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肌肉系统
5.消化系统:膈肌、咀嚼肌、皮肌
6.呼吸系统
7.排泄系统
8.神经系统
9.生殖系统
16.2哺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胎盘的结构与分类
2.胎生哺乳的生物学意义
16.3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16.3.1原兽亚纲
16.3.2后兽亚纲
16.3.3真兽亚纲:
食虫目、翼手目、鳞甲目、啮齿目、兔形目、食肉目、灵长目、奇蹄目、偶蹄目
17.动物的进化
1.无脊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2.脊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3.动物进化的证据
第二部分动物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物生理学根据其研究水平又分为
1、细胞及分子生理学
2、器官或系统生理学
3、整体或环境生理学
二、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2、慢性实验法
第二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兴奋性
1、兴奋性
2、兴奋性的表现形式
3、兴奋性与刺激的关系
4、兴奋性的变化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原理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
2、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3、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的传布
第三节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
第二章血液生理
第一节血液与内环境
一、内环境恒定的意义
二、血液的组成
三、血液的总量
四、血液的理化性质
第二节血浆的功能
一、血浆蛋白的作用
二、血糖
三、血脂
四、无机盐
第三节红细胞与气体运输
一、红细胞的数目
二、红细胞的功能与血红蛋白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第四节自细胞与免疫机能
一、白细胞的数目
二、白细胞的防御功能
三、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第五节生理止血机制
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1、血小板的生理特征
2、血小板的机能
3、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
二、血液凝固
1、凝血因子
2、凝血过程
3、抗凝血因素和纤维蛋白溶解
4、促进和延缓血液凝固
第三章循环生理
第一节心脏的生理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2、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
2、自动节律性
3、传导性
4、收缩性
三、心动周期及各种变化
四、心电图
第二节血管的生理活动
一、血压的概念
二、动脉血压与动脉脉膊
三、静脉血压、静脉脉膊及静脉血流
第三节微循环、组织液与淋巴循环
一、微循环
1、微循环的组成与机能
2、微循环的调节
二、组织液
1、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2、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2、血管的神经支配
3、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
4、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1、全身性体液调节物质
2、局部性体液调节物质
第四章呼吸生理
第一节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结构特点
二、肺通气原理
1、肺通气的动力
2、呼吸运动
3、肺内压及胸膜腔内压
4、肺通气的阻力
三、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第二节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一、气体的交换
1、气体交换的原理
2、肺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二、气体的运输
1、氧的运输
2、二氧化碳的运输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呼吸中枢
2、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二、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1、化学感受器
2、血中二氧化碳
3、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4、氢离子浓度对呼吸的影响
第五章消化生理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的方式
二、胃肠平滑肌的特性
三、胃肠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四、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五、胃肠激素
第二节口腔消化
一、采食和饮水
1、采食中枢
2、反射性调节
二、咀嚼
三、唾液的分泌
四、吞咽
第三节单胃动物胃内的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1、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2、胃液分泌的调节
二、胃的运动
1、胃运动的形式
2、胃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复胃的消化
一、瘤胃和网胃的消化
1、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的条件
2、细菌和纤毛虫的种类及作用
3、瘤胃和网胃内的消化过程
前胃运动及其调节
二、瓣胃内的消化
三、皱胃内的消化
第五节小肠内的消化
一、小肠内消化液的分泌
1、胰液的分泌与调节
2、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3、小肠液的分泌
二、小肠运动及调节
1、小肠运动的形式及作用
2、小肠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大肠内的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的运动及排粪
三、大肠内的生物学消化
第七节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二、吸收的原理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糖类的吸收
2、蛋白质
3、脂类
4、维生素
5、无机盐
第八节消化机能的整体性
1、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间的联系
2、消化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能量的来源与消耗
二、能量的平衡及其测定
三、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
2、静止能量代谢
第二节体温调节
一、畜禽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