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形貌、尺寸调控引起的量子尺寸效应、限域效应成为纳米材料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开始了对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新认识,尤其是半导体纳米晶材料。随着光电、信息以及新能源应用的特征尺寸不断减小,器件应用已对半导体纳米晶材料的微纳结构、异质界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尺寸、形貌等引起物理/化学性质调控的同时,其杂质工程、能带工程研究引起的界面调控及器件级组装及性能应用成为瓶颈问题之一。
张加涛研究团队在学校先进材料实验中心(ECAM)平台支持下,在学校创新人才专项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从新方法、新结构、新性能角度,建立了逆向竞争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制备新方法,实现了II-VI族半导体纳米晶深度位置的稳定异价掺杂及与金属异质结构中的异质界面的精确调控合成。最近,在Plasmon增强的Au/CdSe异质纳米棒近红外(>700nm)光电催化产氢、掺杂量子点“墨水”打印及防伪应用、以及Plasmon增强的Au@CdHgTe纳米棒/石墨烯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件应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团队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合作,在金属@半导体异质纳米结构研究积累基础上(Science, 2010; Adv. Mater., 2014; Angew. Chem. Int. Ed., 2015; Adv. Mater., 2016; Nano Energy, 2018; Nano Energy, 2019; J. Mater. Chem. Mater. A, 2018)通过精确调控Au/Ag核壳纳米晶的硒化反应以及逆向竞争的水相阳离子交换反应,实现了从核壳结构(core/shell)到哑铃结构(nanodumbbell)演变的Au/CdSe异质纳米棒的制备及异质界面的高质量构建。得益于Au棒的纵向SPR效应及两端的电磁场增强“热点”以及高质量的异质界面,制备的Au/CdSe HNRs在近红外区具有很强的光吸收特性,实现了Plasmon增强的高效热电子注入效应。结合空间分辨的表面光电压成像表征(与李灿院士团队合作),成功研发出一种在近红外光波段具有高的吸收效率,又具有高的可见-近红外光电催化产氢性能,且其法拉第效率高达96%的光电催化材料。光电催化产氢活性(45.29 μmol cm-2h-1)通过5天的连续测试,没有明显降低。北理工的王虹智博士研究生以及大连化物所的高玉英博士研究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相关工作以“Efficient plasmonic Au/CdSe Nano-dumbbell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Generation beyond Visible Region”为题,在线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9, DOI: 10.1002/aenm.201803889)上。
团队基于已有的半导体掺杂纳米晶/量子点研发基础(Angew. Chem. 2015; Adv. Mater. 2015; Nature Nanotech. 2018; Angew Chem. 2018),发现了Ag掺杂CdX(X="S," Se等)等II-VI族量子点的可逆阳离子交换(Ag2X与CdX之间的可逆转化)可多次实现有无荧光的切换。然后通过表面配体交换以及掺杂量子点分散在碱性水/乙二醇溶剂中,实现了可控粘度的“墨水”制备。进而实现了掺杂量子点在不同衬底(羊皮纸,纸币,PET等柔性衬底)上的喷墨打印和图案化(宏观厘米、分米尺寸器件规模)。利用可控的荧光切换实现了更高安全性的多模式防伪应用。相关工作以“Hydrophilic Doped Quantum Dots “Ink” and Their Inkjet-Printed Patterns for Dual Mode Anti-Counterfeiting by Reversible Cation Exchange Mechanism”为题,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 10.1002/adfm.201808762)在线发表。黄文艺硕士研究生和徐萌讲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团队在Au@HgxCd1-xTe金属/碲化物半导体核壳纳米棒的精准合成基础上,基于壳层材料的窄带隙特点以及Au纳米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实现连续可调的可见光-近红外吸收特性。与国家纳米中心谢黎明研究员团队(光电探测器件表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Sarah J. Haigh教授(高分辨STEM表征)、香港城市大学Andrey L. Rogach教授(海外名师计划资助)合作,利用石墨烯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特点,实现了石墨烯/Au@HgxCd1-xTe纳米棒光电器件的合成。所合成的器件实现了可见光到近红外宽波段(550-1300 nm)的高光响应效率(~106A/W)。展示了其在红外光电探测领域方面的应用价值。相关工作以“Au@HgxCd1-xTe core@shell nanorods by sequential aqueous cation exchange for near-infrared photodetectors”为题发表在Nano Energy 杂志上(2019, 57, 57-65)。李欣远博士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
上述相关论文链接如下:
1、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enm.201803889;
2、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808762;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18309364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理工张加涛团队在半导体纳米晶材料器件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1
相关话题/纳米 光电 半导体 结构 材料
PRL报道北理工方岱宁、陈浩森团队联合西工大李玉龙、郭亚洲团队在材料动态失效领域最新成果
2019年1月11日,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在线报道了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完成单位)联合研究成果。在方岱宁院士、李玉龙教授的指导下,郭亚洲副教授(第一作者)、陈浩森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朱盛鑫博士和阮启超硕士等开展了绝热剪切带的产生 ...北京理工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1北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接受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
9月25日至9月27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联合会专家组对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 9月26日上午,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见面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大厦举行,联合专家组全体成员、副校长王晓锋、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学院及专业主要负责人、教师代 ...北京理工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1【学会优博】关于推荐2020年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根据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关于推荐2020年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现开始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请各相关学院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组织推荐工作,于2021年3月1日前,由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干事将推荐材料纸质版、电子版报送研究生楼219学位与学部办公室理学与材料学部,研究生 ...北京理工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1【学会优博】关于我校推荐2020年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由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化学会协办,现开始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请各相关学院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具体详见申报指南:https://www.jingbokejijiang.com/declaration/rule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1【学会优博】关于我校推荐2020年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由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化学会协办,现开始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请各相关学院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具体详见申报指南:https://www.jingbokejijiang.com/declaration/rule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1【学会优博】关于我校推荐2020年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由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化学会协办,现开始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请各相关学院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具体详见申报指南:https://www.jingbokejijiang.com/declaration/rule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1航天航空学院陈常青课题组报道具有逻辑运算能力的力学超材料
清华新闻网12月14日电冯·诺依曼构架的电子计算机通用性广,具有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是近几十年来信息和智能时代的发展基础。与此相比,传统材料尽管支撑了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发展,但它们的主要性能指标仍然是刚度和强度等被动性参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信息处理能力能否成为新一代的“智能”材料的重要指标?图1基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清华团队开发高效化学动力学治疗纳米催化剂用于肿瘤治疗
清华新闻网12月14日电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赵凌云副教授团队与化学系危岩教授团队利用高温热分解反应快速制备铁离子掺杂的钯基纳米晶(Fe0.037Pd0.963),得到的纳米晶具有优异的芬顿反应催化效率(Vmax=1.69×10?9Ms?1),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Fe2+介导芬顿反应效率的提升来自于晶体中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材料学院王秀梅团队发现取向结构材料诱导大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迁移和分化
清华新闻网12月7日电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一直是神经科学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当前,基于生物材料的再生修复策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共识。生物材料通过递送结构、力学、生物化学等细胞调控信号,激活组织再生潜能。此前,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王秀梅团队提出了多模态组织工程新策略,通过自主开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材料学院姚可夫、邵洋研究团队在腐蚀法制备析氧反应电催化剂领域取得新进展
清华新闻网12月3日电氢气是一种高密度的能量载体和重要的化工原料,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解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制氢方法,当前电解水的效率主要受限于其阳极析氧反应(OER)较高的过电势。为了提高电解水的效率,需要使用电催化剂降低OER的过电势。利用腐蚀法在泡沫铁上制备的自支撑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