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原名北京语言学院)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的国际型大学,同时承担 对中国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等专业教育以及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外语培训教育 。学校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朝气蓬勃的学术力量,在 700 多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 300 余人,另外还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建校 40 多年来,我校为世界上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 9 万多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留学生。现在每年都有 6000 多名留学生和 4 000 多名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在校中外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发展新兴学科。目前,从短期教育、速成教育到本科生、硕士、博士生教育,教育层次齐全,结构日趋合理。我校现设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九个博士点和 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门史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十一个硕士学位点。其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入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2002 ),汉语言文字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入选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2002 )。
北京语言大学下设汉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信息科学学院 、国际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等。科研机构有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0 )、汉语水平考试( HSK )中心、语言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所、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汉语速成教学研究所、中华文化研究所、汉学研究所、理论语言学研究所、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所、欧洲研究中心、联合国研究中心等。学校出版的《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和《世界汉语教学》等学术杂志,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的影响。
一、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考 生 须 知
我校 2007 年博士生春季招生一次。拟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博士生 37 名,根据报名考试情况将对招生名额进行适当调整。
(一)报考条件
①考生应是香港、澳门或台湾永久居民。
②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者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年龄一般在 45 岁以下。
③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④ 有两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的书面推荐。
( 二 ) 报名时间:
根据教育部规定。
( 三)报考地点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任选一地报名,并在该报名点安排的考场参加初试。
1.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5 号,邮政编码: 100081 ,
电话: (010)68453458 ,图文传真: (010)68912285 。
2. 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 69 号,邮政编码: 510631 ,
电话: (020)38627816 ,图文传真: (020)38627815 。
3.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地址:香港铜锣湾摩顿台 5 号百富中心 16 楼,
电话: (00852)28936355 ,图文传真: (00852)28345519 。
4. 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
地址:澳门巴掌围斜巷 19 号南粤商业中心十三至十五楼,
电话: (00853)3969322 , 图文传真: (00853)322340 。
( 四 ) 报名手续
报名时考生须交本人居住地身份证副本;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同一底片的二寸照片两张;硕士学位证书副本 ( 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 ) ;攻读硕士学位的成绩单;体格检查报告。报考费按教育部规定。不参加考试者不退报考费。
( 五 ) 考试: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1 、初试科目:报考博士生的须应试报考专业指定的至少两门业务课及一门外国语,均为笔试(具体科目见招生目录)。笔试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三小时。
2 、初试地点、时间
广州市:由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香港: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安排。
北京:由北京理工大学安排。
澳门:由澳门基金会 ( 澳门教科文中心 ) 安排。
初试时间按教育部规定。
( 六 ) 复试地点、时间
地点:在北京语言大学进行。
时间: 2007 年 5 月 31 日之前。
(七)录取
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复式成绩、导师意见及体检结果综合评核后,确定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于 6 月中旬函寄考生本人。
(八)入学
新生于 9 月中旬前报到入学。具体时间由录取学校在“入学通知书”中注明。新生报到时,由学校进行身体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九)学习年限及学费
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全日制学费每学年 14000 元人民币。自费兼读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自费兼读制学费每学年 12400 元人民币。
(十)学位
课程学习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获相应的学位证书。
有关详情可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电话: 010 — 82303470 。邮政编码: 100083 。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也可在国际互联网北京语言大学的主页上查询,网址为: http : //www.blcu.edu.cn
招 生 目 录
指导教师 | 人数 | 考 试 科 目 | 备 注 | |
050101 文艺学 | 4 | |||
01 批评史与文化研究 | ①英语或日语 ②文艺学综合考试 ③中外文学批评史 | |||
02 中国审美文化史 | 杜道明 | ①英语或日语 ②文艺学综合考试 ③中国审美文化史 | ||
03 文艺美学 | 韩德民 | ①英语或日语 ②文艺学综合考试 ③中国美学史 | ||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10 | |||
