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8
王馨
出生日期:1973年12月
所在学科:管理学、教育学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
E-mail:wang_xin@bit.edu.cn
办公地址: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学习经历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2016-2018,导师:Peter A. Gloor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学专业(知识管理方向),管理学博士,2007-2011. 导师:秦铁辉
北京文献服务处,科技情报专业,理学硕士,1995-1998. 导师:张四维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理学学士,1991-1995. 导师:王知津
工作经历
北京文献服务处 科技信息中心 从事科技信息分析(1998-2008)
北京理工大学 图书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从事教学科研(2011~~)
科研方向
传统文化教育与悟性心智模式、知识管理与跨界创新、媒介信息分析素养
代表性学术成果
【研究特色——悟性心智模式和创新、悟性教育和教学法】:
[1] 团队悟性创新理论框架: 中国航天工程情境下的本土创新案例研究,核心期刊论文,排序第一,2017。
[2] 东西融合之悟性思维:伊隆马斯克的隐喻谜团,核心期刊论文,排序第一,2018。
[3] 重大科技工程中多学科团队的协同知识创造研究,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课题研究报告,排序第一,2017。
[4] Wuity(悟性)as Higher Cognition Combining Intuitive and Deliberate Judgments for Creativity: Analyzing Elon Musk’s Way to Innovate// F. Grippa et al. (e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Studies on Entrepreneurship,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ynamics,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74295-3_14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排序第一,2018。
[5] Building Shared Present and Future: Learnings from Henry Ford and Albert Kahn’s Co-Wu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on the Moving Assembly Line and Mass Production//Song Y., Grippa F., Leit?o J., Gluesing J., Riopelle K., Gloor P. (e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Springer, Cham,165-182,排序第二,2019。
[6] Wuity – The Proposed Third Cognitive Model for Mindfully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 Case Study of Two Chinese Aerospace Projects,.//Sinclair M.(eds). Handbook of Intuition Research as Practice, Edward Elgar,排名第一,2020。
[7] Spirituality and Wuity: A Cross Cultural View Using Mindfulness as an Aid to Implementing Sustainability in Organizations,AOM conference paper,2020,排名第二。
【编著出版】
王馨(独著). 面向创新的代际知识转移方法与机制——基于中国航天导师制的案例研究.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王馨(合译).构建市场,塑造边界:新兴领域的企业家力量//李平,曹仰峰,编. 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王馨(参著).信息服务的信息技术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期刊论文】
王馨, 李平 (2018). 东西融合之悟性思维: 伊隆? 马斯克的隐喻谜团.外国经济与管理,40(1), 124-140.(CSSCI)
王馨, 李平 (2017). 团队悟性创新理论框架:中国航天工程情境下的本土创新案例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39(3): 3-23.(CSSCI)
施明, 王馨 (2017). 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领域主题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40(2), 71-76. (CSSCI)
王馨, 王佳宁 (2014). 中美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代际知识传承案例比较研究.科研管理, (11), 17-25. (CSSCI)
王馨 (2014). 战略情报研究反思与探索之二——战略情报用户的隐性需求和知识服务中的知识沟通.情报理论与实践,37(4), 7-10.(CSSCI)
王馨 (2014). 战略情报研究反思与探索之一——基于情报融合和情报分析的团队一体化动态情报研究模式.情报理论与实践,37(3), 1-5.(CSSCI)
王馨 (2014). 跨学科团队协同知识创造中的知识类型和互动过程研究——来自重大科技工程创新团队的案例分析.图书情报工作,58(03), 20-26.(CSSCI)
王馨 (2013). 战略情报研究模式反思与探索: 计划, 动态还是协同.情报理论与实践,36(8), 1-5.(CSSCI)
王馨,周丽霞,刘佳 (2013). 代际知识转移研究述评——一个新兴领域的现状和走向.情报科学,31(1), 142-147. (CSSCI)
刘佳,王馨 (2013). 组织内部社会网络联系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情报科学,31(2), 105-109. (CSSCI)
王馨 (2012). 隐性知识研究的困境和深化——兼论基于理解维度引入新的研究路径.情报理论与实践,35(4), 25-28.(CSSCI)
董小英, 王馨, 张娜 (2011).中国企业竞争情报标杆实践.中欧商业评论,(7), 70-73.
王馨, 岳高峰 (2010). 知识管理框架述评: 标准, 共识及未来的研究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 (9), 120-124.(CSSCI)
王馨, 秦铁辉 (2009). 基于嵌入理论的人际情报网络影响因素模型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 (10), 13-16.(CSSCI)
【会议论文】
Wang X. (2020). Wuity – A Proposed Third Cognitive Model for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 Case Study of Two Chinese Aerospace Projects.Handbook of Intuition Research as Practice, Edward Elgar.
Riopelle K., Wang X. (2019). Building a Shared Present and Future: Learnings from Henry Ford and Albert Kahn’s Co-Wu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on the Moving Assembly Lin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Song Y., Grippa F., Leit?o J., Gluesing J., Riopelle K., Gloor P. (e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Springer, Cham (in press), 165-182.
Wang X., Gloor P.A. (2018). Wuity as Higher Cognition Combining Intuitive and Deliberate Judgments for Creativity: Analyzing Elon Musk’s Way to Innovate. In: Grippa F., Leit?o J., Gluesing J., Riopelle K., Gloor P. (e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Studies on Entrepreneurship,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ynamics. Springer, Cham, 3-42.
Wang, X., & Gloor, P. A. (2018). Wuity(悟性)as Higher Cognition Combining Intuitive and Deliberate Judgments for Creativity: Analyzing Elon Musk’s Way to Innovate. I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pp. 165-182). Springer, Cham.
