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详细信息
导师姓名:张颖
性别:男出生年月:
院系名称:经济管理学院一级学科:农林经济管理
二级学科:林业经济管理研究方向1:资源环境评价与核算
研究方向2: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3: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职务:
现在职称:教授职称评定时间:2000年1月1日
导师最后学历:博士导师最后学位:博士
获学位时间:1年1月获学位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是否院士:非院士是否留学:是
留学国别:韩国,美国留学时间:从1999年06月至2000年06月
硕导、博导:博导批硕、博导时间:2001年9月1日
在读硕士:4人毕业硕士:12人
在读博士:3人毕业博士:2人
上岗时间:2001年9月1日现在在岗否:是
是否外聘导师:是原外聘单位名称:
是否千百万人工程:否是否****:否
其它称号: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否
工作简历:(1)1985年9月~1989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业经济专业本科学习(中国,北京)。
(2)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习(中国,北京)。
(3)1999年6月~2000年8月CollegeofNaturalResources,KoreaUniversity林业经济博士后研究(韩国,首尔)。
(4)2002年11月~2003年1月台湾大学访问教授(台湾,台北)。
(5)2007年8月~2008年8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教授、富布莱特研究学者(FulbrightScholar)(美国,纽黑文)。
(6)2008年8月~至今,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主要担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区域经济学》、《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环境统计》等课程的讲授。
研究领域:(1)资源环境评价与核算;
(2)区域经济。
在研课题:(1)2009~2013年,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基于林改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200904003),为第4专题“林权改革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负责人。
(2)2011~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11&ZD042),为第5子课题负责人。
论文目录:发表论文近140篇,主要有:
[1]张颖.宗教与森林保护.森林与人类,1988,4:8-10
[2]张颖.我国森林工业投资与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西北林学院学报,1991(3).
[3]张颖,吴志文.我国木材供需缺口模式当议.技术经济,1992(6).
[4]张颖.我国森工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度量分析.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1).
[5]王琦,张颖.再论我国林分价值量的评价.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3).
[6]张颖.我国林业再生产系统的灰色控制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1).
[7]张颖.对宏观调控理论依据的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增刊).
[8]张颖,于凤.林业系统生产力的量化分析研究.林业经济,1996(4).
[9]张颖,于凤.协同学与林业持续发展.林业经济问题,1996(2).
[10]陈建成,胡明形,王立群,张颖等.我国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初探.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1]“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张颖为课题组成员之一).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2]张颖.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林业经济,1997(1).
[13]于玲,张颖.西南地区林业区域发展优势研究.林业科技管理,1998(3).
[14]张颖.林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的探讨.林业经济问题,1999(6).
[15]ZhangYing.WhatistheimpactofunemploymentandhowshoulditbedealtwithisChina.AppliedEconomics.1999,(9).
[16]ZhangYing.Theeconomicsevaluationofforestbiodiversityinchinainvolvedin international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ofbiodiversity.GlobalEnvironmentalConservationandforestIssuesinNortheastAsia.SeoulnationalUniversity.NortheastAsiaForestForum.2000,(5):17-19.
[17]张颖,于玲.北京市林业用地价值核算.林业科技管理,2000(4).
[18]张颖.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环境观察与评论,2001(2).
[19]张颖.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的核算.经济研究参考,2001(2).
[20]张颖.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林业科技管理,2001(1).
[21]张颖.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研究.林业经济,2001(3).
[22]ZhangYing.ADiscussionontheSelectionofMethodsforForestryLandandTreeValueAccounting.InternationalSymposiumonForestEnvironmentalValueAccounting.ITTOPD39/98Rev.2(M).Beijing,2001:9-12.
[23]ZhangYingandWoo-HyukByun.TheEconomicEvaluationonChina’sForestBiodiversity.InternationalSymposiumonForestEnvironmentalValueAccounting.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ColoradoStateUniversity,ITTOPD39/98Rev.2(M).Beijing,2001:9-12.
[24]张颖.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评价研究.林业资源管理,2002(2).
[25]张颖.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总体趋势的变化评价.世界环境,2002(2).
[26]张颖.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方法,分类和框架.林业科技管理,2003(2).
[27]张颖.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状态分析.生态经济学报,2003(3).
[28]ZhangYing.AnalysisofForestBiodiversityChangesinChina.Chinese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03:2(2).
[29]ZhangYing.MeasurementModelsofForestBiodiversityVariationandItsControllingStudyinChina.Chinese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03:2(3).
[30]张颖.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计量模型及其控制研究.中国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黄正夫,徐中民主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31]张颖.统计检验在参与式方法实施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林业与社会,2003(6).
[32]ZhangYing.VariationModelsofForestBiodiversityinChina.ForestryStudiesinChina.2003:5(Supplement).
[33]ZhangYing.ControllingStudyofForestBiodiversityVariationinChina.ForestryStudiesinChina.2003:5(Supplement).
[34]姜恩来,张颖,曹克瑜.海南省森林资源核算.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2).
[35]翟中齐,张颖.认识东北林业.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2月26日.
[36]张颖.正确认识绿色GDP的森林核算.中国林业,2004(5B).
