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景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7



李景文,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lijingwen@bjfu.com
社会兼职:
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生命科学、地学)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评审专家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环境保护部环境评价中心,常聘专家
财政部PPP林业项目评审专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编委
内蒙古额济纳政府特聘胡杨林保护专家
学习与研修经历:
2009.09-2010.09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资源环境学院 森林系 访问
2005.08-2005.09 日本东京JICA 中心 研修专家
2000.07-2002.05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1993.09-2000.06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部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理学硕士、博士
1989.09-1993.07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生物学专业 理学学士
工作简历:
2012.01-现在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2002.05-2011.12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96.06-2000.07 东北林大教育部森林植物生态开放实验室, 主任助理、副主任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重点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与保护。中国北方地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特点,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的分析,重点研究物种繁殖适应与种间关系对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意义。
中国胡杨林保护研究。主要研究胡杨繁殖生态学与胡杨林保护,重点研究胡杨有性繁殖的过程,无性繁殖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胡杨林人工管理、育苗及保护技术等。
极端干旱区植物适应机理研究,研究我国西北沙漠、戈壁地区的植物形态、行为、繁殖等适应对策,植物对于干旱、高温、高盐等环境的适应。针对我国的“沙尘暴”以及西北干旱区植被退化问题,在西北极端干旱区开展了植物适应机理、退化植被恢复等研究,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创新了荒漠生态学理论。
主持科研项目:
2017-2020 国家科技部基础调查专项专题:中国荒漠主要植物群落调查专题“内蒙科尔沁沙地植被调查 ”。
2016-2020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回归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6-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胡杨根系扩展性为及其诱导因素作用机制.
2014-2016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戈壁区植物本底调查。
2013-2017 科技部基础规划项目专题 库姆塔格综合考察二期的植物与植被调查
2012-201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专题:长白山红松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的评价技术
2011-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额济纳绿洲胡杨根系分布特征与根蘖发生机制研究
2007-201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专题:“极端干旱区自然保护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额济纳绿洲胡杨繁殖适应对策研究
2005-2007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 额济纳荒漠绿洲植物繁殖对策与更新影响机制
出版的主要著作:
李景文, 姜英淑, 张志翔等. 北京森林生物多样性分布与保护管理. 科学出版社, 2011,
冯益明,卢琦等, 中国黑戈壁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2014 副主编
季延寿等 丰富多彩的北京生物多样性,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8 (副主编)
李景文, 李俊清.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06
发表的主要论文:
Wang J, Zhang T, Li L, Li J*, Feng Y, and Lu Q (2017) The Patterns and Drivers of Bacterial and Fungal-Diversity in a Typical Dryland Ecosystem of Northwest China. Front. Microbiol. 8:2126.doi: 10.3389/fmicb.2017.02126
Jianming Wang, Ting Long, Yueming Zhong, Jingwen Li*, Tianhan Zhang, Yiming Feng,Qi Lu. Disentangling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soil and belowground microbes on local species richness in a dryland ecosystem of Northwest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2017) 7: 18029 doi:10.1038/s41598-017-17860-7
王健铭, 王文娟, 李景文*, 冯益明, 吴波, 卢琦. 中国西北荒漠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生物多样性, 2017, 25(11): 1192-1201
Dechang Cao, Jingwen Li*, Zhenying Huang, Carol C. Baskin, Jerry M. Baskin (2012) Re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 Populus euphratica Population and Prospects for Its Restoration in China. PLoS ONE 7(7): e39121. doi:10.1371/journal.pone.**
LI Jingwen, CUI Guofa & LI Junqing,Income and Managing Activities of the Protected Areas in China,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 2001(3)195-200
科技奖励
“北方几种典型的森林退化机理与适应性恢复技术研究”.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北地区退化森林植被生态恢复(CRRM)的理论与技术”. 2009年,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2008年,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关话题/北京林业大学 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