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亚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1

李亚栋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址:合肥市中科大东区环资楼438
邮编:230026
电话:
个人主页:
实验室介绍:


个人简历 Personal resume


李亚栋,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院士工作室。2000年获国家****科学基金,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曾先后获得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担任学术期刊:Nano Research、《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科学B辑:化学》等编委和Inorg. Chem.、Chem. Mater.顾问编委。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包括单分散纳米晶可控合成与组装、一维纳米材料制备与形成机理、贵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复合物及其催化应用等。提出了纳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调控机制,实现了不同类型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将水热、溶剂热合成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型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实现了金属铋、钛酸盐、硅酸盐、钒酸盐、稀土化合物等纳米线、纳米管的制备,揭示了液相条件下纳米晶的取向生长规律性;提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表观电负性概念及其计算经验公式,建立了比传统高温合成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材料低400-500度的低温合成方法,在贵金属与其它过渡金属、主族等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李亚栋教授先后培养博士生10余名,其中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已获得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作为学术带头人和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篇Nature、1篇Science、13篇JACS.、17篇Angew. Chem.;应邀为Acc. Chem. Res.(2篇)、Chem. Soc. Rev. (1篇)等撰写综述7篇;通讯作者论文他人总引用15000余次。


研究方向 Research direction


1、无机化学
2、材料化学
3、纳米化学



招生信息 Enrollment information


热爱化学,热爱科研,对科研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坚定的毅力。


论文专著 The monograph


1)Design of N-Coordinated Dual-Metal Sites: A Stable and Active Pt-Free Catalyst for Acidic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 0002-7863
2)Transition-Metal-Free Deacylative Cleavage of Unstrained C(sp3)− C(sp2) Bonds: Cyanide-Free Access to Aryl and Aliphatic Nitriles from Ketones and Aldehydes - ORGANIC LETTERS - - 1523-7060
3)Ordered Porous Pd Octahedra Covered with Monolayer Ru Atom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 0002-7863
4)Atomically Dispersed Ru on Ultrathin Pd Nanoribbon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 0002-7863
5)Ultrathin Palladium Nanomesh for Electrocatalysis -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 - 1433-7851
6)2D MOF Induced Accessible and Exclusive Co Single Sites for Efficient O-Silylation of Alcohols with Silanes -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 1359-7345
7)Uncoordinated Amine Group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o Anchor Single Ru Sites as Chemoselective Catalysts toward the Hydrogenation of Quinoline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 0002-7863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