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小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1

朱小蔓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研究领域:教育哲学 道德教育 教师教育 农村教育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1970—1973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5—1988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9—199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3—1978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大学团委副书记、党委政工组宣传组组长
1978—1985南京铁道医学院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德育教研室副主任
1988—1989南京铁道医学院政教处负责人
1994—199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1996—2002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2002联合国教科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南京师范大学)基地主任
1998—2002教育部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9—2002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南京师范大学)基地主任
2000—2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
2002—200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
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至今受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国际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联合会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2007—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2008—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访经历
1992—1993年 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访问,并参加伦理学国际研讨会,做学术报告
2003年 率团参加俄罗斯教科院活动,参与主持中俄道德教育研讨会
2005年参加俄罗斯教科院院士大会
2006年访问俄罗斯教科院、高等学校等科研机构,访问鞑靼共和国喀山科学院,职业教育与心理研究所,并做学术演讲
2007年 率中俄教育比较研究项目组参加中俄文化年“北京年”活动,同时参加俄罗斯教科院院士大会
2008年参加俄罗斯教科院院士大会,并访问有关学术机构和大学
1996、1997、1999年 与日本福冈县立大学合作研究,访问日本并做学术演讲
2002、2006年 两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国家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2005年 访问日本京都大学,并做学术演讲
2007年 访问日本东京大学,并做学术演讲
1998年 在美国参加环太平洋地区国际教育研讨会,并在“中国日”做学术报告,同时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
1999年 在韩国汉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教育局举办的课程改革研讨会
2004年 在韩国汉城作为韩国教育研究开发院项目评审专家,参加项目评审会议
1998年 访问设立在泰国曼谷的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教育局,并做学术演讲
2003年 访问保加利亚教育部和保加利亚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并做学术演讲
2005年 以中英合作项目主持人之一的身份访问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院、华威大学教育学院,并做学术演讲
2005年 访问瑞典国际教育比较研究所,并做学术演讲
2008年 参加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诞辰90年暨国际研讨会,并做大会主题发言
2008 年 访问设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及访问大学和中小学
2008年 访问设在德国波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教育研究所
2008年 访问设在德国汉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终身教育研究所
2000、2008年 参加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道德与公民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
2002年 与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合作研究,并参加研讨会
2006年 在香港参加力群资源中心举办的道德教育活动,分别做不同专题的学术报告
2009年 在香港参加由香港大学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农村教育周活动”,并做学术报告
2005年 参加澳门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华人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做大会学术报告
2007年 参加澳门教育与青年局课程改革专家咨询会
1997、1999年 在台湾访问各师范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
获奖情况
1.专著《教育面临挑战——思想的应答》获中国教育图书二等奖(2001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第五届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同时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
2.专著《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
3.论文《人的情感发展与教育》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
4.专著《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理论》获教育部师范教育改革项目一等奖(1997年)。
5.主编《家庭素质教育丛书》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
6.专著《情感教育论纲》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第三届优秀成果二等奖奖(1994年)。
7.《教育研究者的足迹(一)、(二)》被为2002/2003年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8.《2002/2003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被评为2002/2003年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9.《对策与建议》被评为各年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10.主编的《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被评为2006年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教学工作
1993年以来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了“教育哲学专题研究”、“教育研究方法”、“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德育专题研究”、“农村教育专题”等理论课程。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综合进步的状况及对策研究”,2008-2010年。
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2007—2010年。
3.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006—2009年.
