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防重点预研等研究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和部委级奖励,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依托于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学科始建于2000年的交通工程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点,2003年新增了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居第九位,2005年获得载运工具运用工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以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基础重点建设的学科。学科现有教职工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位,教授4名,引智计划特聘教授1名,兼职教授3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7%,81%以上教师具有外学缘学历。该学科现有在校博士生9人,硕士研究生33人,工程硕士研究生22人,本科学生210人,已形成多层次人才培养且相互协调促进的良好局面。
学科现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和汽车运用工程实验室,设备资产总额5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1600余平方米。通过学校“985工程”和“十五”“211工程”建设,重点建成了人-车-路-环境及信息系统的综合研究平台,已初步形成通过信息数据传输互联为有机整体的移动车载信息和动态驾驶环境研究平台、交通运输控制及信息指挥平台。
近年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运输安全与现代物流、新能源载运工具与运用、车辆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和车载信息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先后承担了交通部“东北地区边贸通道和运输枢纽建设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交通信息网络环境下数字行为特征识别”、国家863项目“驾驶人安全状态监测及预警技术”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参加的“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产品及其应用”200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迄今为止,本学科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66篇,其中国际著名刊物39篇,国内核心学术刊物35篇,院校学报18篇,国际学术会议17篇。有26篇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EI”、“SCI”、“ISTP”、“ISR”摘引。本学科出版著作8种,其中主编大学生及研究生教材2种。同时学科积极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人才交流和科研、教学合作。
学科主要具有所有二级学科均在交通工程系统一协调建设的优势。学科坚持以交通运输为中心,以车辆和动力学科为支撑,以信息和管理为手段,以系统集成为主线,突出特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软硬结合的指导思想,站在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运输安全与现代物流研究、车载信息与安全驾驶研究、车载故障诊断与车辆安全研究、新概念载运工具与运用研究、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控制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交通仿真研究、道路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研究。
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海洋开发、与海洋军民装备的发展需求更将给海洋运载器技术的进步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为水面水下交通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军装备和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安防的工程技术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内,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本学科方向和内容得到不断的升华和拓展,在与数学、物理、电子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中,形成了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畴。
考虑到学科与学院的实际情况,为了达到学院建设目标,必须按不同层次规划好学科发展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各二级学科发展之上,将重点从三个大的方面展开,一是水中无人系统平台方面,重点研究水下无人平台系统分析与集成、水动力、导航与控制、海洋基本信息采集与测量、信息传输与交换等仿真、设计与集成技术;二是水声工程技术方面,重点研究以近程声纳技术为核心的逐步发展而来的适用于陆地、海洋、天空的全方位新兴探测技术,解决水中环境、目标成像探测与识别等物理和工程化技术,主要体现在水声技术与空间谱技术相互交叉、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三是海洋开发、生产、转换、利用方面。
本学科主要培养从事水下潜航器、水声工程、水动力装置、各类海洋勘探的研究、设计、检验以及海洋开发的高级研究及技术人才。要求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化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翻译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备较强的外语交际与写作能力。
目前,已经展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中无人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研究、水中近程目标超声探测与识别、水中阵列信号处理、水下巡航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方向涉及多个国家基金和基础预研项目,并且多个课题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而且在工程应用实践方面也取得很大突破。同时近年来国家投入逐年增加,水声实验相关的仪器设备更新改造速度加快,研究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