01 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应用 | ①英语或日语 ②语言学理论 ③语料分析 | |||
02 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法研究 | ①英语或日语 ②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汉语语法研究 | 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 本方向文理兼收,考试科目相同。 | ||
①英语或日语 ②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 ||||
①英语或日语 ②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汉语句法认知研究 | ||||
03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词汇研究 | ①英语或日语 ②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汉语词汇研究 | |||
0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 ①英语 ②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
05 语言测试研究 | ①英语 ②教育与心理测量 ③计算机应用 | |||
06 汉语韵律句法研究 | ①英语 ②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汉语韵律句法研究 | |||
07 语言信息处理 | ①英语 ②计算语言学 ③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或数据结构 | 本方向招收语言信息处理、计算语言学等方向的硕士毕业生。文科类考生选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研究,非文科类考生选数据结构,①、为必考。 | ||
08 语言工程 | ①英语 ②自然语言处理 ③人工智能原理或计算机应用 | 本方向文理兼收。理工科类考生选人工智能原理,文科类考生选计算机应用。①为必考。 | ||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 5 | |||
01 音韵学与语音史研究 | 张维佳 | ①英语或日语 ②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音韵学与语音史研究 | ||
02 汉语方言学 | 赵日新 | ①英语或日语 ②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汉语方言学 | ||
03 汉字学与对外汉字教学 | 万业馨 | ①英语或日语 ②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汉字学 | ||
04 古文字与词汇史 | 张希峰 | ①英语或日语 ②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古文字与词汇史 | ||
05 上古中古汉语 | 华学诚 | ①英语或日语 ②汉语言文字学综合考试 ③上古中古汉语 | 上古中古汉语包括上古中古汉语研究现状、文献阅读。 | |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 2 | |||
01 出土文献语言研究 | 魏德胜 | ①英语或日语 ②古文献阅读 ③上古文献与汉语史 | 古文献阅读主要包括文献学基础及小学基础。古代语言学文献包括古代语言学史及其经典著作。 | |
02 古代语言学文献 | 华学诚 | ①英语或日语 ②古文献阅读 ③古代语言学文献 | ||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 2 | |||
01 中国诗学与魏晋唐宋诗歌艺术 | ①英语或日语 ②中国文学思想史 ③魏晋唐宋文学 | |||
02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及文献 | ①英语或日语 ② 中国文学思想史 ③先秦两汉文学及文献 | |||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 | |||
01 中国现代文学 | 李玲 | ①英语 ②中外文论 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
0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文化 | ||||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1 | |||
01 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对比研究 | 崔健 | ①英语或日语 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综合考试 ③双语教学和语言习得 |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综合考试含语言学理论和现代汉语。 01 方向复试时加试朝鲜语(韩国语)。 | |
02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 | ||||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3 | |||
01 现当代中西文论比较 | ①英语或日语 ②中外文论 ③现当代中西文论比较 | |||
02 现当代中西文学比较 | ①英语或日语 ②中外文论 ③现当代中西文学比较 | |||
03 比较美学与跨文化研究 | ①英语 ②中外文论 ③跨文化研究 | |||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 4 | |||
01 理论语言学 | ①专业英语 ②现代汉语 ③理论语言学 | |||
02 英美文学 | ①二外日语或二外法语或二外德语 ②英美文学史 ③当代西方文论 | |||
03 应用语言学 | 王振亚 | ①二外日语或二外法语或二外德语 ②英语语言学 ③应用语言学 | 英语语言学含普通语言学、心理语音学和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含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学和语言测试 | |
04 翻译学 | 谭载喜 | ①二外日语或二外法语或二外德语 ②翻译基础知识 ③当代译学思想与理论 |
二、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考 生 须 知
我校 2007 年拟招收香港、澳门、台湾自费硕士研究生 34 名,根据报名考试情况将对招生名额进行适当调整。
( 一 ) 报考条件
①考生应是香港、澳门或台湾永久居民。
②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者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年龄一般在 40 岁以下。
③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④有两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的书面推荐。
( 二 ) 报名时间:
根据教育部规定。
( 三 ) 报考地点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任选一地报名,并在该报名点安排的考场参加初试。
1.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5 号,邮政编码: 100081 ,
电话: (010)68453458 ,图文传真: (010)68912285 。
2. 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 69 号,邮政编码: 510631 ,
电话: (020)38627816 ,图文传真: (020)38627815 。
3.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地址:香港铜锣湾摩顿台 5 号百富中心 16 楼,
电话: (00852)28936355 ,图文传真: (00852)28345519 。
4. 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
地址:澳门巴掌围斜巷 19 号南粤商业中心十三至十五楼,
电话: (00853)3969322 , 图文传真: (00853)322340 。
( 四 ) 报名手续
报名时考生须交本人居住地身份证副本;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同一底片的二寸照片两张;学士学位证书副本 ( 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 ) 或同等学历文凭;大学本科学位的成绩单;体格检查报告。
