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鸿滨

北京语言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0-09

首页>>师资队伍>>副教授简介>>显示新闻
王鸿滨来源:本站原创
2009-04-088:16:00
本文章已查看次数:2957


王鸿滨,1999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7月-2006年9月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讲师。2006年9月-2008年11月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副教授。2008年11月至今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曾任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级汉语读写;初中级汉语听力;汉字教程;高级报刊;热门话题;高级写作;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联系地址:binhw85@163.com;专著:《春秋左传介词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6月。论文:1.《〈考工记〉“名-形-动”同词形的语义基础》,《励耘学刊(语言卷)》,2008年6月。2.《介词“自/从”历时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3.《陆王辞书学理论述略》,《辞书研究》,2007年第1期。4.《高级母语教育与人文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第4期。5.《从<连文释义>和<现代汉语词典>的比较看汉语双音并列词语的传承方式》《中国语文通讯》(香港),2007年第81-82期。6.《论广播电视对外宣传与汉语国际推广互动策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7.《植根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汉语语法观--陆王训诂学理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关注》、《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9期。8、《以人为本——广告语言的生命》,《应用写作》2006年第9期9.《析“连X都Y”》,《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古典文献专书辞典编纂原则与方法的有益实践——评<十三经辞典>》,《辞书研究》2005年第6期。11.《“差点儿”试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2.《<春秋左传>中的“无(有)以”》,《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3.《上古汉语介词的发展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14.《处所介词“于(於)”的衰落与“在”的兴起》,《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巴蜀书社,2003年。15.《“除”字句溯源》,《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16.《<春秋左传>中的“S以VP”结构试析》,《语文研究》,2002年第1期。17.《<春秋左传>中“S以VP”结构修辞效果试析》,《修辞学习》,2002年第2期。18.《<春秋左传>“以为”结构分析》,《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19.《规律与方法:回顾与前瞻——关于廖序东先生〈马氏文通〉的两篇文章引发的思考》,《人淡如菊——语言学家廖序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0.《从〈左传〉主题句中“以”的词性判定看语文辞典词性标注问题》,《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21.《〈礼记〉中的范围介词“与”及其发展》,《古籍研究》,2001年第4期。22.《<马氏文通>位次”“静字”述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23.《<春秋左传>中助动词“可以”探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24.《<春秋左传>中“所以”和“是以”试析》,《商洛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25.《〈说文解字〉“因声求意”之方法初探》,《唐都学刊》,1998年第17卷。26.《〈马氏文通〉对助字研究的贡献》,《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课题:1.1996年—1999年参加新闻出版署“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十三经辞典》中《春秋左传》、《尔雅》、《礼记》分册的部分编纂工作。2.2002年—2003年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春秋左传介词研究》(课题批准号:2002EYY001),已结项。3.2004年—2005年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文科课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介词研究》,已结项。4.2004年—2005承担新闻出版署规划特大型综合性词典《大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部分编纂工作,已完成。5.2005年—2007年承担《汉语大词典》修订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已完成。6、2006年—2008年主持国家语委科研项目:《基于汉字构形学理论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已结项。工具书、教材:1.《汉语成语词典》,副主编,中国石油出版社,2001年1月。2.《风光汉语----初级读写》(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相关话题/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