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清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1


姓名:朱清时                                                             
email: qszhu@ustc.edu.cn

个人简介
男,汉族,化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2月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曾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课题组长和研究室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创建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6年8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98年4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1999年5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98-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现任南方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研究方向
分子高振动态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获奖情况
1994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和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光谱化学学报(Spectrochimica Acta)》设立的汤普孙纪念奖
2000年度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重大成就二等奖。
科学成就与贡献
1.1975年他开始在青海盐湖研究所从事激光分离同位素重大项目研究,一年后成为项目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他通过理论分析后制定的激光光压偏析法分离锂同位素的方案,在自制设备完成后,首次实验即获成功,其研究方案为国内首创。成果通过鉴定后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
2.在激光光谱学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在CaOH自由基的高分辨因子—振—转光谱的研究中,发展了一种先进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首次测得了CaOH自由基的高分辨光谱。在多原子分子的半导体激光光谱和富利叶变换光谱研究中,测得CDF3的高分辨半导体激光光谱,观察到强度按核自旋统计权重分布的转动跃迁;进行CH2DCH2CI的振动力场分析,发展了用光谱来鉴别同分异构分子的有效方法,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在1981年和1983年的第36届和38届国际分子光谱讨论会上两次应邀作半导体激光光谱Session主席。
3.1988年以来,他在分子高振动态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成果。主要有:(1)二十年来国际上光谱学家们为寻找分子的局域模振动态进行了大量实验,但无一例可确认是长寿命的。1998年,他在剑桥大学用自己设计的方法,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硅烷和锗烷等球陀螺分子的局域模振动使对称性降低,造成振转能级结构的显著变化,令人信服地证明它们是长寿命的局域模振动态,随后他在大连化物所建立了更好的装置,又在许多其它分子中观测到了这种振动态;(2)他在理论上证明局域模振动是XYn型分子的伸缩振动在高振动能区中的普遍趋势,且分子作局域模振动时Coriolis和Fermi相互作用将消失或减弱。这些工作推动了分子光谱的发展并为选键化学提供了依据。有关论文十几年来一直在被引用,局域模振动光谱已成为现代分子光谱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是学术界公认是国际上关于分子局域模振动的主要专家之一,多次应邀到国际分子光谱大会作大会报告。
4.1997年他与日本****合作,用局域模振动和分子内传能解释了STM实验中的一些新现象,同时组织学校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进行合作,开展了对单分子化学的研究,并在这一国际上最新重大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国内外瞩目的成绩。他们对硅表面上碳60分子取向的研究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他们首次拍摄出了化学键的照片,已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该工作被同时评为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由科技部组织评选的“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由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高校十大科技新闻”。他们的这些工作对于掌握单分子和原子的行为规律和构造单分子的电子器件有重要意义, 其中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都是他所领导的研究集体首创的。
5.他是我国绿色化学(从源头起不产生污染的化学)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大力倡导我国绿色化学研究。多次应邀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作关于生态经济和绿色化学的报告,并作为主席,主持了七次国际绿色化学研讨会(合肥、成都、广州、济南、合肥),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创建了中国科大“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并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该方面的专著《生物质洁净能源》,正在从事把快速生长的树木和农业废弃的麦秸稻草等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的研究,为开发新一代可再生能源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