[37]张颖,李鹏恒.绿色GDP的核算内容.方法与发展趋势.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7).
[38]张颖.欧洲森林资源核算的估价方法.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5).
[39]张颖.基于森林的我国绿色GDP核算.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潘岳.李德水主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229-236.
[40]ZhangYing.StudyofforestaccountinggreenedGDPonHainanislandinChina.ISLANDSoftheworldVIIIproceedings,Internationalsmallislandsstudiesassociation.ISISA.KinmenIslandofTaiwan,2004:11-15.
[41]张颖.森林社会效益价值评价研究综述.世界林业研究,2004(3).
[42]张颖等(第一作者).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创新平台.中国林业教育,2004(5).
[43]ZhangYing.TheChangeofEcologicalFootprintandItsEffectonSustainableDevelopmentinBeijingofChina.ChineseBusinessReview.2005:4(10).
[44]高淑媛,张颖.北京市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9).
[45]张颖.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机理和保护对策研究.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12).
[46]张颖.大兴安岭基于森林的绿色GDP核算及政策应用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上册)(邓楠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7]张颖,郭春静.森林绿色核算中环境服务估价方法综述和比较.林业经济,2006(2).
[48]张颖.北京市生态足迹变化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9]张颖.北京环境舒适度度量及其变化分析研究.科学研究月刊(香港),2006(6).
[50]张颖,高淑媛,杜婷.森林绿色核算中不同林地林木估价方法的比较.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
[51]张颖.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绿色核算研究.自然资源学报,第21卷,2006(5).
[52]张颖.基于森林的我国绿色GDP核算研究.科学研究月刊(香港),2006(12).
[53]张颖.海南省最优森林生态规划研究.林业经济,2007(3).
[54]张颖,温亚利,刘俊昌.从森林绿色核算看我国林业政策的优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3):164-170.
[55]张颖.森林绿色核算对我国林业政策制定的影响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3).
[56]张颖.游憩对台湾阳明山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3).
[57]ZhangYing.BriefIntroductionofForestResourcesAccountinginHainanIslandinChina.ISISANewsletter,2007(3).
[58]张颖等.北京森林绿色核算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Vol.30Supp.1,2008
[59]张颖.绿色核算,并不过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60]王莉,张颖.长沙市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效益评价初探.现代林业研究,2(1),2008
[61]张颖.北京经济系统物质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其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
[62]ZhangYingetal.MeasurementandanalysisofenvironmentalamenitiesinBeijing,China.Int.J.EnvironmentandHealth.2009:3(1).
[63]张颖、单永娟.北京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一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64]张颖.绿色核算:贵在行动而非折腾.环境经济,2009(4).
[65]张颖.绿色经济更关注实践.环境经济,2009(9).
[66]ZhangYing.Forestaccounts:aprimarycasestudyinChina.ProceedingsoftheGreenEconomicsInstitute,4thAnnualGreenEconomicsConference,MansfieldCollege,OxfordUniversity,2009.
[67]张颖.实行绿色核算的重要意义.大众科技报(代表论坛).2009年3月17日.
[68]张颖.别把“绿色核算”庸俗化.大众科技报(科学发展).2009年11月15日.
[69]张颖.我国林木核算模型及其最优核算价格计算.林业经济,2009(12).
[70]ZhangYingetal.Plantationdevelopment:EconomicanalysisofforestmanagementinFujianProvince,China.ForestPolicyandEconomics,2010,12:223–230.
[71]张颖,吴丽莉,苏帆,杨志耕.我国森林碳汇的计量模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2)
[72]张颖,吴丽莉,苏帆,杨志耕.森林碳汇研究与碳汇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
[73]ZhangYingetal.Forestaccounts:aprimarycasestudyinChina.Int.J.GreenEconomics,2010,4(2).
[74]Yingetal.ModelingthemeasurementofenvironmentalservicesofforestcarbonsinksinChina.ZhangTheInternationalForestryReview,2010:12(5).
[75]张颖.林地核算模型及其最优林地价格的计算.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5).
[76]杨志耕,张颖.基于条件价值法的井冈山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
[77]ZhangYingetal.AStudyontheMeasurementModelofChina’sForestCarbonSinksAccounting.ICEET2010
[78]张颖,刘丹.森林碳汇市场下的最优碳税的计量研究.ICRS.Hangzhou,2010.
[79]ZhangYingetal.StudyonMeasurementModelforForestRiskAssessmentinBeijing.ICEET.Changsha,2010.
[80]Y.Qiu,B.Fu,,J.Wang,,L.Chen,,Q.Meng,,Y.Zhang.Spatialpredictionofsoilmoisturecontentusingmultiple-linearregressionsinagullycatchmentoftheloessplateau.China 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2010,74:208-220.
[81]张颖,黄雷,纪建伟,陆霁.北京森林风险评价的计量模型研究.CMBB.Qiqihar,2010.
[82]吴莉丽,张颖.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及其动态测算的研究综述.农业科技与政策.2010(6).
[83]苏帆,张颖.森林涵养水资源价格计算方法的比较讨论.农业科技与政策.2010(3).
