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光明日报】韩震:中国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坚定自信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系统阐述,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历史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就,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中华民族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西方文化凭借贸易和武力强势涌来,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中国在文化自救过程中亦磨损消耗着自信心。但必须看到,中华民族在最深层的根基和最内在的精神上从来都不曾失去自信。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却总能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让中华民族迈开自信而坚实的步伐走上复兴之路。中华民族不仅重新站立起来、富裕起来,而且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古老中华文明重新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当代中国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选择了正确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我们党既坚守中华民族文明血脉,又创造性地把中华文明推向时代发展康庄大道,在守正创新中,我们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正是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给中国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一方面必须摆脱封建主义及其自然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必须保持民族独立,避免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附庸。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让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也让中国人民重拾和坚定了文化自信心。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这种灵魂是由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构成的。一个民族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满怀信心,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活力、创造潜力和韧性充满信心,才能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事实上,守正创新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中华民族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和追求,中国文化才得以绵延不绝,并且总是能够在历史前进中不断创造新繁荣。





培植文化根基、铸造民族魂魄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始终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此,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能够理解世界发展大势,自觉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适应,创造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文化来自伟大实践。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一种先进的文化必定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反映和升华,又是历史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现代化建设快车道,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有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重要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具有必然性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文化建设,也必须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开放心态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鉴,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在守正创新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原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20年12月7日06版;作者韩震,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2/07/nw.D110000gmrb_20201207_2-06.htm


相关话题/文化 民族 创新 马克思主义 文明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日报】韩震:教材是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
    ●教材是进行教育的基本遵循,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文化传承和塑造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指南。就像手里有正确的地图,才能让旅行者在旅途中走正确的道路;同样地,好的教材能成为青少年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引导地图。地图出现差错,就可能让人走错路;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教训告诉我们,教材的差谬往往把一代人引向歧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我校四个项目获2021年北京高等教育 “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2021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入选名单,我校共4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金融学院谭小芬教授的项目获批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重点项目);统计与数学学院孙博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李瑞琴教授、商学院陈金亮副教授的3个项目获批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一般项目)。此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数字赋能 艺术为本:加密数字艺术品资产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1年8月31日下午,“数字赋能艺术为本:加密数字艺术品资产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与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共同主办,由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市场发展研究中心与北文数字(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来自首都高校、互联网平台、著名拍卖企业、文化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白彦锋: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近日,由白彦锋教授撰写的文章《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于《中国财经报》2021年8月19日第8版发表。全文如下:白彦锋: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创新是推动国家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对于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解决好制约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蚌埠市乡村振兴局共建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与安徽省蚌埠市乡村振兴局展开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为中心研究生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应用所学助力乡村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揭牌仪式7月23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徽蚌埠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揭牌仪式在安徽省蚌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硕士学位论文选集《财政问题的新思考》(系列丛书第三部)出版发行
    近日,《财政问题的新思考——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7级硕士学位论文选集》一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本书共收录硕士学位论文5篇,共计42余万字。系列丛书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李俊生教授和姚东旻副教授担任主编,每年从硕士毕业论文中精心挑选5-6篇有关财政问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收录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我校第五批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
    我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设立以来,各批次团队按照原定计划积极开展科研活动,陆续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近日,第五批“基于深度图卷积网络模型的金融风险分析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信息学院崔丽欣副教授在金融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人工智能模式识别领域旗舰期刊《PatternRecogniti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我校牵头组建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专门委员会
    近日,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聘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的发起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谭云明教授、戴俊骋副教授参加了此次组聘仪式。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组聘仪式并致辞。联盟学术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智创青春·开创未来”我校首届创新创业教育年会成功举办
    6月5日上午,我校首届创新创业教育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于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202报告厅举办。副校长孙国辉,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荣燕宁出席年会并致辞。我校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双创指导教师代表,各学院学生代表及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参加年会。年会还邀请了我校93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国际化人才教育培养创新模式研讨会暨国际商务专业师资能力提升工作坊(第五期)在我校成功举办
    6月5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联合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国际商务谈判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国际化人才教育培养创新模式研讨会暨国际商务专业师资能力提升工作坊。本次研讨会就国际化人才教育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展开研讨,以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承担高质量财经人才培养使命。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