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 2010 年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主要为农业推广单位和管理部门,特别是为农业推广第一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和管理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掌握所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农业推广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特别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农业推广技术或农业推广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招生领域
我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代码: 470100 ) 2010 年在 以下领域招生:草业 (470106) 、 林业( 470107 )、农村与区域发展( 4701 10 ),农业信息化( 470112 ),食品加工与安全( 470113 )。涵盖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业经济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学、草业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学科专业。
三、报考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
1 、 2010 年 7 月 31 日 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 、 2007 年 7 月 31 日 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四、报名方法
(一)、报名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 、网上报名时间为 7 月上旬。考生可在 6 月 30 日后在学位中心网址( http : //www.cdgdc.edu.cn/zz09.html )查询具体报名网站。网报时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 2010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2 、现场确认时间为 2010 年 7 月中旬,并于 20 日前完成,具体确认地点及时间以报名网站公布的为准。考生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其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 供现场确认点工作人员审验, 同时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
l 考生可就近选择报名点报考,准考证由报名点负责发放(复试时需核查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
l 资格审查表请自行保存,第二阶段考试时携带,遗失责任自负。
l 网报通讯地址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请务必准确、详细填写。
(二)、领域与方向选择
1 、我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包括多个招生领域,个别领域含多个研究方向,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自己报考的领域和方向,报考信息一旦确认不能进行更改。
领域 | 方向 | 负责教学学院 | 领域 | 方向 | 负责教学学院 |
林业 | 林业综合 | 林学院、研究生院 | 农村与区域发展 | 农林经济管理 | 经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 |
林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 生物学院 | 物业管理 | 经管学院 | ||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 保护区学院 | 生态文明建设 | 人文学院 | ||
生态环境工程与城乡绿化 | 水保学院 | 农业信息化 | —— | 信息学院 | |
草业 | 高尔夫球场建造与管理 | 林学院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 | 生物学院 |
2 、考生网报时相关项目请按以下要求填报:
――林业; ――草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农业信息化; ――食品加工与安全; ――草业; |
③“报考的研究方向”――本人计划报考方向 |
①“学位类型”――农业推广;②“专业领域” |
五、考试科目
1 、全国联考科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CT )
报考我校的考生 GCT 外语运用能力测试部分限报英语 。 GCT 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每部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命题依据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GCT 成绩一年有效。
2 、学校自命题科目:
领域名称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林业领域 | 林业综合 | 林学概论 | 《林学概论》马履一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林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 植物生物学 | 《植物生物学》李凤兰等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 |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含森林防火) | 普通生态学或林火生态与管理 | 《普通生态学》 孙儒泳 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火生态与管理》胡海清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 |
生态环境工程与城乡绿化 | 生态环境学 | 《环境生态学》 唐文浩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草业领域 | 高尔夫球场建造与管理 | 草坪学 | 《草坪学》,孙吉雄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 | 农林经济管理 | 管理学概论 | 《管理学基础》宋维明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
物业管理 | 管理学概论 | 《管理学基础》宋维明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 |
生态文明建设 | 公共管理学 | 《公共管理》汪玉凯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国家公务员培训系列教材 | |
农业信息化领域 | —— | 信息技术综合 | 《管理信息系统》 薛成华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龚声蓉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 —— | 食品工艺学 |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 轻工业出版社 2007 |
六、考试方式及时间
农业推广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一)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 GCT 考试。考试时间为: 10 月 31 日,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二)第二阶段,资格审查和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及综合面试。具体要求如下:
1 、 资格审查:达到我校 GCT 分数要求的考生携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① 本人身份证、准考证,上交身份证复印件。
② 《 2010 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 1 份, GCT 分数线公布后自行在我校网站下载填写。
③ 现场确认打印的 《 2010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 报考资格审查表》。经单位核准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 加盖 本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电子照片上需同时盖章)。
④ 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2 、资格审查合格者,参加 各领域专业课考试和综合面试,需 交纳报考费 80 元。
3 、 第二阶段时间、地点安排另行通知,请 12 月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看。
七、录取
我校农业推广硕士各领域招生规模自行确定,录取依据考生的 GCT 考试成绩、 各领域专业课 考试及综合面试 成绩,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有关规定,择优录取。其中,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考生录取数不超过本单位当年录取总人数的 10% 。
八、学习方式、年限及授课地点
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从入学到获得学位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
九、学位授予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并通过答辩后,可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十、收费标准
学费 21000 元,因故退学,所交学费不予退还。
十一、其他
1 、录取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在职人员,一律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在学期间仍为原单位在职人员,享受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
2 、 联系方式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处
联系电话: 010-62338380 ,传 真: 010-6233787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 35 号, 邮编: 100083
网址: Http://222.28.113.2 或 Http://graduate.bjfu.edu.cn 或 http://www.grabjfu.com
各教学学院联系方式请登录 研究生院网站 -- 研究生招生 -- 专业学位栏目查看 。
北京林业大学招收 2010 年农业推广硕士各教学学院联系方式
( 1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 62336354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邮编: 100083 邮箱: xuxinzhao2010@126.com
( 2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联系人:于老师 联系电话: 62337228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 100083 邮箱: yubo@bjfu.edu.cn
( 3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 62338383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邮编: 100083 邮箱: dongm99@bjfu.edu.cn
( 4 )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 62337195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邮编: 100083 邮箱: lshy7947@163.com
( 5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 62338147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邮编: 100083 邮箱: wangyadong86@sina.com
( 6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 62336013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邮编: 100083 邮箱: yangdi1125@163.com
( 7 )北京林业大学保护区学院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 62336724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保护区学院, 邮编: 100083 邮箱: xuys@bjfu.edu.cn
( 8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 62338103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邮编: 100083 邮箱: lisuyan@bj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