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金正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姓名 金正耀


职称 教授
电话
邮件 zyjin@ustc.edu.cn
所属单位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主要专业方向 专门史、中国青铜器与铅同位素考古研究

个人信息
金正耀,化学学士(1981)、科学史/科技考古硕士(1984)、哲学博士(1988)。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牛津大学FLAME项目(2015-2019)伙伴小组成员。
  曾讲学哈佛、波士顿、剑桥、UCL、牛津等国际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长期致力于宗教与科学及将现代科技应用于考古领域的研究,最先在中国开展铅同位素考古并发现商代青铜器所含高放射成因铅,相关系统性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国内最先开展考古材料热历史的热释光定温和冶铸遗物光释光测年研究,并在国际专业杂志发表系列论文成果。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基金、国家十二五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基金、日本文部省国际共同研究基金、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科学研究基金、美国J. Paul Getty基金等20余中外项目。
  在《考古》、《文物》、《历史研究》、《哲学研究》、Archaeometry、Quaternary Geochronolog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日文论文120余篇;出版《道教与科学》、《道教与炼丹术论》、《中国铅同位素考古》、《中国道教史》(合著)、《任继愈文集》(合编)、《中国の道教》(日本)、《道樞逐字索引》(合编、日本)等16部。

个人简历
 教育简历
  1977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动力工程系化学专业学习,理学学士(1981)
  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史专业,导师钱临照院士、李志超教授,理学硕士(1984)
  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学习,宗教学专业,导师任继愈教授,哲学博士(1988)
 工作简历
 1984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6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年7月至1992年7月、1993年11月至1994年12月先后任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客座研究员          
  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日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特别研究员
  1996至1998年参与日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日本文部省国际共同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出土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中方主持人
  1999年3月至9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
  2002年10月至12月美国国立美术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J. Paul Getty基金访问教授。                  
  现任国家学术项目《中华大典》常务编委、《理化典》主编

代表性论文目录
近期部分论文(2010-)
1. 2015. ZhengYao Jin, YouJin Wu, AnChuan Fan , ZhanWei Yue, Gong Li, ShengHua Li, LiFeng Yan, Luminescence study of the initial, pre-casting firing temperatures of clay mould and core used for bronze casting at Yinxu (13c. BC~11c. BC),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30:374-380.
2. 2015.AnChuan Fan,ZhengYao Jin, YingYu Liu, ShengHua Li,YingZi ZhangSun, YouJin Wu. OSL chronology of traditional zinc smelting activity in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30:369-373.(通讯作者)
3. 2014.Xingxiang Zhang, James Burton,Zhengyao Jin, Minghua Xiao, Anchuan Fan, Jifeng Xu,Isotope studies of human remains from Mayutian, Yunnan Province, Chin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50:414-419.(通讯作者)
4. 2013.Youjin Wu,Zhengyao Jin,Anchuan Fan,Hui Fang.Firing temperature of a clay core sample in a bronze tripod from Daxinzhuang Site in China using TL techniques.Geochronometria40(4):317-321.(通讯作者)
5. 2012. Zhengyao Jin, Youjin Wu, Gong Li, Anchuan Fan, Guosheng Chen, Lifeng Yan. Lumin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firing temperature of archaeological pure sand related to ancient Dian bronze casting, China. 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10:387-393.
6. 2012. JIN Zhengyao, Li Gong, Wang Haigang, Tian Jianhua, Jiang Zhilong. Recent Discoveries Concerning Metallurgy in Bronze Age Yunnan.In: (Eds. P. Jett, B. McCarthy, J. G. Douglas)Scientific Research on Ancient Asian Metallurgy,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Forbes Symposium at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 London: Archetype Publications Ltd, 47-51.
7. 2011.GE Wei, LIU Li, CHEN Xincan,JIN Zhengyao. Can noodles be made of millet? :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noodle manufacture together with starch grain analyses. Archaeometry. 53(1): 194-204.(通讯作者)
8. 2010.J. H. Tian,Z.Y. Jin, R.L. Li, L.F. Yan, J.Y. Cui. An elemental and lead isotopical studies on bronze helmets from royal tomb No. 1004 in Yinruins. Archaeometry, 52(6): 1002-1014.(通讯作者)
9. 2014.金正耀.商末至西周早期銅甗工艺的演变及其意义. 载《两周封国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544-550.
10.2013.金正耀.安陽前期殷人經略地域的方向轉換與青銅資源保障,《金玉交輝——商周考古、藝術與文化論文集》,臺北:219-234.
 国内部分
相关话题/社会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