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长期从事光纤传感及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仪器专项、国防预研项目、总装型谱、科工委基础科研和军品配套等项目40余项。长期从事光纤陀螺及相关技术研究,研制出国内首只高精度光纤陀螺原型样机和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原型样机。研制出系列化抗辐射高稳定光纤光源产品,解决了高精度光纤陀螺空间应用“瓶颈”问题;开展基于gFBG的超窄线宽DFB光纤激光器、再生高温(1100℃)光纤光栅传感器和光纤氢气传感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基于圆偏振光的原子进动检测技术,采用数字闭环全光纤闭环检测技术实现SERF磁强计和SERF原子陀螺检测,为国际首创。
培养的博士生中有2名同学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分别为第4、5名)、3名获“国家奖学金”;培养硕士中有4名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名获“国家奖学金”;指导本科生1人胡军获校级优秀论文奖、指导多名本科学生次开展科技活动,均获奖励。
主讲本科生必修课程“激光原理”、“光纤传感原理和技术”,研究生必修课程“光纤传感与光纤陀螺技术”(精品课)和“激光原理与技术”国际,主持研究生国际引智课程“高等光纤光学: 原理,技术及其应用(Advanced fiber optics: principl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2012年获国防技术发明奖1项(排名第一)、2008年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排名第一);2005年获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奖)。
教育经历
[1] 1987.9-1991.7华中科技大学 | 光学工程 | Bachelor's Degree | 大学本科毕业
[2] 1991.9-1994.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Master's Degree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2000.9-2004.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社会兼职
[1]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席[2]中国惯性技术学会 光电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3]中国发明协会 评审委员会委员
[4]中国宇航学会 光电专委会委员
[5]中国仪器仪表协会传感器分会 理事
[6]《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编委
[7]总装《光学陀螺系列丛书》编委
研究方向
[1] 光纤传感及相关技术:光纤陀螺,光纤光栅,光纤气体(氢气(H2)等),光纤分布传感技术等[2] 光纤激光技术:超窄线宽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等
[3] 量子传感技术:原子进动检测,SERF磁强计,SERF陀螺等
团队成员
“航空航天先进传感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杨远洪的中文主页 >> 研究领域开授课程
当前位置: 杨远洪的中文主页 >> 开授课程共0条0/0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杨远洪的中文主页 >> 科研项目共0条0/0
论文
当前位置: 杨远洪的中文主页 >> 论文共0条0/0
荣誉及奖励
当前位置: 杨远洪的中文主页 >> 荣誉及奖励共0条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