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0305)
一、学科、专业简介
获得授权时间:2006
本学科侧重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内容涉及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和多相多组分高分子体系的物理化学;环境友好材料与功能高分子的合成方法与工艺。在精细与功能高分子的设计合成、绿色高分子和聚合物高性能化原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本学科学术队伍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讲师和工程师4名。曾完成国家“六五”,“七五”和“八五”及安徽省“九五”公关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他项目20多项。总科研经费500多万元。现承担安徽省“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总经费15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10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聚合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中外语言表达能力、身体健康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精细与功能高分子设计与合成;
(2)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3)天然与绿色高分子;
(4)高分子化工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
四、学制及学分
学制2.5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补修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3门,不计学分。
五、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
每位研究生应有一定的中英文文献阅读总量,并作文献报告2次。开题报告应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答辩,原则上在第二个学期内完成。由导师或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取得1学分。
(2)学术交流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听8次以上学术报告,做一次1小时以上的学术报告,学院考核小组审定,合格者可取得1学分。
(3)创新实践
积极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撰写项目申请书,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成果由学院考核审定,合格者可取得1学分。
(4)工程技术实践
工作技术实践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在一个学期内进行。集中安排的时间不得少于3周,分散安排的总工作量学时数不得少于100学时。实践地点可以安排在校内实践基地,也可安排在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
六、学位论文
除执行学校《合肥工业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及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以外,本学科的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完整性、创新性,论文撰写规范,条理清晰,论文答辩一个月前提供论文清样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