(五)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1 、初试科目:报考硕士生的须应试报考专业指定的两门业务课及一门外国语,均为笔试。笔试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三小时。
2 、初试地点、时间
广州市:由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香港: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安排。
北京:由北京理工大学安排。
澳门:由澳门基金会 ( 澳门教科文中心 ) 安排。
初试时间按教育部规定。
( 六 ) 复试地点、时间
地点:在初试结束之后确定。
时间: 2007 年 5 月 31 日之前。
(七)录取
招生院校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导师意见及体检结果综合评核后,确定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于 6 月中旬函寄考生本人。
(八)入学
新生于 9 月中旬前报到入学。具体时间由录取学校在“入学通知书”中注明。新生报到时,由学校进行身体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九)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二年半至三年。
(十)学位
课程学习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获相应的硕士学位证书。
有关详情可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
电话 :01082303470 。邮编 :100083 。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也可在国际互联网北京语言大学的主页上查询,网址为: http://www.blcu.edu.cn
招 生 专 业 目 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30206 国际政治 | |||
01 联合国研究 02 中国外交和中外关系 | 4 | ①英语 ②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综合课 ③专业英语或专业法语或专业阿拉伯语 | |
03 国际经济 | 2 | ①英语 ②西方经济学 ③金融学 | 金融学试题英文部分 50 分中文部分 100 分 |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 10 | ||
01 对外汉语教学论 02 对外汉语课程论 03 对外汉语学习论 04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05 对外汉语教学评估研究 | ①英语 ②语言学概论 ③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 ||
040201 基础心理学 | 3 | ||
01 语言测试 02 认知心理 03 儿童心理发展 | ①英语 ② 普通心理学 ③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 ||
050101 文艺学 | 2 | ||
01 审美文化研究 02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03 文艺美学 04 中西文论比较研究 05 中国书画美学 | ①英语 ②综合考试(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③中外文论(含中国文学批评史和西方文论) | ||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10 | ||
01 理论语言学 02 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应用 03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04 语言测试 05 对外汉语教学 06 语言地理学 07 语言信息处理 | ①英语 ②语言学概论 ③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 ||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 8 | ||
01 语音学 02 文字学 03 语法学 04 词汇学 05 方言学 06 汉语史 07 汉外语言对比研究 | ①英语或日语 ②现代汉语 ③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 | ||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 2 | ||
01 古代文学文献研究 02 古代汉语文献研究 03 出土文献研究 | ①英语或日语 ②中国古代文史知识 ③古代文献阅读 | ||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 3 | ||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 魏晋南北朝文学 03 唐宋文学 04 元明清文学 05 中国文学批评史 | ①英语或日语 ②综合考试(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③中国古代文学史 | ||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 3 | ||
0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0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03 女性文学研究 | ①英语或日语 ②综合考试(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2 | ||
01 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对比研究 02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 ①英语或日语 ②现代汉语 ③语言学概论和双语教学 | ||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3 | ||
01 中西文论与文化研究 02 中西文学比较 03 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研究 04 中国文学与英美文学比较 05 东方文学研究 06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学 07 比较新闻学与文化理论 | ①英语或日语 ②综合考试(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 3 | ||
01 英国文学 02 美国文学 | ①二外日语或二外法语或二外德语 ②基础英语 ③英美文学 | ||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 3 | ||
01 法国文学 02 语言与翻译 | ①二外英语 ②基础法语 ③法国文学、语言学与翻译 | ||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 3 | ||
01 日语语言学 02 日本文学(含日本文化) 03 日汉同声传译 | ①二外英语 ②基础日语 ③日本语言文化与翻译 | ||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 2 | ||
01 西班牙语言文学 | ①二外英语 ②基础西班牙语 ③西班牙语言文学 | ||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 2 | ||
01 阿拉伯语言与文化 02 阿拉伯文学 | ①二外英语 ②基础阿拉伯语 ③阿拉伯语言文学 | ||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 2 | ||
01 韩国语言文学 | ①二外英语 ②基础韩国语 ③韩国语言文学 | ||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15 | ||
01 理论语言学 02 人类语言学 03 社会语言学 04 外语教学理论 05 翻译理论和实践 | ①二外日语或二外法语或二外德语 ②基础英语 ③普通语言学 | ||
060105 专门史 | 2 | ||
01 中国思想史 02 中国制度史 03 中外文化交流史 04 中国民俗研究 05 中国艺术史 | ①英语或日语 ②中国通史 ③中国思想史、文化史 | ||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 3 | ||
01 语言信息处理 02 数据挖掘 03 计算机软件技术 | ①英语 ②数学 ③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出版社 | 作者 |
