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次课程展的主题“恪技致裳”,“恪”是谨慎而恭敬,“技”是科学与技艺,表达出服装与科技的相辅相成,即美学与科学的碰撞,艺术与工业的融合。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2017级工程班的同学有三个课程参加展览:三维服装模拟技术,成衣生产技术与立体裁剪。
三维服装模拟技术是一门将计算机技术与服装设计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该课程将数字化技术的使用融入了服装设计与结构等大量服装专业知识。本次展览结合文献及实物资料,运用三维模拟技术,立体直观地还原了四套壮族服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进行现代化改良,实现汲取、模仿、再创造的过程。


成衣生产技术,包含成衣从设计到实现的一些过程。是服装企业中设计者将设计理念准确传达到各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能够高度还原设计者本意的重要过程。《产品工艺报告》的制作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整合了所学知识,并向实际应用转化。

“三宅一生”曾说:“我一直认为是布料和身体之间的空间创造了服饰,但通过手工折叠,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不规则的起伏空间,赋予服装以新颖自由的感觉。”身为服装专业学生应该重视立裁,多学习和练习立裁,掌握了解立裁的核心不是花式和夸张,而是塑造有空间有呼吸的漂亮造型,打出好版。

16级工程实验班的项目训练课程组有六个项目参展,每位同学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把一针一线都赋予科技的力量,让服装不只拘泥于美观,而是在实用和功能性上更加出彩。
“大江山鬼退治”系列(发光衣)是以发光技术为基础实现的针对舞台服装的一次设计,表达了人类不屈服于困难,坚持自我不忘初心的一种时代精神。

“拉力传感器”系列基于弹力拉伸传感器监测实时拉力的功能,是研究运动指导的健身服装,并且兼具时尚与功能。传感器被安置在人体关节处,可以监测动作是否到位,以及达到标准动作的次数。

Space children系列(柔屏服装)通过将人类情绪转化为可视化的色彩与曲线变化,呈现在柔屏上,帮助自闭症群体感知和表达情绪,探索自闭症的可能治疗方式。

IN TIME是以同名电影为主题设计的一系列心电衣,能够随时随地监测穿着者的心率。希望能帮助现代社会巨大压力背景下的年轻人关注自己的身体及心脏健康。

智能电加热服:该系列服装适用于户外演出,它实现了4档调温,可为表演者持续提供热源,满足人们在特殊场合对智能加热服装的需求。

EXCELSIOR系列(动作捕捉服)是无线动作捕捉传感系统应用于冬奥会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训练服装,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动作可实现在数字模型上对运动员的动作实时分析、再现、追踪和测量。

服装虽然与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区别于单纯的艺术品,人体是服装的载体,环境又是服装存在的条件,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服装产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将独特的理性思维融合在感性的服装美学中,向梦想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