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路德春

北京工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8-31




路德春个人简介:
男,汉族,1977年8月生,黑龙江兰西县人,博士后。研究领域涉及强度理论与土的本构模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地下结构抗震等方向。已取得的研究成果:(1)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2)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2)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土压力公式。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课题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加科技部地震行业专项基金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作为第三完成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已在《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中国科学》、《力学学报》、《水利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期刊上发表(录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源)16篇。

一.研究方向
1.强度理论与土的本构模型
2.岩土工程防灾减灾
3.地下结构抗震

二.主要学历
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2年9月起硕博连读,于2006年11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06年11起为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流动站博士后

三.学术兼职
2006年至今,《岩土力学》审稿专家
2007年至今,《岩土工程学报》审稿专家

四.获奖
[1]2005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奖学金”获得者(每年度全校资助10人)。
[2]2004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星奖学金”,全校最高等级奖学金,每年度全校奖励2位博士生和4位硕士生。

五.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项目:循环加载条件下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20070410030),2007-2008,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城市大型地下结构强地震动力灾变机理及过程模拟研究(90715035),2008-2011,课题负责人
[3]国家973计划项目: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课题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地震破坏与抗震理论(2007CB714203),2007-2011,主要参加
[4]科技部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地下结构强震破坏机理及抗震分析方法研究(200808076),2008-2010,项目骨干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砂土峰值强度后应力应变性状的下加载面临界状态模拟(10272010),2003-2005,第三完成人

六.科研论文
[1]YAOYangping,LUDechun,ZHOUAnnan,ZOUBo.GeneralizedNon-linearStrengthTheoryandTransformedStressSpace[J].ScienceinChinaSerE,2004,47(6):691-709(SCI、EI)
[2]姚仰平,路德春,周安楠,邹博.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及其变换应力空间[J].中国科学E辑,2004,34(11):1283-1299
[3]罗汀,路德春,姚仰平.考虑应力路径影响下砂土的三维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04,25(5):688-693(EI)
[4]路德春,姚仰平.砂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J].力学学报,2005,37(4):451-459(EI)
[5]路德春,江强,姚仰平.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在岩石材料中的应用[J].力学学报,2005,37(6):729-736(EI)
[6]路德春,罗汀,姚仰平.砂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的试验验证[J].岩土力学,2005,26(5):717-722(EI)
[7]姚仰平,路德春,周安楠.岩土材料的变换应力空间及其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24-29(EI)
[8]邹博,姚仰平,路德春.变换应力三维化方法在清华模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3):4303-4307(EI)
[9]路德春,姚仰平,周安楠.土体平面应变条件下的主应力关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11):1320-1326(EI)
[10]路德春,姚仰平.基于统一硬化参数的循环加载模型[A].第七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3-6):157-162
[11]YAOYangping,ZHOUAnnan,LUDechun.ExtendedTransformedStressSpaceforGeomaterialsandItsApplication[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2007,133(10):1115-1123(SCI、EI)
[12]路德春,姚仰平.黏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07,28(4):649-654(EI)
[13]路德春,姚仰平.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J].岩土力学,2007,28(10),2009-2016(EI)
[14]路德春.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9(7):1512-1512(EI)
[15]路德春,姚仰平,张在明,杜修力.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线性变换应力空间[A].第十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0:458-463
[16]姚仰平,孙凯,路德春.岩土材料塑性应变增量方向的确定[J].力学学报,2007,39(5):692-698(EI)
[17]路德春,张在明,杜修力,姚仰平.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极限土压力[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9(s2):(EI)
[18]路德春,姚仰平,张在明,杜修力.循环加载条件下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J].水利学报,2008,39(7):(EI)
[19]路德春,杜修力,龚秋明,赵密.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J].水利学报,2008,39(10):(EI)

七.联系方式
E-mail:dechun@bjut.edu.cn
Mobile:13811035103
相关话题/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