恒电流
电流密度、非静电力和电动势。
7.稳恒磁场与磁介质
毕奥 - 萨伐尔定律、磁通量、磁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安培力、磁力矩、洛仑兹力与霍尔效应、运动电荷的磁场、介质的磁化、磁化电流、H和B与M的关系。
8.电磁感应及电磁场
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涡旋电场、自感、互感、磁场能量、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
第三篇 热学
9.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模型、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压强、温度、麦氏速率分布、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
10.热力学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