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电话: **
邮箱: liuyc@ustc.edu.cn
科研领域: ????? 主要从事变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以及大地构造学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1988年以来,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多项有关大别山造山带以及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五河一带变质基底和相关岩石的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地质研究项目,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突破。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专著三部。研究方向为变质地球化学、岩石大地构造与前寒武纪地质学及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主要涉及:1.大陆板块的俯冲与折返过程,侧重于大别山俯冲陆壳内部的多层次拆离解耦与差异折返机制以及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和演化及其变质和部分熔融过程中元素和同位素行为;2.前寒武纪大陆的生长与演化,侧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深源(下地壳)包体的时代、岩石成因和演化及其变质和部分熔融过程中元素和同位素行为;3.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等方面。
个人简介
刘贻灿,1962年生于安徽潜山,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地质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获合肥工业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8年7月至2004年1月,在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现为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工作,专业技术职务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以及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4年5月至1994年7月,被派遣去瑞士联邦高级理工学院(ETH)地质系进修构造地质学;1999年以来,多次去意大利、日本、挪威、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等国进行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从1993年开始,与意大利都灵大学地球科学系一直保持国际合作关系。
2004年2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5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荣誉奖项
1991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排名第二)、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排名第三)、2002年和2008年分别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均排名第二)以及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0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发表文章
1. Liu Y.-C., Deng L., Gu X. et al. 2015. Application of Ti-in-zircon and Zr-in-rutile thermometers to constrain high-temperature metamorphism in eclogites from the Dabie orogen, central China. Gondwana Research, 27: 410-423.
2. Liu Y.-C., Deng L.-P., Gu X.-F. 2015. Multistage exhumation and partial melting of high-T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in continental subduction-collision zone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8: 1084-1099.
3. Liu Y.-C., Wang A.-D., Li S.G. et al. 2013. Composition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deep-seated xenoliths from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Gondwana Research, 23: 1021-1039.
4. Wang A.-D., Liu Y.-C.*, Gu X.F. et al. 2012. Late-Neoarchean magmatism and metamorphism at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Precambrian Research, 220-221: 65-79.
5. Liu Y.-C., Gu X., Li S. et al. 2011. Multistage metamorphic events in granulitized eclogites from the North Dabie complex zone, central China: evidence from zircon U-Pb age, trace element and mineral inclusion. Lithos, 122: 107-121.
6. Liu Y.-C., Gu X., Rolfo F. et al. 2011.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multistage exhumation of eclogite from the Luotian dome, North Dabie Complex Zone (central China): Evidence from mineral inclusions and decompression textur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42: 607-617.
7. Liu Y.-C., Liu L.-X., Gu X.-F. et al. 2010. Occurrence of Neoproterozoic low-grade metagranite in the western Beihuaiyang zone, the Dabie orog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5: 3490-3498.
8.Liu Y.-C., Wang A.-D., Rolfo F. et al. 2009. Geochronological and petrological constrains on Palaeoproterozoic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in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27: 125-138.
9. Liu Y.-C. & Li S. 2008. Detachment within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and multi-slice successive exhumation of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Evidence from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3: 3105-3119.
10. Liu Y.-C., Li S.-G., Gu X.-F. et al. 2007. Ultrahigh-pressure eclogite transformed from mafic granulite in the Dabie orogen, east-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25: 975-990.
11. Liu Y.-C, Li S., Xu S. 2007.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for gneiss in northern Dabie high T/P metamorphic zone,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 for decoupling within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Lithos, 96: 170-185.
12. Liu Y.-C., Li S., Gu X. et al. 2006.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 for olivine gabbro at Wangmuguan in the Beihuaiyang zon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 2500-2506.
13. Liu Y.-C., Li S., Xu S. et al. 2005. 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 of eclogites from the northern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5: 431-443.
14. Xu S., Liu Y.-C., Chen G. et al. 2005. Microdiamonds,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the host eclogites from the Dabie and Su-Lu regions in central eastern China. Mineralogical Magazine, 69: 509-520.
15. 刘贻灿,李远,刘理湘等. 2013. 大别造山带三叠纪低级变质的新元古代火成岩:俯冲陆壳表层拆离折返的岩片. 科学通报,58: 2330-2337.
16.徐树桐,刘贻灿,江来利等著. 2002. 大别山造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贻灿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相关话题/地球 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桂建
办公电话:邮箱:lgj@ustc.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秦礼萍
办公电话:(86)-551-636014邮箱:lpqin@ustc.edu.cn科研领域:1.同位素宇宙化学:利用短周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体系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陨石中金属和重同位素异常的观察来研究太阳系形成时的天文环境;宇宙射线照射对陨石中金属和重金属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改变&em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晓东
办公电话:邮箱:ycx@ustc.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魏春生
办公电话:邮箱:wchs@ustc.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俊
办公电话:邮箱:juntang@ustc.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永太
办公电话:邮箱:yongtaiy@ustc.edu.cn科研领域:沉积地质学,盆地分析,大地构造,中亚和东亚中生代地层-构造演化学习经历2008年11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地质系,沉积盆地分析,博士1996年7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沉积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肖益林
办公电话:邮箱:ylxiao@ustc.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周根陶
办公电话:邮箱:gtzhou@ustc.edu.cn个人简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10月生于安徽枞阳县。1988年7月在安庆师范学院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晓勇
办公电话:邮箱:xyyang555@163.co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子福
办公电话:邮箱:zfzhao@ustc.edu.cn科研领域:主要从事大陆俯冲带岩浆岩成因、超高压变质岩化学地球动力学、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和元素扩散系数计算及其地球化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个人简介1973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南部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