二外日语 |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二外法语 | 《大学法语简明教程》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薛建成 |
二外英语 | 《新编大学英语》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李观仪 梅德明 |
二外德语 |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初级 = 1 \* ROMAN I 、 = 2 \* ROMAN II ,中级 = 1 \* ROMAN I )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 |
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综合课 | 《简明国际关系史 (1945-2002) 》 《联合国五十年》增订本 《中国当代外交史》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 | 世知社 03 版 96 年版 中青社 02 版 人民社 06 版 | 肖月等 李铁城 谢益显 李铁城等 |
西方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版 | 高鸿业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版 | 叶敦平 顾海良等 |
综合考试(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 《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童庆炳 游国恩等 钱理群等 郑克鲁 |
语言学概论 | 《语言学纲要》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叶蜚声 |
现代汉语 |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黄伯荣等 胡裕树 |
普通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 彭聃龄主编 张述祖,沈德立 M. 艾森克 主编,阎巩固 译 |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 董奇 著 |
中国古代文史知识 | 《中国文学史》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游国恩等 |
基础西班牙语 | 《现代西班牙语》( 1-5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董燕生等 |
基础阿拉伯语 | 《新编阿拉伯语》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国少华 |
基础韩国语 | 《韩国语》( 1-4 ) | 民族出版社 | 李先汉等 |
中国通史 | 《中国近代史纲》 《中国古代史纲》(修订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龚书铎 著 张传玺 著 |
金融学 | 《金融学》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理论实务 International Finance Theory & Practice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版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版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黄达 刘克 刘克 |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概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版 | 王顺生 吴树青 邱伟光 |
中外文论(含中国文学批评史和西方文论)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西方美学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张少康 朱光潜 |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全四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华书局 | 黄伯荣等 胡裕树 王力 |
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 | 《古代汉语》(全四册) 《语言学纲要》 | 中华书局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力 叶蜚声 |
古代文献阅读 | 《古代汉语》(全四册) | 中华书局 | 王力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文学史》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游国恩等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钱理群等 洪子诚 |
语言学概论和双语教学 | 《语言学纲要》 《语言教学原理》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概论》 | 北京大学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叶蜚声 徐通锵 盛炎 戴庆夏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 《比较文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郑克鲁 陈敦等 |
英美文学 | 《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 《美国文学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 《大学英国文学史》 |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常耀信等 杨岂深 杨岂深 陈嘉等 |
法国文学、语言学与翻译 | 《法国文学选集》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法语语言学教程》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张放等 朱维之等 王秀丽 |
日本语言文化与翻译 | 《日本语概说》 《日本》(上、下) 《日本文学史序说》 《日本文化史》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通用教材:日语口译综合能力》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通用教材:日语口译实务》 | 樱枫社 1989 大连出版社 筑摩书房 1986 岩波新书 1992 辽宁教育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加藤彰彦等 大森和夫等 加藤周一 家永三郎 吴小璀 吴小璀 |
西班牙语言文学 | 《西班牙文学史》 《拉丁美洲文学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沈石岩 赵德明等 |
阿拉伯语言文学 | 《语言学纲要》 《阿拉伯语言学》 《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语写作》 《阿拉伯文学选读》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叶蜚声 徐通锵 周列 纳忠等 国少华 齐明敏 |
韩国语言文学 | 《韩国语概论》 《韩国现代文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 林丛纲 任晓丽 徐永彬 |
中国思想史、文学史 | 《中国思想史》 《中国古代文化史(三卷本)》 | 西北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岂之 主编 阴法鲁、许树安主编 |
普通语言学 | 《语言学教程》(修订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胡壮麟 |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 | 《数据结构》( C 语言版)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 |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严蔚敏 吴伟民 史嘉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