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原名北京语言学院)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的国际型大学,同时承担 对中国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等专业教育以及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外语培训教育 。学校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朝气蓬勃的学术力量,在 700 多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 300 余人,另外还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建校 40 多年来,我校为世界上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 9 万多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留学生。现在每年都有 6000 多名留学生和 4 000 多名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在校中外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发展新兴学科。目前,从短期教育、速成教育到本科生、硕士、博士生教育,教育层次齐全,结构日趋合理。我校现设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九个博士点和 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门史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十一个硕士点。其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入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2002 ),汉语言文字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入选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2002 )。
北京语言大学下设汉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信息科学学院 、国际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等。科研机构有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0 )、汉语水平考试( HSK )中心、语言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所、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汉语速成教学研究所、中华文化研究所、汉学研究所、理论语言学研究所、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所、欧洲研究中心、联合国研究中心等。学校出版的《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和《世界汉语教学》等学术杂志,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的影响。
考 生 须 知
我校 2007 年博士春季招生一次。拟招收博士生 37 名,其中包括部分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学生。
1. 报考条件
①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② 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③ 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 9 月 1 日),已达到与硕士同等学力者,需提交到高校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成绩单(研究生培养部门盖章有效)。同时要有 3 篇以上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关的学术论文。
2. 报考方式: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报名系统将于 2006 年 11 月 1 日开通, 12 月 1 日关闭,逾期不报者,学校不提供补报。请各位考生及时查看。网址为: http://www.blcu.edu.cn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 考试时间:
初试时间: 2007 年 3 月 17 日 、 18 日 ,初试地点详见准考证。复试时间拟在 4 月中下旬,详见复试通知。同等学力考生初试加试政治(马列哲学),复试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主干课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
电话: 010-82303470 。
邮政编码: 100083 。
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资料可在北京语言大学的网页上查询,网址为: http : //www.blcu.edu.cn
招 生 目 录
指导教师 | 人数 | 考 试 科 目 | 备 注 | |
050101 文艺学 | 4 | |||
01 批评史与文化研究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1 文艺学综合考试 ③ 331 中外文学批评史 | |||
02 中国审美文化史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1 文艺学综合考试 ③ 332 中国审美文化史 | |||
03 文艺美学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1 文艺学综合考试 ③ 333 中国美学史 | |||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12 | |||
01 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应用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2 语言学理论 ③ 334 语料分析 | |||
02 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法研究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3 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 335 汉语语法研究 | 223 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 本方向文理兼收,考试科目相同。 |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3 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 336 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3 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 337 汉语句法认知研究 | ||||
03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词汇研究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3 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 338 汉语词汇研究 | |||
0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 ① 111 英语 ② 223 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 339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
05 语言测试研究 | ① 111 英语 ② 224 教育与心理测量 ③ 344 计算机应用 | |||
06 汉语韵律句法研究 | ① 111 英语 ② 223 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 340 汉语韵律句法研究 | |||
07 语言信息处理 | ① 111 英语 ② 225 计算语言学 ③ 341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或 342 数据结构 | 本方向招收语言信息处理、计算语言学等方向的硕士毕业生。文科类考生选 341 ,非文科类考生选 342 ,①、②为必考。 | ||
08 语言工程 | ① 111 英语 ② 226 自然语言处理 ③ 343 人工智能原理或 344 计算机应用 | 本方向文理兼收。理工科类考生选 343 ,文科类考生选 344 。①②为必考。 | ||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 5 | |||
01 音韵学与语音史研究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7 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 345 音韵学与语音史研究 | |||
02 汉语方言学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7 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 346 汉语方言学 | |||
03 汉字学与对外汉字教学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7 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 347 汉字学 | |||
04 古文字与词汇史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7 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 348 古文字与词汇史 | |||
05 上古中古汉语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7 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 349 上古中古汉语 | 349 上古中古汉语包括上古中古汉语研究现状、文献阅读。 | ||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 2 | |||
01 出土文献语言研究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8 古文献阅读 ③ 350 上古文献与汉语史 | 228 古文献阅读主要包括文献学基础及小学基础。 351 古代语言学文献包括古代语言学史及其经典著作。 | ||
02 古代语言学文献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8 古文献阅读 ③ 351 古代语言学文献 | |||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 3 | |||
01 中国诗学与魏晋唐宋诗歌艺术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9 中国文学思想史 ③ 352 魏晋唐宋文学 | |||
02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及文献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29 中国文学思想史 ③ 353 先秦两汉文学及文献 | |||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 | |||
01 中国现代文学 | ① 111 英语 ② 230 中外文论 ③ 354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
0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文化 | ||||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1 | |||
01 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对比研究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31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 355 双语教学和语言习得 | 231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综合考试含语言学理论和现代汉语。 01 方向复试时加试朝鲜语(韩国语)。 | ||
02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 | ||||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4 | |||
01 现当代中西文论比较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32 中外文论 ③ 356 现当代中西文论比较 | |||
02 现当代中西文学比较 | ① 111 英语或 112 日语 ② 232 中外文论 ③ 357 现当代中西文学比较 | |||
03 比较美学与跨文化研究 | ① 111 英语 ② 232 中外文论 ③ 358 跨文化研究 | |||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 5 | |||
01 理论语言学 | ① 113 专业英语 ② 233 现代汉语 ③ 359 理论语言学 | |||
02 英美文学 | ① 114 二外日语或 115 二外法语或 116 二外德语 ② 234 英美文学史 ③ 360 当代西方文论 | |||
03 应用语言学 | ① 114 二外日语或 115 二外法语或 116 二外德语 ② 235 英语语言学 ③ 361 应用语言学 | 235 英语语言学含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含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学和语言测试 | ||
04 翻译学 | ① 114 二外日语或 115 二外法语或 116 二外德语 ② 236 翻译基础知识 ③ 362 当代译学思想与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