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导师介绍:朱清科(3)

北京林业大学 考研论坛/2013-09-20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导师介绍:朱清科(3)
2011-10-20

2.参加完成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方案编写工作
  (1)参加完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调研、起草、修改工作(国务院已正式发布)。
  (2)参加完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林业专题调研报告的调研、撰写等工作。
  (3)参加完成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科技支撑实施方案”、“防沙治沙工程科技支撑”和“中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科技支撑实施方案”等重大科技工程方案的编写工作。
  (4)参加完成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96-007) “项目中期自评估报告”、“项目验收自评估报告”及其附件起草撰写等工作。
  (5)参加完成了2116项目“林业生态工程构建及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项目可性行论证报告”的起草撰写和修改工作。
  (6)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科技园区规划”、“2001年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指南”等农业科技计划方案的编写与修改工作。
  (7)参加完成了“森林植被生态效益定位监测站网建设与研究项目可性行研究报告”、“中国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建设情况”的起草撰写等工作。
  (8)参加编写“十五”林业生态工程攻关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9)参加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2020年)》起草和统稿工作。
  (10)参加国家林业局《“十一五”林业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起草和统稿工作。 论文目录: 1.秦伟,朱清科,吴宗凯,刘广亮,赖亚飞. 2007,吴起县2015 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干旱区研究,24(1):70-77
   2.魏天兴,朱金兆,张建军,毕华兴,朱清科. 2007,水分平衡基础上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林配置模式探讨, 水土保持研究, 14(1):179-184
   3.李文华,朱清科,赖亚飞,李宏生,徐怀同,刘广全. 2007,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棘的光合特性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5(1):135-140
   4.吉文丽,李卫忠,Martin J Lechowicz,朱清科, Marcia J Waterway. 2007,光和磷对苔草属植物胡萝卜状根形成及分布格局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12):210-217
   5.秦伟,朱清科,方斌,陈卫平. 2007, 陕西省吴起县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水土保持通报,27(6):102~107,125
   6.武思宏,朱清科,余新晓,张学培. 2007,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合理林分密度计算与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14(4):386-388
   7.杨锋伟,陈丽华,朱清科,毕华兴. 2007,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14(4):389-393
   8.李洁,郭小平,朱清科. 2007,果树蒸腾光合及水分利用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14(4):302-308
   9.薛智德,朱清科,梁宗锁等. 2007, 延安研究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西北林学院学报, 22 (3):16-20
   10.李洁, 朱清科, 郭小平. 2007,不同土壤水分对幼龄梨树生理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27(2):79-82
   11.吴根梅、朱清科,2007,ADO技术在无限流向算法实现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 :164~167.
   12.李文华,朱清科,赖亚飞,李宏生,徐怀同,刘广全,2007,陕北柠条的光合特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31(2)
   13.焦雯珺,朱清科,张宇清,吴秀芹,王娜.2007,陕北黄土区退耕还林地生物结皮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大学学报,29(1):102-107
   14.秦伟、朱清科、张学霞、李文华、方斌,2006,植被覆盖度及其测算方法研究进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9):163~170
   15.焦雯珺, 闵庆文, 林焜, 朱清科, 张建军. 2006, 植物氮素营养诊断的进展与展望. 中国农学通报,22(12):351-355
   16.张岩,朱清科. 2006, 黄土高原侵蚀性降雨特征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6):99-103
   17.刘鹏举,赵仁亮,朱金兆,朱清科,唐小明,2006,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5(4):521~524,544(EI收录)
   18.刘鹏举、朱清科、吴东亮、朱金兆、唐小明,2006,基于栅格DEM与水流路径的黄土区沟缘线自动提取技术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8(4):72~76(EI收录)
   19.郭小平、朱清科、朱金兆、沈应柏,2006,晋西黄土高原酥梨水分调控效应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8(4):118~122
   20.赖亚飞、朱清科、张宇清、秦伟、李文华,2006,吴旗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水土保持学报,20(3):83~87
   21.吉文丽、朱清科、李卫忠、姚爱静,2006,苔草植物分类、利用及物质循环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3(2):15~21
   22.张宇清、朱清科、齐实、张岩,2006,梯田生物埂几种灌木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8(2):34~38
   23.张岩、朱清科,2006,土壤侵蚀过程模型中的天气生成器研究述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4(3):103~108
   24.秦伟、朱清科,2006,绿色GDP核算中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研究进展,中国水土保持科学,4(3):109~1116
   25.武思宏、毕华兴、朱清科、张晓明,2006,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量测算与分析,干旱区研究,23(4):550~557
   26.WU Sihong, ZHANG Xiaoming, ZHU Qingke, 2006, Effect of vegetation precipitation upon Runoff and Sediment Production on Slope Lands of the Loess Area in China,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 54-65
   27.吉文丽、李卫忠、郝红科、朱清科,2005,喷射绿化技术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研究,12(6):150~158
   28.牛健植、朱清科,2005,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方法改革初探,中国林业教育,5:52~54
   29.刘卉芳、朱清科、孙中峰、姚爱静,2005,晋西黄土区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及产沙的影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5):61~66
   30.刘卉芳、朱清科、孙中峰、魏天兴,2005,黄土坡面不同土地利用与覆盖方式的产流产沙效应,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37~141
   31.姚爱静、朱清科、吉文丽、张宇清,2005,林分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林业调查规划,30(2):70~76
   32.尹忠东、朱清科、毕华兴、张建军,2005,黄土高原植被耗水特征研究进展,人民黄河,27(6):35~37..
   33.尹忠东、朱清科、张岩、毕华兴,2005,浅析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增刊):93~94
   34.张宇清、朱清科、齐实、张岩、王冬梅. 2005, 梯田埂坎立地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生态学报,25(3):500-506
   35.张志、朱金兆、朱清科、张宇清、姚爱静、曹 刚、魏 铁. 2005,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景观地形分异格局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7(2):43-48
   36.张志、朱清科、朱金兆、张宇清、李永芳. 2005, 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在流域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以晋西黄土区吉县蔡家川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3(1):25-31
   37.RunCang Sun, XiaoFeng Sun, JiangXia Sun, QingKe Zhu. 2004,Effect of tertiary amine catalysts on the acetylation of wheat straw for the production of oil sorption-active materials, C. R. Chimie 7 (2004) 125-134
   38.Liu Huifang Wei Tianxing Zhu Qingke. 2004, Analysis of Sediment Source of Watershed in Western Shanxi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71-76


2014考研政治英语全程辅导 想不过都难![试听]



本文共5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