[84]张颖,胡明形.美国一流大学的发展对我国林业高等院校的启示.中国林业教育.2010,28(4):75-78
[85]ZhangYingetal,GreenaccountingforforestandgreenpoliciesinChina—Apilotnationalassessment.ForestPolicyandEconomics.2011,13:513–519.
[86]YuanyuanZhang,YingZhangetal.NitrousoxideemissionsfromamaizefieldduringtwoconsecutivegrowingseasonsintheNorthChinaPlain.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11,24
[87]张颖.采用最优控制方法计算我国森林涵养水源的价格.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3)
[88]张颖,易爱军.国有林场:问题和挑战.环境保护,2011,4:20-22.
[89]张颖,杨志耕.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江西三清山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2).
[90]张颖,李坦.应加强森林文态保护和管理.林业经济,2012(1).
[91]ZhangYing.AStudyontheCalculationofForestWaterConservationCompensationPriceinChinawithOptimalControlMethod.JournalofEnvironmentalTechnologyandEngineering(JETE),CET2011.
[92]张颖.从森林的人文性所想到的-森林文态保护及发展.中国绿色时报,2011(4).
[93]张颖,李坦.森林文态保护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关键.环境经济,2011(12).
[94]ZhangYing.AstudyonthecalculationofforestwaterconservationcompensationpriceinChinawithoptimalcontrolmethod.InformationEngineeringLetters,2(3),2012:1-7.
[95]张颖,宋维明,杨桂红.我国城市森林文态保护和管理的探讨,自然资源学报,2012,27(8):1415-1420.
[96]张颖.林权改革对环境影响的统计分析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2):83-87.
[97]张颖.生态系统经济服务价值的综合管理,环境保护,2012(17):19-21.
[98]张颖,宋维明.基于农户调查的林权改革政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4(3):124-129.
[99]张颖.基于林权制度改革对生态环境影响多维量表分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2):11-17.
[100]张颖.开展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促进林业绿色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2):1-10.
[101]ZhangYing.Calculationandanalysisofgenuinesavingforforestsin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ofGreenEconomics(IJGE),2012,6(2):137-144.
著译目录:出版专著10部,编写、翻译教材5部,担任副主编、参编著作14部,主要有:
专著
(1)绿色核算——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方法、实证研究,张颖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张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张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循环经济与绿色核算,张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5)绿色财富:森林社会效益评价与核算,张颖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6)森林绿色核算的理论和实践,张颖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7)中国城市森林环境效益评价,张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8)林业统计核算优化模型与绿色政策分析,张颖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9)区域经济学基础及应用,张颖编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0)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与计量分析——从国际经验到中国实践,高敏雪、张颖等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教材
(1)经济控制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生教材),袁嘉祖、张颖、童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RogerPerman等著),侯元兆译著编,张涛、张颖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农业生态经济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尚杰主编,郭忠兴、张颖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区域经济学基础及应用,张颖编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5)统计软件应用案例——以SPSS为例,张颖编著,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副主编、参编著作
(1)森林环境价值核算,侯元兆主编、张颖副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ForestEnvironmentalValueAccounting,ChiefEditorHouYuanzhao,AssistantEditorZhangYing,ITTOPD39/98Rev.2(M),InternationalSymposiumonForestEnvironmentalValueAccounting,October,9-12,2001,Beijing,China.
(3)实用林业统计,陈建成主编(张颖参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4)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侯元兆主编(张颖参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5)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周冰冰等著(张颖参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世界私有林概览,李智勇等主编(张颖参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7)森林资源核算,侯元兆、张颖、曹克瑜等编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可持续发展与森林资源资产统计,陈建成主编(张颖参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11)绿色GDP的内涵和统计方法,解三明主编(张颖参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12)2007环境绿皮书,杨东平主编(张颖参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3)绿色经济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吴斌主编(张颖参编).绿色校园建设读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14)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绿色GDP研究项目组(张颖等参编).绿色国民经济框架下的中国森林核算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4项,国际奖2项,优秀论文奖4项。主要有:
(1)1996年,“中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获国家优秀科技信息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三。
(2)1997年,“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3)2002年,专著《绿色核算》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独立。
(4)2004年,独立完成的“TheChangeofEcologicalFootprintandItsEffectonSustainableDevelopmentinBeijinginChina”获纽约州立大学2004年春季新教员奖(Spring2004NewFacultyAward)。
(5)2006年,“绿色GDP的内涵和统计方法”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排名第四。
(6)2010年,“森林绿色核算和绿色政策研究”获美国国务院(U.S.DepartmentofState)“联邦补助奖”(FederalAssistanceAward)。
(7)2011年,“森林绿色核算和绿色政策研究”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主持。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表彰和荣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者;
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主要兼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聘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环境经济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牛津大学《GreenEconomics》杂志编委。
备注:
办公室电话:62338118
住宅电话:(暂不公布)
传真:62337674
手机:(暂不公布)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39号信箱
邮政编码: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zhangyin@bjfu.edu.cn
主页地址:
版权©: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授权使用: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邮政编码:100083EMAIL:PILLAR126@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