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课题“中国儿童发展数据库”,2006— 2008年。
5. 福特基金会项目“中国公办中小学民主管理委员会建设的实验研究”,2006—2008年。
6. 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中国教育公平研究”,2006—2007年。
7. 教育部重大委托调研项目“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2006年。
8. 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合作项目“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比较”,2004-2007年。
9. 联合国教科文项目“20-21世纪之交中俄德育比较研究”,2005—2006年。
10. 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素质教育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2005年—2006年。
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项目“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研究”,2003—2006年。
12. 教育部委托的“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2002年—2004年,2007年至今。
13.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学习研究”,2002—2007年。
14. 教育部委托项目“义务教育‘新三片’均衡发展研究”,2002—2007年。
1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001年—2004年。
16. 江苏省政府九五重大项目“各级各类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0—2003年。
17. 江苏省政府九五项目“各级各类师范生素质教育途径及评价研究”,1998—2000年。
18. 教育部人事司委托项目“中小学德育专题研究”,1998—2000年。
19. 教育部师范司九五委托项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1997—2000年。
20. 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 “中学生情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997—2000年。
21. 九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青少年儿童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96—1999年。
22. 教育部师范司九五项目“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理论研究”,1996—1998年。
23. 日本文部省项目“中日社会变迁与学校教育模式研究”,1994—2000年。
学术活动
1. 2000年以来参加教育部在教师节举办的“全国师德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2. 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以及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等学术机构的年会或重要教育活动中,做学术发言。
3. 为教育部教师教育专业咨询委员会、小学教育教师指导委员会等专业咨询机构做学术服务。
4. 在国内参加有关“教育哲学”、“道德教育”、“教师教育”、“学校发展”、“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等主题的国际及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学术成果
著作:
独著、第一作者、主编等:
1.《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第一作者),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情感德育论》(独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教师大百科·小学卷》(主编),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版
4.《教育面临挑战——思想的应答》(独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5.《中小学德育专题》(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第一作者),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003年再版
7.《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理论》(第一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情感教育论纲》(独著),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人民出版社2006年再版
主持编写的著作:
1.《当代俄罗斯教育论著译丛》(已出3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Россия-Китай: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ереформы нарубежеXX-XX1 вв. МОСКВА.2007(《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俄文版》),2007年,莫斯科
3.《道德教育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中文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研训一体教师成长丛书》(已出5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研究者的足迹》(1、2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对策与建议》(已出5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2007年版
9.《道德学习童谣》(共3册),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
11.《道德教育论丛》(1、2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002年版
12.《家庭素质教育丛书》,南京出版社1997年版
主编教材:
1.《思想品德》(中学1-5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品德与生活》(小学1-4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品德与社会》(小学5-12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论文:
主要论文有
1. The Evolution of China Citizenship Education,FrontiersofEducationinChina,Volume3,Number1,2008
2. Нравственноевоспитание в Китае на поворотномэтапе.Россия-Китай: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ереформы нарубежеXX-XX1 вв. МОСКВА.2007
3. Curriculum reform and Moral Values Educatio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Volume1,Number2,2006
4. Учеб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реформы и 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 воспитания в Китае, Педагогика,1,2005
5.The comparion of moral education refom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t the beginning of21 ct.于2005年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6.朱小蔓:《第五章「蘇北」地区の小学校における素質教育モデル》,載於阿部洋編著《「改革開放」下中国教育の動態――江蘇省の場合を中心に》,P126~136,[日本]東信堂,2005年版
7.《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影响力》,《2005年度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国际事业报告书》,2006年3月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所。
8.Teacher training for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4(4)
9.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a Medium Teacher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Teacher Education, 2000 (2)
10.Нравственноевоспитание и модер в школе Китая.Право человека.ТУРА.МОСКВА.1995.
11. Эмоциональна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Режиме в Китае, Педагогика,Номер 2,1994.
12.《俄罗斯对处境不利儿童的道德关怀》,《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第二作者)
13.《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师专业管理》,《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2期(第一作者)
14.《素质教育的理论、政策研究报告》(首席专家),载《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首席专家),载《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教育研究》2005/03;《新华文摘》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
17.《道德学习与脑培养》,《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新华文摘》2005年13期全文转载。
18.《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第二作者),《教育研究》2004/03;《新华文摘》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19.《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第二作者),《教育研究》2001/09;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18次。
20.《俄罗斯的教育科学研究在关注什么——以<俄罗斯教育科学院2010年前基础和应用领域的优先研究方向>文本为例》,《教育研究》2004/09;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
21.《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第一作者),《教育研究》2006/12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22. 《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第二作者),《教育研究》2007/07。
23.《功能·环境·制度——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 。
24.《一丛能在异国开花的玫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02;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25.《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教育发展研究》2005/09;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26.《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动情是德育的关键》,《教育研究》2000/04;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60次。
27.《初论秩序感的教育价值及其教育建构》(第二作者),《教育研究》1998/07;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8.《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座谈》《教育研究》1995/04
29.《关于教育实验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教育研究》1995/07
30.《当代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研究》1994/10;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5次。
3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贡献——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体会》,《教育研究》2002/10
32.《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中国教育学刊》,2001/03;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59次。
33.《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10;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33次。
34.《认识小学儿童 认识小学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08
35.《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教育学刊》,2002/10
36.《从教师中走出的教育专家和儿童教育家》,《中国教育学刊》,2006/07
37.《创新教育研究的奠基之作——读张志勇主编的<创新教育书系>》,《中国教育学刊》,2006/09
38.《回归教育职场 回归教师主体——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7/10
39.《俄、保教育见闻》,《人民教育》,2004/07
40.《教育科研工作的五个问题》,《人民教育》,2004/19
41.《教师是“德行博物馆”的“看守人”——关于教师教学中主导价值传递的思考》(第二作者),《人民教育》,2006/23
42.《素质教育评价:理念与思路》,《人民教育》,2007/09
43.《跟进知识社会: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几个基础性问题——来自中国与乌克兰的教育对话》(第一作者),《教育学报》2005/01
44.《未来教师的形象期待》,《教育发展研究》1998/01
45.《理论德育学的建构——试谈德育研究的哲学型、科学型与工程学型》,《上海教育科研》,1995/0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46.《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2/1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47.《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全球教育展望》2004/04
48.《课程改革的道德目标——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命题》, 《全球教育展望》, 2003/08;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49.《知识与道德教育》(第二作者),《全球教育展望》2006/06
50.《对创造性教师的研究》(第二作者),《上海教育科研》,2002/05;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0次。
51.《生命叙事与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第二作者),《上海教育科研》,2003/08;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27次。
52.《走向心灵的德育》,《上海教育科研》,2007/04
53.《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文化性》,《教育研究》2003/01
54.《做一个有理想而脚踏实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读《胡克英教育文集有感》,《教育研究》2003/07
55.《论师范精神及其现代师范教育的专业化特征》,《江苏高教》1998/01;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1次。
56.《新知识观与现代大学的功能转型》(第二作者),《江苏高教》2001/02
57.《创新教育研究:从范型到范例》,《当代教育科学》2007/14
58.《开创教育研究的新境界》,《当代教育科学》2007/17
59.《论基于关怀式道德教育的道德学习》(第二作者),《当代教育科学》2005/0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2次。
60.《价值多元与道德教育》(第二作者),《中国德育》2007/05
61.《科学与技术教育中的情感培养》,《中国德育》2007/04
62.《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中国德育》2006/05;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6年第10期.
