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必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1

吴必军
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能源路2号新能源大楼8楼
邮编:510640
电话:86-
个人主页:
实验室介绍:


个人简历 Personal resume


吴必军,男,1965年3月出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二十年来,主要从事波浪能技术研究,包括波能装置的水动力学计算、转换优化理论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863课题、1项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项目课题,是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0kW漂浮式波浪能电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副组长,1项国际合作项目第2负责人,先后作为主要骨干参加了国家“十五”“十一五”863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广东省科研课题等近30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国际刊物《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Renewable Energy》、《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AS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Ocean Engineering》、国内EI刊物《中国科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船舶力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振动与冲击》等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 在国家、地方相关基金项目支持下,主持完成了我国首座10kW、20kW点吸收波浪能直线发电样机的研制并成功投放发电,2011年以7.17kW发电最高记录打破了1996年我国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保持了15年最大发电5.7kW的历史记录。经历了20多年的工作、理论和实验研究,深刻认识和理解了单浮体振荡水柱气动式技术在实现低成本、高可靠、高效率、简易维护及自航方面的可能性和重要性。2019年9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出具的测试报告表明,主持完成的单浮体振荡水柱气动式发电样机波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了50.73%,打破了国外波电转换效率49%的记录(国家“十三五”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指南波电转换效率指标为18%),使波浪发电高效率低成本的本质逐步得到揭开,波浪能发电成本有望同风电成本持平。研建了1kW自航的波浪能装置并进行了海试,验证了波浪能发电装置航行的可行性。今后努力发展单浮体振荡水柱气动式技术,使波电转换效率突破60%、70%……,并使100kW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实现自航,为低成本、高可靠、广海域灵活地利用波浪能资源创造条件。


研究方向 Research direction


1、波浪能/水动力计算
2、波浪能/能量转换系统



招生信息 Enrollment information


物理学(力学),海洋工程等


论文专著 The monograph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