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杜高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24



姓 名:杜高明

职 称:教授

职 务:副系主任

所属系:集成电路系

邮 箱:dugaoming@hfut.edu.cn

电 话:-8923

个人简介:2007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瑞典皇家工学院(KTH)访问****。2012年以来,先后赴芬兰、德国、意大利、韩国、阿联酋等地参加国际会议(DATE、ICCD等),并作学术报告。担任IEEE T Comput、IEEE T VLSI Syst、IEEE T Circuits-II、ACM J Emerg Tech Com、Microprocess Microsy、《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科研领域为集成电路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 NoC)、多/众核领域研究。早期侧重系统建模、原型实现,近期与机器学习、云计算安全等相结合,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科研成果有多核/众核处理器FPGA原型芯片十余款,多媒体原型系统1套,AI加速器5款。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81篇,中文期刊论文39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4项。
教学方面,指导本科学生开展创新实践项目,多个课题结题优秀。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科技竞赛获奖27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部级8项。多位同学升入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校继续深造。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入职华为、中兴、联发科等企业,多人次获“华为最佳新员工”奖。
研究方向:1. 基于多核/众核SoC、片上网络NoC的集成电路设计
2. 深度学习硬件加速器芯片设计
3. 面向云计算的下一代安全芯片设计
开设课程(本科生、研究生):1. 《SoC设计导论》(本科课程,侧重单核SoC基础设计方法)
2.《SoC设计与实现》(研究生课程,侧重多核/众核SoC体系结构)
科研项目:1. 2019 – 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映射和调度技术”,67万,参加
2. 2019 – 20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深度学习芯片设计关键技术研发项目,22万,主持
3. 2020 - 2022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面向智能信息处理的热稳定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研究”,55万,参加
4. 2015 – 2017 总装预研基金重点项目“XXXX众核XXX”,100万,主持
5. 2014 – 2016 总装预研基金课题面上项目“低功耗XXXX”,主持
6. 2013 - 2015 省国防科工委课题“无线实时视频SoC研发及产业化”,主持
7. 2012 – 2015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向成品率的三维片上网络TSV容错技术研究”,主持
8. 2009 – 2010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可重构多核处理器架构研究”,主持
9. 2008 – 2010教育部博士点青年基金“3D NoC热优化设计技术研究”,主持
代表成果(著作、论文、专利等,限10项):1. Du, G.?, Cao, Y., Li, Z. et al. A low-latency DMM-1 encoder for 3D-HEVC. J Real-Time Image Proc 17, 691–702 (2020). https://doi.org/10.1007/s11554-019-00875-w(IF=2.58)
2. Du, G.?; Liu, G.; Li, Z.; Cao, Y.; Zhang, D.; Ouyang, Y.; Gao, M.; Lu, Z.: SSS: Self-aware System-on-chip Using a Static-dynamic Hybrid Method. ACM J Emerg Tech Com 15(3): 28:1-28:26 (2019) (IF=2.055)
3. Du, G.?; Tian, C.; Li, Z.; Zhang, D.; Zhang, C.; Wang, X.; Yin, Y. Delay Bound Optimization in NoC Using a Discrete Firefly Algorithm. Electronics 2019, 8, 1507 (IF=1.764)
4. Du, G.?; Tian, C.; Li, Z.; Zhang, D.; Yin, Y.; Ouyang, Y.: Efficient Softmax Hardware Architecture for Deep Neural Networks. ACM Great Lakes Symposium on VLSI 2019: 75-80 (CCF-C)
5. Du, G.?; Yang, Z.; Li, Z.; Zhang, D.; Yin, Y.; Lu, Z.: NR-MPA: Non-Recovery Compression Based Multi-Path Packet-Connected-Circuit Architecture of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 Accelerator. ICCD 2019: 173-176 (CCF-B)
6. Du, G.?; Liu, G.; Zhang, Y.; Zhang, D.; Li, Z.; Ouyang, Y.: On the accuracy of stochastic delay bound for network on chip, NoCS 2017 (CCF-C)
7. Du, G.?; Ou, Y.; Li, X.; Song, P.; Lu, Z.; Gao, M.: OLITS: An Ohm's Law-like traffic splitting model based on congestion prediction. DATE 2016: 1000-1005 (CCF-B)
8. Saggio, A.; Du, G.?; Zhao, X.; Lu, Z.: Validating delay bounds in networks on chip: Tightness and pitfalls. ISVLSI 2015, p 404-409
9. Du, G.?; Li, M.; Lu, Z.; Gao, M.; Wang, C.: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worst-case reorder buffer size of multi-path minimal routing NoCs. NoCS 2014, p 49-56 (CCF-C)
10. Du, G.?; Zhang, C.; Lu, Z.; Saggio, A.; Gao, M.: Worst-cas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2-D mesh NoCs using multi-path minimal routing. CODES+ISSS 2012, p 123-132 (CCF-B)
获奖荣誉:1. 第四届FPGA创新设计大赛,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系统”,全国一等奖,2020.12,第1指导教师
2.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名称:“基于FPGA的神经网络加速设计”,全国二等奖,2020.8,第1指导教师
3. 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名称:“知行融创、数质并举——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19.12,第2完成人
4.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名称:“FPGA设计”,全国一等奖,2017.6,第1指导教师
5. 第三届FPGA创新设计大赛,项目名称:“面向未知领域的三维场景重建”,全国二等奖,2019.10,第1指导教师
6. 第三届FPGA创新设计大赛,项目名称:“基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的智能驾驶系统”,全国二等奖,2019.10,第1指导教师
7. 第三届FPGA创新设计大赛,项目名称:“去雾硬件加速器”,全国二等奖,2019.10,第1指导教师
8. 第三届全国IC设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名称:“基于PGL22的算法应用设计”,全国三等奖,2019.8,第1指导教师
9. 第三届全国IC设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名称:“ARM片上系统设计”,全国三等奖,2019.8,第1指导教师
10.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名称:“片上系统(SoC)设计”,全国三等奖,2017.6,第1指导教师
个人(实验室)主页:微电子设计研究所:http://vlsi.hfut.edu.cn/



相关话题/电子 合肥工业大学