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平平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2

朱平平
教授
Tel: +86- (o)
Tel: +86- (h)
Fax: +86-
E-mail: zhupp@ustc.edu.cn

个人简介:
1980.9-1985.7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9-1988.6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6月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至今。
获奖情况:(成果名称,获奖时间等级,名次/总人数)
1.全面提升高分子物理重点课程的教学质量2005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暨2005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3
2.2005年度中国科大校友基金会优秀教学奖
3.2005年度中国科大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津贴
4.高分子科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2002年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3
5.《高分子物理实验》,2004年度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3/4
6.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中讲透高聚物的特点2003年校级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2/3
主要教学工作:
1.多次主讲《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高分子溶液》、《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此课为后半部内容)等课程
2.开展教学研究,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3.设计、建设和维护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该课程被评为2005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暨2005年度安徽省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课程组负责人:何平笙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溶液行为
2.  高分子物理的教学研究
科研和教研项目:
[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软刻蚀技术制备仿生干型高分子粘合材料,2002.1-  2003.12,负责
[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多孔高分子增透膜的制备与研究,2001.1-2002.12,参加
[3]    表面污性水溶液粘弹性和输运性质研究,2002.1-2002.12,石油大学,北京,参加
[4]    低残留胶束压力液制备,2003.1-2003.12,石油大学,北京,参加
[5]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化学基础教学新体系研究-关于高分子科学知识的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完善,负责
[6]    2005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建设和完善
教材编写:
参加编写:
[1]    《高分子物理实验》2002,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获2004年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学类科目考试纲要》2001,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2,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发表论文:
[1]     任琳,朱平平*,杨海洋,张劲,张士诚,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在水/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粘度的研究化学物理学报, 2004, 17(4):508-512
[2]     Zhu Pingping, Yang Haiyang, Peng Chunlin and Zhang Xinyu, The influence of solvent and temperature upon the aggreg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01, 202, 1380-1383
[3]     Zhu Pingping and Ma Dezhu, “Study on the double cold crystallization peak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2. samples isothermally crystallized at high temperature”, Eur. Polym. J., 1999, 35, 739-742
[4]     Zhu Pingping and Ma Dezhu, “Study on the double cold crystallization peak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3. The influence of the addi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CaCO3)”, Eur. Polym. J., 2000, 36(11),2471-2475
[5]     Zhu Pingping, Yang Haiyang and Zeng Yiming, “Viscosity behavior of incompatible poly(vinyl chloride) (PVC)/polystyrene (PS) blends in various solventsEur. Polym. J., 1999, 35, 915-921
[6]     Zhu Pingping, “A new criterion of polymer-polymer miscibility detected by viscometryEur. Polym. J., 33(3), 411-413, 1997         
[7]     Zhu Pingping, Yang Haiyang and Wang Shiqiang, “Viscosity behavior of poly-?-caprolactone (PCL)/poly(vinyl chloride) (PVC) blends in various solvents”, Eur. Polym. J., 34(1), 91-94, 1998
[8]     Zhu Pingping and Ma Dezhu, “Double cold crystallization peak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1.samples isothermally crystallized at low temperature”, Eur. Polym. J., 33(10-12), 1817-1819, 1997
[9]     朱平平, 杨海洋, 何平笙, 微制造技术与仿生壁虎腿, 化学通报, 2004, (7): 506-510
[10]  朱平平, 任琳, 杨海洋, 刘远立, 混合溶剂中高分子的尺寸,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3, 16(2): 261-268
[11]  朱平平, 何平笙, 杨海洋, 高分子中的整体与局部, 化学通报, 2003, 66(2): w47
[12]  朱平平, 杨海洋, 何平笙, 高分子的溶液, 化学通报, 2003, 66(2): 138~141
[13]  朱平平, 杨海洋, 何平笙, 从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直接推导高分子链末端距分布函数, 高分子通报, 2004, (6): 91-93

image004.jpg



相关话题/高分子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