63.《素质教育与德育》,《中国德育》2006/01
64.《教育与生本教育——在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现代教育论丛》2007/01
65.《家庭教育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奠基》(第二作者),《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09
66.《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影响力》,《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67.《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江西教育》,2006/02
68.《给学生一个有安全感、信任感的生存空间》,《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01
69.《一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改革——读俄罗斯妮娜·鲍列夫斯卡娅<国家与学校——带入21世纪的中国经验>一书》,《当代教育论坛》2005/24
70.《为人的幸福而教育》,《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08
71.《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成长》,《上海教育》2005/Z2
72.《以专业精神办好教育报刊》,《教育史研究》2004/03
73.《从师范课程改革看台湾小学教师培养思想的调整》(第二作者),《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74.《体验教育:共青团、少先队最适宜的教育模式》,《江苏教育》2001/09
75.《教育哲学界非常难得的真正的一颗星》,《江苏教育》2003/18
76.《超常教育与情感发展》,《现代特殊教育》2002/12
77.《“生存论”的教师创造之浅析》(第二作者),《现代教育论丛》2002/03
78.《走向自我成长型教师培养的高师素质教育》(第一作者),《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23次。
79.《走综合发展之路 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课程.教材.教法》2002/01;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58次。
80.《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6次。
81.《论现代高等教育的品质提升》(第二作者),《高等教育研究》2001/02;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6次。
82.《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7次。
83.《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时代转换及其现实意义》(第二作者),《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84.《道德情感教育初论》(第一作者),《思想·理论·教育》2001/10;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27次。
85《传统美德教育的现代视野与具体研究方法》,《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86.《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03;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20次。
87.《网络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发展》(第二作者),《教育科学》2000/01;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24次。
88.《谈和谐教育》,《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01
89.《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观念更新·成人教学改革》,《中国成人教育》1999/0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0次。
90.《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0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61次。
91.《学校教育模式探索、建构及其综合理论的研究——一种适合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科研方式之形成和概括》,《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92.《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一种值得重视和挖掘的教育资源》,《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01;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4次。
93.《试论当代素质教育实践的主题及其特征》,《教育科学》1996/03
94.《<情感教育论>与情感教育理论建设》,《教育科学》1995/04
95《人的情感发展与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06
96.《学校德育应抓住课改机遇》,《中国教育报》2007/10/08
97.《弘扬具有民族特质的教师精神》,《中国教育报》2007/09/29
98.《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中国教育报》2007/09/06
99.《探索中国大学发展之路》,《光明日报》2006/11/11
100.《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根基》,《南方日报》2005/02/02
101.《学校德育应抓住课改机遇》,《中国教育报》2007-10-08
102.《我对学校品牌管理的三个主张》,《光明日报》2005/02/16;中国引文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次15次。
103.《整合教育学习模式:对教育的另一种理解》,《中国教育报》2005/09/23
104.《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中国教育报》2005/09/09
105.《看社会转型中的中俄教育》(第一作者),《中国教育报》2005/01/12
106.《素质教育:基于南通教育实践的几点思考》,《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11/30
107.《教育现象学:走向教师的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2004/10/21
108.《让新教材充满活力》,《中国教育报》2003/06/26
109.《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教育报》2002/09/23
110.《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哲学表达方式》,《光明日报》2001-03-22
111.第九章“德育改革”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第一作者),载《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2.《关于建立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的若干思考》,载《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3.《中国传统的情感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第一作者),载《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4.《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载《道德教育论丛》(第2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5.论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特殊价值》,《上海教育科研》1994/05


相关话题/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