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宋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12


基本情况:宋晖,男,1978年7月出生,吉林长春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传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语言学专业博士,博士后。学术兴趣: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邮箱:yuedu@126.com


[研究课题]
主持完成
1.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转折类话语标记研究”。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种子计划”项目。
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5年校级重点科研项目“主观视点理论与转折范畴研究”。
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重点科研项目“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让步范畴认知模式应用性研究”。
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促进计划——研究生公共课质量提升工程。
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语言学教学案例汉英国际比较研究”。


参与完成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刑侦领域中汉语方言与语言规范化研究”。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有标复句层次关系信息化研究”。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有标假设复句研究”。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语言大数据挖掘与文化价值发现”。


[获奖情况]
1.2017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教学比赛一等奖。
2.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3.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最佳编辑称号(2/200)。


[研究成果-论著]
1.《现代汉语转折类话语标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版
2.《“宁可”类复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3.《中国语言问题散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研究成果-论文(2018)]
1.“话说回来”的“界指”模式研究,《语言研究》,2018年第1期
2.非传统安全视域下的语言安全观,《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14期全文转载
3.对外汉语在线教学的“三教”问题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年第2期
4.《寄父家书》:语言学家的“小目标”养成之路,《语言文字周报》,2018年12月26日
[研究成果-论文(2017)]
1.加强“微语言”治理刻不容缓,《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3月16日
2.“之乎者也”有所谓,《读书》,2017年第8期
3. 论话语标记的概念界定与语料选择,《中国外语》,2017年第4期
4.元知识理论指导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训体系构建——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教专业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年第4期
[研究成果-论文(2016)]
1.犬人与狗拿耗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3日
2.小议“××猿”,《语文建设》,2016年3月11日
3. “主观视点理论”的语言学观照,《新华文摘》,2016年3期
4. 疏堵结合根治语言低俗化顽疾,《人民日报》(理论版),2016年3月17日
5. 语文教材“铁肩”担传统文化,《光明日报》(语言文字版),2016年6月12日
6. 微语言中的“语言污染”,《光明日报》(语言文字版),2016年12月11日
[研究成果-论文(2015)]
1.“搔首”非女人专利,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23日
2. 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史意识,《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2期
3.转折话语标记模式研究,《汉语学习》,2015年2期
4.语言单位的排序有理有据,《社科新书目》,2015年3月30日
5. 再说“压寨夫人”,《语言文字周报》,2015年2月25日
6. “主观视点理论”的语言学观照,《华中师大学报》,2015年5期
7.你拥有精神上的故乡吗,《中国青年报》,2015年5月11日
8. 从一则叫卖语言个案说开去,《语言文字周报》,2015年6月10日
9. 微内容生产的传播语境观照,《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12期
[研究成果-论文(2014)]
1.两个三角语法理论溯源,《汉语学报》,2014年1期
2.再论“转折”,《语文研究》,2014年4期
3.乌克兰乱局突显的语言问题,《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日
4. “人艰不拆”等网络词语语用动机初探,《语文建设》,2014年8期
5. 话语标记研究三题,《外语教学》,2014年4期 (《新华文摘》2014年23期转载500字)
6. 中国与世界的语言学:“出场”与“重塑”的“舞台效应”,《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30日
7.《汉语语法学》:我的治学心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8月8日
8.语言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1日
9. 从“七月流火”“明日黄花”看语义错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11日
10.“偏袒”本非贬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2日


[研究成果-论文(2013)]
1.汉语运用无需力避歧义——兼与俞吾金先生商榷,《学术界》,2013年4期
2.从文化语义看“问题宣传语”,《语文建设》,2013年5期
3.张巨龄和我的一段往事,《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5月21日
4.海然热:语言人“沟通”社会,《文汇读书周报》,2013年6月28日
5.汉英文化语言场域构建,《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3期
6.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语言学接口,《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第1辑
7.也谈“随着N1+(的)+V,N2越来越A”格式,《对外汉语研究》,2013年9期
8.基于多问题意识的社会语言学单学期教学模式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8期
9.对汉字的变化,不必杞人忧天,《光明日报》(评论版),2013年9月12日
10.现代汉语中的“与其p,宁可q”复句格式刍议,《东南亚地区汉语国际教育趋势与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
11.钱锺书名字的写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18日


[研究成果-论文(2009-2012)]
1.“宁可p,也q”与“宁可p,但q”的转换条件,《汉语学习》,2012年1期
2.“宁可”类复句归属解,《语言研究》,2012年2期
3.中国语言学研究现状检视—基于<中国语文>(2009)等九种专业刊物,《南开语言学刊》,2012年1期
4.多视角看字母词,《文汇报》,2012年10月13日
5.“元芳,你怎么看”,“我挺”,《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29日
6.教材统一化 师资本土化,《现代教育报》,2012年10月24日
7.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新华文摘》,2011年5月转载500字
8.中国语言生活问题全景扫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12日
9.“宁可”类复句观点性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4期
10.语言研究的新取向:学术创新与民族品牌,《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11.“宁”标复句的表值解析,《语文研究》,2009年4期
12.基于哲学理据的语言本位观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3期
13.P着也是P着”句式的表里值考察——兼与“与其A,不如B”句式比较,《华文学刊》[新加坡],2009年2期
14.“足足”的小三角查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2期
15.现代汉语中的“与其p,宁可q”复句格式刍议,《语言与翻译》,2009年1期
相关话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