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大赛根据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修订了参赛领域,在往届橡胶、涂料、塑料、功能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纤维材料领域和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一方面是尽量细化参赛领域,另一方面也是为承办方的地方产业储备科技项目和人才。本届大赛于5月启动,期间大赛组委会共接到来自全国118所高校、357件参赛作品。8月16日,经过初赛专家网络评审,共有43所高校的63支团队入围决赛。


经过初赛选拔,我校共有两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功入围大赛决赛。分别为:杨思彤、任茜、杨博、金旭、康永军等五位同学组成的“绿色Fiber联盟”团队,指导教师是张秀芹教授和汪滨副教授;陈坤、林紫钰、王水莲、林艺红等四位同学组成的“智能织物团队”,指导教师是李昕教授和何峰博士。两支团队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获得大赛二等奖,四位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近六个月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本专业的理解、开拓了眼界,而且激发了对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积极性。通过申报材料撰写、答辩PPT制作、现场汇报,学生对科研成果的产出和推广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践能力、专业文本的写作能力、演讲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有显著提高。此外,通过参加此次大赛,学生们充分领略到了高分子材料的魅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与其他学校优秀学生的差距,将为迎接未来的挑战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