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临床中药使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因而对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中药学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为前提,着眼于科学阐述中药药性理论,探讨中药临床有效与安全的应用原则,追踪中药疗效,评价中药多成分作用,为解决临床常见、多发、疑难病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中药学学科多年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临床应用及药性理论研究为主线,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一,中药防治疑难病症的研究。其二,中药药性理论及其资源的研究。其三,中药本草及文献研究。其四,中药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及中药药源性疾病研究。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5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课题16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其中黄栀花口服液的研究已取得新药证书并投入生产,菊苣双降胶囊的研制不仅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鉴定,而且还作为技术股份被列入校企联合项目。在国家或省级期刊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业著作40余部。
  
  临床中药学的老一代学术带头人颜正华教授是我国中药学高等教育学科创建人之一,素有南凌北颜之称他学验俱丰,德高望众,参加了《中药学》(二版、五版)教材的编写,并多次出国讲学,深受国内外同行的尊重和赞誉。为国内外兄弟院校培养了一批中药学教学、科研和中医临床的骨干。
  
  学术带头人高学敏教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成药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管局中药品种保护委员会委员、药品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保密技术级专家评审组专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麻醉药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疾病研究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中医药学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药学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承担教育部博士点课题2项。出版专著13部。
  
  学科带头人张冰教授,中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是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普通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评审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管理委员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菊苣双降胶囊药理及临床研究等国家、部局级科研课题6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药理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8个单位共同协作,有教授16人,副教授53人参与学科建设。推动各协作院校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形成了以我校为龙头,中西南北有机联合的研究整体。实验室总面积800m2,包括中药临床实验室、中药临床应用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及中药不良反应实验室等5个科研实验室。
  
  本学科面向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开设《中药学》、《中药药源性疾病学》、《药性导轮》、《本草文献》、《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5门课程,先后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研究30余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已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并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重学科的学术特色与优势,带动协作点共同发展,使临床中药学在自身完善的同时促进中医学术发展。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