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伟军 Weijun ZHU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4



朱伟军 Weijun Zhu

出生年月
1983.04
籍贯
山西霍州

职称
准聘副教授
学历
研究生

电话

办公室


系别
飞行器制造工程系
职务


电子信箱
zhuweijun@buaa.edu.cn
传真

研究领域
多功能复合材料3D打印

学习经历

2011/10–2012/10 公派留学University of Konstanz(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 物理化学系
2009/09–2013/09 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机械制造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7/09–2009/09 工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机械制造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2/09–2006/06 工学学士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2019/08-至今 准聘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016/09–2019/07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3/12–2016/07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研究领域

研究工作围绕航空宇航非金属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增材制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复合材料的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2、高精度3D打印技术;3、多功能复合材料3D打印。

开授课程

《高性能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

研究成果概况

发表国内外论文31篇(其中SCI收录18篇、EI收录27篇),包括航空航天领域顶级期刊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撰写学术专著1部(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第一作者),受邀撰写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航空航天领域JCR排名第一,第一作者)综述文章1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2项(其中授权7项)。

承担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级项目/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
2019/08–2020/07 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XX复合打印机理研究(经费200万元,在研),主持。
2017/07–2020/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机理研究(经费393万元,在研),主持。
2016/01–201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射流冷喷增材制造工艺及其宏/微尺寸特性演化机理(经费20万元,结题),主持。
2018/01–2020/12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金属零部件的增材制造修复与再制造技术(经费50万元,在研),主持。
2018/01–2022/12 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高性能复合材料构件结构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基础研究(在研),参与。
2016/01–201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飞行器气动弹性风洞试验模型的跨尺度设计与可控成形(结题),参与。

学术与社会服务
2019至今 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18至今 入库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科技部)
2018至今 函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8至今 XX领域专家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军委科技委创新局)
2017–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激光与增材制造”专家委员会青年工作组(科技部)
2016至今 《中国大百科全书》增材制造方向
2016至今 分会主席 国际防务大会(ICDT2020)先进制造分会共同分会主席
2012至今 稿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等


Curriculum Vitae (CV)

Weijun Zhu was born in Huozhou, China, in 1983. He received the Ph.D.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rom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China, in 2013. From 2011 to 2012, he was a visiting Ph.D. student of the Konstanz University, Germany. He is now an 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 is 3D Printing technologie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polymer and polymer-based composites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including mechanics, energetics, thermodynamics, etc. The research is now funded by several programs, e.g.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etc.







相关话题/自动化 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