Wang, X., & Peregoy, R. (2018). Spirituality and Wuity as a mindful tool to sustainability. MSR PDW of Academy of Management, Chicago.(working paper)
Wang, X. & Li, P. P. (2018). “Wuity” As Higher Cognition Combining Intuition and Deliberation for Creativity: Cases from Chinese Aerospace Community. Intuition Symposium of Academy of Management, Chicago. (working paper)
王馨,李平 (2014). 非主题知识、“取象比类”认知模式和团队悟性知识创造,中国国际管理学会(IACMR).
王馨,李平 (2014).中国航天工程情境的团队本土创新案例研究,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国际研讨会,武汉.
Wang, X., Wang, J.N. (2013). 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in Workplace: Relational Model of Situation, Method and Effec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conomic (EI)
WANG, J.N. ,Yuan, W., Wang, X. (2013). China Population Strategy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Econom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EI).
王馨 (2013).重大科技工程中多学科团队的协同知识创造,2013年北京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变革与创新”.
王馨 (2013).战略竞争情报反思与探索,第十九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
Wang, X. , Dong, X. Y. (2012). A Conceptual Model of Coope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In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Asia Pacific(KMAP),Hong Kong.
Wang, X., Lv, R.H.(2012). 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ervice System——Knowledge as a Service workshop ,Nan Jing.
Wang X., Zhou, L.X. (2012). A New Research Approach:From Tacit Knowledge to Unthematic Knowledge.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ervice System——Knowledge as a Service workshop, Nan Jing.
Dong, X. Y., Yu, Y., Wang, X. (2012). Leveraging E-Government for City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Digital WUYI’,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ECIS).
Dong, X.Y., Yan, M. L., Wang, X. (2012).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learning: case study of Huawei,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nagement Research (IACMR)
王馨,秦铁辉 (2011). 科研团队协同知识创造过程,第一届全国情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
Wang X., Dong X. Y. (2010). 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at Workplace: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ectual Capital, Knowledge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Learning .Hong Kong, China(ISHHP).
Wang X., Gong, J.G. (2010). Evolutionary Path of Indigenous Management Researchers. Toward Geocentric Integration: From a Knowledge Perspective[100],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II, Lanzhou, China (CPCI).
王馨 (2009).从模仿到创新的双模态动力机制研究, 第四届中国管理学年会.
承担科研情况
王馨,参与,创新创业创造理论研究初探,中国科协项目,2020。
王馨,主持,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之徐滨士院士,中国科协项目(2014-G-Z-XH10);
王馨,主持,重大科技工程中多学科团队的协同知识创造研究,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CTQ034);
王馨,主持,重大科技工程中代际知识传承和创造的导师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870026);
王馨,主持,工程情境下的本土创新研究:“取象比类”认知模式和悟性知识创造过程,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王馨,主持,重大科技工程中多学科团队的协同知识创造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王馨,主持,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导师制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王馨,主要参与人//周丽霞,面向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的政策法规研究,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课题(12BTQ010);
王馨,主要参与人//张翔,“两弹一星”实践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管理启示研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课题(2010GXS1B004);
王馨,主要参与人//秦铁辉,竞争情报活动的人际网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王馨,主要参与人//卢亮,国防高技术的发展问题,“国防863”项目;
王馨,参与人//张维迎,利用电子政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王馨,参与人//董小英,不确定环境中企业家获取知识的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所获奖励
王馨(2013). 知识管理框架体系架构建议,中国国家标准化研究院采纳;
王馨,秦铁辉(2011). 科研团队协同知识创造过程, 全国情报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卢亮,王馨,等(2007).863战略研究项目(JK02),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馨(2004),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贡献奖;
社会兼职
中国管理国际学会(IACMR)会员、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
麻省理工学院协同创新专业委员会协调人(COINs);
《知识管理论坛》编委、《图书情报工作》和《情报理论和实践》审稿专家;
相关话题/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林英
姓名:李林英出生日期:1963-05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llying@bit.edu.cn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导,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指委委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标兵,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 主讲硕士生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郭丽萍
姓名:郭丽萍出生日期:1967-09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guolpbj@sina.com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经历2014年5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2005年7月至2012年,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翟杰全
姓名:翟杰全出生日期:1964-02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zhaijiequan@bit.edu.cn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翟杰全,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1987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工作,曾任人文社会科学系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教务处副处长。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毅翔
姓名:张毅翔出生日期:1977-02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xyz120763@126.com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社科基金1项及其他项目约10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新刚
姓名:刘新刚出生日期:1978-10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liuxg@bit.edu.cn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清华大学博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主要从事《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金融学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宗海
姓名:陈宗海出生日期:1970-05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理论与周边外交研究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chenzonghai@ruc.edu.cn联系电话:(办)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2007.7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博士。1996.6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政法系,政治学硕士。2015.3-2016.2英国剑桥大学人类、社会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崔建霞
姓名:崔建霞出生日期:1963-11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cjxia@bit.edu.cn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2004.09–2007.07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1999.09–2002.07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1980.09–1984.07山东大学哲学系学士工作经历北京理工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那日苏
姓名:那日苏出生日期:1954-12所在学科:科学技术哲学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narisu1997@sohu.com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那日苏,男,蒙古族,1954年12月27日出生于内蒙古,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教授,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委员;国家海外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洪玲
姓名:陈洪玲出生日期: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职称:教授邮编:100081E-mail:chlrose@163.com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 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硕导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硕士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 利
姓名:孙利出生日期:1974-2所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职称:副教授邮编:100081E-mail:ddju@sohu.com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个人简历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工作经历2005年7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7月-2010年7月,清华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